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豐南區(qū)實驗小學東校區(qū) 董君梅
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因涉材廣泛、雅俗共賞,受到了很多觀眾朋友的喜歡。我班也有個“百家講壇”,從自然到科學,從歷史到地理,從生活到人文,從國內(nèi)到國際……五花八門,也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我班這個“百家講壇”源自那盆休眠的“仙客來”,源自那個執(zhí)拗的小姑娘萌萌。
那是一個盛夏的清晨,一縷金色的陽光悄無聲息地落在了教室的窗臺上。我端起那盆早已死氣沉沉,有礙觀瞻的“仙客來”,走向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安荒苋?,這花還活著。”一向少言寡語的萌萌一個箭步截住了我的去路,急切地說,“老師,它只是在夏眠,沒死?!彼龍?zhí)拗地看著我,眼神中透著篤定?!吧睹??”我疑惑地追問了一句?!跋拿?!”她聲音不大,卻格外肯定?!班拧拿??”我在腦子里快速地檢索著這個詞,沒聽過。于是,我俯下身子,把花端得離她更近些,商量道:“你看,葉兒都枯了,不管什么眠,也救不回來了。再擺著也影響美觀,還是扔了吧?!薄袄蠋?,它真沒死,等過了夏天,還能長出綠葉來?!闭f著她一把把花抱在了懷里,像是生怕我傷害它似的。見她態(tài)度如此堅決,我無奈地說,“那好,你就負責拯救它吧”?!靶?!”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一聲,樂顛顛地把花又放回了窗臺上??粗@個平時在班里一直保持沉默的女孩雀躍的身影,我訝異于她那天表現(xiàn)的同時,仿佛也看到了她身上的一抹陽光。
轉(zhuǎn)眼,深秋已至。有一天,她抱著那盆早就被我遺忘的“仙客來”奔到我面前,興奮地嚷著,“老師,你快看!快看!它長葉了!”我低頭一看,枯黃的葉子中果然冒出了點點新綠。正當我要表揚她超強的耐心的時候,她又一臉自豪地說:“我就說它在夏眠嘛,不會死的!”這是她第二次在我面前提到“夏眠”這個詞。”“到底啥是夏眠???”我疑惑地問道?!跋拿吲c冬眠一樣,就是……”我的一句話,引出了她滔滔不絕的一段講解。此刻的她與平時判若兩人,周身仿佛鍍上了一層光,一層我從未見過的自信的光芒。這讓我不由地想起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一段論述,“人人都擁有言語、數(shù)理、空間、音樂、運動、自我、交往七種智力,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都有自己的智力強項?!被蛟S這就是萌萌的智力強項吧。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讓她給全體同學進行一次“夏眠”知識科普,同時展示一下她不為人知的一面呢。當我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她聽時,她明顯有些猶豫?!坝欣щy嗎?”我問?!拔遗隆抑v不好?!彼掏掏峦碌卣f?!皼]關(guān)系,我做你的助手?!蔽遗呐乃募绨??!澳恰以囋嚢伞彼€是有些猶豫不決?!艾F(xiàn)在我們該干些什么?”我趁熱打鐵地問道?!班牛茸屛蚁胂?,然后再告訴您。”她回答道,聲調(diào)比剛才明快了一些。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常利用課下的時間捧著一些書或是打印的資料,抄抄寫寫,勾勾畫畫。后來,她還請了我班的電腦小高手幫忙。教室里,兩個孩子,一個指指點點地說,一個手指飛快地忙活著。他們?nèi)褙炞⒌啬映闪私淌抑凶蠲赖囊坏里L景。
終于,她告訴我他們準備好了。于是,當天下午的誦讀時間,他們開講了??粗驹谥v臺上神采飛揚的模樣,看著她身后伙伴嫻熟默契的配合,我的腦海中突然跳出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塊未經(jīng)打磨的璞玉”。是呀,要想讓他們都成為美玉,最重要的就是不斷發(fā)掘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潛質(zhì),拓展其自主和諧發(fā)展的空間,讓如花的生命在最美的季節(jié)得到無限的釋放與舒展。
從講臺下那一道道羨慕的目光,我讀出了他們夢想成為第二個萌萌的渴望。在六年級五班這一方小天地中,有多少個萌萌啊!他們的小腦袋里藏著多少我不知道的東西?他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擁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兒,他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渴望有一方展現(xiàn)自己才能的舞臺?我何不為他們設(shè)一方講臺,幫他們筑夢、追夢、圓夢呢?于是我和孩子們商定,每周三下午的誦讀時間為我班“百家講壇”的時間。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自主申報講授內(nèi)容,可以單槍匹馬的進行,也可以和幾個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來講。
按照大家申報的順序,班委會制定出了“百家講壇”順位表。我把這個特殊的“課表”發(fā)放到家長群里,請家長們提醒并幫助孩子做好講授準備。我班的“百家講壇”就這樣誕生了。
每周三下午的“百家講壇”時間,成了孩子們最渴望、最快樂的時光。在短短的二十分鐘里,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鞍偌抑v壇”的觸角深入到了軍事、科技、音樂、運動、游戲、文學、生活常識、戲曲……方方面面。后來,孩子們?yōu)榱税阎R講解得更清楚、更明白,又請來了各位科任教師、社會上的專業(yè)人士,自己的親朋好友也參與其中,“百家講壇”的觸角也從課堂延伸到了家庭、社會……
隨著“百家講壇”活動的深入開展,我發(fā)現(xiàn)我要忙的事情越來越少了。學校要檢查黑板報設(shè)計,還沒等我分任務,就有人分別承包了寫和畫的工作。要舉行跳長繩比賽了,可是我班分到的長繩分量太輕,嚴重制約了大家的正常發(fā)揮。正發(fā)愁時,心靈手巧的莉莉不知從哪兒找來了一條一模一樣的繩子,變魔術(shù)似地將兩條繩子擰成了一股,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大課間蛇形走步時,因為廣播的音量太大,以及各班行進間的口號相互影響等諸多干擾因素,導致我班體委下達口令時,隊伍前面部分聽清了,后面的聽不見,后面部分聽見了,前面的又沒聽清。顧此失彼,讓我班的口號總是喊得參差不齊。一天,體育委員下達口令時,先是面向隊伍前面部分喊了“一二”,接著轉(zhuǎn)身面向后面的人喊了“三四”。一個轉(zhuǎn)身,輕松了化解了困擾大家多日的難題。漸漸的,問我“老師,這個問題怎么辦?”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稚嫩肩膀主動承擔起班級建設(shè)的重擔。漸漸的,我從班級管理者的崗位上“光榮下崗”了,變成了班級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欣賞者。不過這個“崗”我下得舒心,下得享受。
回味著我們班的“百家講壇”,我想起了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在《位育之道》一文中引用過《中庸》里的幾句話:“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彼囊馑际钦f: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兒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班級中“安其所,遂其生”?我班的“百家講壇”活動告訴我:明確學生是班級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滿足學生生命成長的真正需求,努力體現(xiàn)學生的價值和權(quán)力,以生為本,以生為尊,以生為重,以生為先,才是教育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