鄭宇琳,俞榮強,沈開躍
(上海郵電醫(yī)院腎內科,上海 20004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國外及國內的流行病學研究均顯示高尿酸血癥等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1-3],高尿酸血癥(HUA)已經和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一樣成為嚴重影響人群健康的常見慢性病。據調查,我國南方和沿海地區(qū)人群HUA患病率男性為18.3%~19.8%,女性為5.1%~8.6%;痛風患病率高達1.41%[4]。有文獻[5-6]報道,上海社區(qū)人群中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17.7%。HUA不僅可誘發(fā)痛風、尿結石等,而且血尿酸(UA)水平升高,血UA水平升高與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脂代謝紊亂、代謝綜合征等疾病密切相關。另外,HUA是慢性腎臟病(CKD)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的危險因素[7]。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上海市某企業(yè)職工HUA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郵電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上海某企業(yè)職工55 845例,排除基本信息不完整,既往有腎臟病、血液病及長期服藥者。其中男29 087例,女26 758例,年齡18~95(47.2±13)歲。
1.2.1 體格檢查
測量身高和體質量,計算體質指數(BMI),BMI=體質量/身高2(kg·m-2);用血壓計(汞柱式)測量靜息血壓(測量血壓前休息15min),測量座位右臂血壓3次,取3次結果的平均值。
1.2.2 實驗室檢測
對研究對象禁食10 h以上,次日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3000 r·min-1離心10 min,取血清,放置-80 ℃冰箱保存、待測。同時留取晨尿(育齡女性避開經期前后1周)。采用尿酸酶紫外速率法測定血清UA的水平;采用己糖激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PG)的水平;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檢測血清肌酐(Cr)的水平;采用尿素酶法檢測血清尿素氮(BUN)的水平;膽固醇氧化酶法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的水平;去游離甘油酶法測定血清三酰甘油(TG)的水平;酶學速率法檢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的水平。以上均使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產的7600-020ED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日本和光純藥(Wako)試劑進行檢測,試劑盒購自日本和光純藥株式會社,具體操作根據試劑盒說明書及根據儀器標準化操作程序進行。使用日本愛科來公司生產的AX-4280全自動尿干化學分析儀及AUTION Sticks 10EA配套試劑檢測尿的pH,具體操作根據儀器標準化操作程序進行。腎小球濾過率(GFR)使用簡化的MDRD公式計算[6]。
高尿酸血癥:血UA,男≥420 μmol·L-1,女≥360 μmol·L-1[8];肥胖:BMI>28.0 kg·m-2;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糖尿病:FPG≥7.0 mmol·L-1或葡萄糖耐量試驗2 h血糖≥11.1 mmol·L-1;高膽固醇血癥:TC>5.72 mmol·L-1;高三酰甘油血癥:TG>1.70 mmol·L-1。
本研究55 845例職工中,HUA(HUA組)6294例,患病率為11.3%;非HUA(非HUA組)49 551例。男性HUA患病率為15.6%(4549/29 087),女性HUA患病率為6.5%(1745/26 758),男性HUA患病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 158.631,P<0.01)。
HUA患病率:≤30歲為12.4%(1157/9311),31~40歲為11.4%(1465/12 814),41~50歲為10.3%(1099/10 674),51~60歲為10.2%(1123/11 026),61~70歲為10.7%(777/7289),>70歲為14.2%(673/4731)。>70歲HUA患病率高于≤30歲、31~40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36、24.33,均P<0.05)。
2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UA組收縮壓、舒張壓、BMI、FPG和血清Cr、BUN、TC、TG、ALT水平均高于非HUA組,血清GFR水平、尿pH值均低于非HU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基線資料及各檢測指標的比較
以收縮壓、舒張壓、BMI、FPG及血清Cr、BUN、TG、TC、ALT、GFR和尿pH值為自變量,以HUA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收縮壓、BMI、FPG和血清Cr、BUN、TC、TG、ALT、GFR和尿pH值均為HUA的危險因素。見表2。
55 845例體檢者中,共有55 723例留取了尿樣本,其中非HUA組49 526例,HUA組6197例。HUA組蛋白尿發(fā)生率為7.5%(462/6197),高于非HUA組的4.3%(2106/49 5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773,P<0.001)。
表2 HUA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從全球范圍看,HUA的患病情況較為嚴峻,且有逐年上升趨勢[9-10]。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膳食結構的改變,HUA的患病率逐年增高[11]。有文獻[12]報道,HUA及痛風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有研究[13]發(fā)現(xiàn),HUA與年齡無相關性。本研究中,男性HUA患病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原因可能是:1)男性飲酒頻率和量明顯高于女性;2)雄性激素可能促進腎臟尿酸重吸收,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而雌激素的作用正相反[14]。本研究中,2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70歲HUA患病率高于≤30歲、31~40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分析其原因是: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高,導致腎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下降,尿酸排泄減少,從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15]。
有研究[6,16-17]發(fā)現(xiàn),高血壓、肥胖、糖耐量異常/糖尿病、高脂血癥與HUA相關,而HUA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關,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導致無癥狀性轉氨酶升高的首要病因。有研究[14,18]顯示,男性、肥胖和超體質量、血清轉氨酶升高以及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癥者更容易出現(xiàn)HUA,為相互危險因素。本研究中,HUA組收縮壓、舒張壓、BMI、FPG和血清Cr、BUN、TC、TG、ALT水平均高于非HUA組,血清GFR水平、尿pH值均低于非HU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高尿酸血癥與血壓、肥胖、脂代謝異常、脂肪肝、慢性腎病的發(fā)病相關。進一步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收縮壓、BMI、FPG和血清Cr、BUN、TC、TG、ALT、GFR和尿pH值均為HUA的危險因素,其與文獻[19-20]研究的結果相同。
HUA引起心、腦、腎等多器官損害的機制包括促進氧自由基生成、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上調內皮素并下調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導致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氧化修飾,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損害線粒體、溶酶體功能,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和心肌細胞凋亡等;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導致血管重構、器官受損;促進炎性反應,導致血小板聚集、黏附[21]。有研究[22-26]證實,隨著血UA的增高,慢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顯著升高,而血UA水平升高除了可導致急性尿酸性腎病、慢性尿酸性腎病外,還使腎結石的發(fā)病率升高,同時增加發(fā)生腎功能衰竭的風險。本研究中,HUA組蛋白尿發(fā)生率為7.5%,高于非HUA組的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提示高尿酸血癥對腎臟血管、腎小球、腎小管結構功能均會造成影響[27]。
綜上所述,高尿酸血癥與多種疾病互為因果,且會引起心、腦、腎等多器官損害,應引起高度重視。對高危人群及早開展健康教育,進行危險因素的干預,從而達到降低其患病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健康管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