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天津港口醫(yī)院 (天津 300456)
自發(fā)性氣胸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P)是指因肺部疾病所致肺組織及臟層胸膜破裂,好發(fā)于中青年患者,多為單側發(fā)病,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單側SP患者主要有非手術治療與外科手術兩種治療方案,然而非手術治療復發(fā)率高,增加患者痛苦;外科手術雖可緩解癥狀,但圍手術期應激反應較重,加之術后長期臥床,并發(fā)癥多,影響治療效果。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圍手術期實施相關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應激反應,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強化治療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討全程護理干預對單側SP患者單孔胸腔鏡手術術中應激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單側SP患者68例,依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觀察組男28例,女6例;年齡19~52歲,平均 (33.84±5.22)歲。對照組男30例,女4例;年齡20~53歲,平均(34.15±5.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納入標準:行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單側;伴有咳嗽、胸悶、氣促等癥狀;肺壓縮≥20%。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非張力型氣胸患者;伴有惡性腫瘤患者;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患者;凝血機制缺陷障礙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有肺部基礎疾病患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患者。
對照組圍手術期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1)術前檢查手術器材。以甲醛原液熏蒸胸腔鏡 (由廣州金瑞安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等手術器材。術畢使用84消毒液 (0.5%) +甲醛 (40%)熏蒸+液體石蠟油清理手術器材。(2)術后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全程護理干預。(1)術前干預。通過胸部X線等檢查,全面評估患者呼吸功能,了解患者肺部病變情況,同時耐心詳細為患者介紹單側SP發(fā)病機制、病情進展及行單孔胸腔鏡手術的必要性,并告知其單孔胸腔鏡手術安全性,分享既往成功案例,減輕或消除其不良情緒。(2)術中監(jiān)護。輔助麻醉師行氣管插管,協(xié)助患者取開胸式側臥位;嚴格監(jiān)測術側肢體狀況,若出現(xiàn)指端蒼白、體溫急速下降等情況,則警惕肢體遠端缺血、低體溫的發(fā)生,應立即告知醫(yī)師對癥處理;加熱術中沖洗液、輸注液,維持手術室溫度;緊握患者雙手,以支持性語言、撫觸鼓勵患者,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3)術后預防。加強患者呼吸、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監(jiān)測,并詳細記錄患者體溫,4次/d,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通知醫(yī)師;術后6~8 h給予患者1 000~2 000 ml水,同時指導其進食豬肝、紅棗粥等蛋白豐富類食物,并進行靜脈補液。
(1)對比兩組入手術室前、手術開始后30 min的心率(HR)、舒張壓 (DBP)及收縮壓 (SBP)。(2)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得分越高不良情緒越差。
入手術室前,兩組HR、SBP、DB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手術開始后30 min,觀察組HR、SBP、D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HR、SBP、DBP比較 ±s)
表1 兩組HR、SBP、DBP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手術開始后30 min比較,a P<0.05
組別 例數(shù) SBP(kPa) HR(次/min) DBP(kPa )觀察組34入手術室前 16.04±3.18 74.28±8.92 9.36±1.83手術開始后30 min 16.91±2.66a 75.29±9.03a 9.87±1.96a對照組 34入手術室前 15.94±3.23 73.87±8.86 9.42±1.78手術開始后30 min 18.72±3.87 81.44±8.95 11.88±2.31
護理前,兩組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護理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 (分,±s)
表2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 (分,±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b P<0.05
組別 例數(shù)HAMA HAMD觀察組34護理前 25.23±1.05 23.18±4.72護理后 7.65±2.71ab 8.87±2.13ab對照組 34護理前 24.97±1.13 22.89±5.01護理后 14.21±2.49a 13.15±3.98a
單側SP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具有復發(fā)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單孔胸腔鏡手術作為目前臨床治療單側SP患者的常用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顯著優(yōu)勢,但由于多數(shù)患者均為首次發(fā)病,手術抵觸心理較重,加之其缺乏相關疾病認知,伴有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增加手術風險[3]。有學者指出,單側SP患者實施手術的同時輔以科學、系統(tǒng)、全面護理干預對緩解不良情緒、降低手術風險具有重要意義[4]。
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以人為本,以現(xiàn)代護理理念為指導原則,提供專業(yè)化、全程化護理服務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可滿足不同患者生理、心理需求[5]。全程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全面評估患者呼吸功能,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此外,由于患者缺乏單側SP相關疾病知識,手術抵觸心理嚴重,影響手術完成,對此,全程護理干預通過醫(yī)護人員向患者耐心講解單側SP發(fā)病機制、疾病進展、手術方案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輕其抵觸心理,同時術中通過緊握患者雙手、鼓勵性語言、撫觸等方式,以提高其治療信心,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本研究將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單側SP患者單孔胸腔鏡手術中,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0.05),提示該護理模式可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此外,全程護理干預通過把控手術室環(huán)境、加溫輸液液體,以及監(jiān)測呼吸、血液等,以降低患者交感神經張力,防止機體應激反應過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開始后30 min觀察組HR、SBP、DBP均低于對照組 (P<0.05),提示單側SP患者單孔胸腔鏡手術中采用全程護理干預,可降低術中應激反應,有助于降低手術風險,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單側SP患者單孔胸腔鏡手術中,可降低術中應激反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