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濤
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 (天津 301800)
現階段,絞窄性腸梗阻是我國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等,通常由腸系膜血管受壓或者血栓所致[1],若患者在發(fā)病后不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將會加重病情,降低生命質量。因此,臨床醫(yī)師有必要做好絞窄性腸梗阻的早期診治工作。而X線以及CT是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兩種診斷方法,其在諸多疾病的診治工作中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為臨床醫(yī)師評估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預后效果的評估提供重要指導。但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絞窄性腸梗阻患者利用CT進行診斷,能夠獲得更加準確且有效的信息,可顯著降低漏診以及誤診風險,使患者的病情能夠盡早得到明確診斷。本研究探討CT和X線在絞窄性腸梗阻中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本院接診的80例絞窄性腸梗阻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4~68歲,平均(44.25±3.87)歲;臨床癥狀,血便8例,腹痛16例,肛門不排氣6例,腹脹10例,嘔吐11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5~69歲,平均 (44.83±3.21)歲;臨床癥狀,血便7例,腹痛14例,肛門不排氣8例,腹脹11例,嘔吐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對本研究知情,臨床資料完整,且能積極配合完成檢查。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同意。排除標準:(1)有其他合并癥患者;(2)依從性較差患者;(3)有手術史患者;(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5)肝腎功能不全患者[2]。
試驗組行CT檢查,選擇西門子64排螺旋CT掃描儀,設置儀器的電流為300 mA、層距為5 mm、電壓為120 kV,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施以CT掃描,掃描范圍為從膈頂端至恥骨聯合下緣,需仔細觀察患者的腸壁厚度、腸管形狀、蠕動快慢以及腸腔中的積液情況等,然后再利用手機對圖像進行掃描,分析后做出最終的診斷。對照組行X線檢查,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及站立位,并拍片,通過觀察片子了解患者有無腸梗阻,并對其腸梗阻的性質、數量和位置等做出明確的判斷。
分析兩組不同方法的診斷結果,并對兩種方法的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
試驗組行CT檢查明確診斷38例,診斷準確率為95.0%;對照組行X線檢查明確診斷32例,診斷準確率為80.0%。試驗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試驗組手術判定低位腸梗阻29例,高位腸梗阻11例,CT檢查提示低位腸梗阻28例 (96.6%),高位腸梗阻10例(90.9%)。對照組手術判定低位腸梗阻30例,高位腸梗阻10例,X線檢查提示低位腸梗阻24例 (80.0%),高位腸梗阻8例 (80.0%)。試驗組低位腸梗阻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高位腸梗阻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試驗組機械性腸梗阻和動力性腸梗阻的診斷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定性診斷準確率比較
臨床上,腸梗阻為急腹癥中具有高發(fā)病率的一種病癥,臨床表現以腹脹以及腹痛為主,部分伴肛門停止排氣和排便以及嘔吐等癥狀,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3]。迄今為止,臨床尚未明確腸梗阻的病機,但有報道稱,該病的發(fā)生與腸套疊、粘連、扭轉以及腫瘤等因素密切相關[4]。該病的發(fā)生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因此,臨床醫(yī)師需加強對患者進行早期正確診斷的力度,讓患者能夠及早接受對癥治療,以抑制病情進展。
X線檢查具有費用低廉、操作簡便以及快捷等特點,在諸多疾病的臨床診斷工作中都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為患者病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但是,X線檢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曝光條件不足以及圖像分辨力低等[5]。CT技術的分辨力較高,其掃描速度較快,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腸梗阻的臨床診斷工作中[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低位腸梗阻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高位腸梗阻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機械性腸梗阻和動力性腸梗阻的診斷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CT在診斷絞窄性腸梗阻中具有比X線更高的應用價值,不僅可提高患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還能提高其定位以及定性診斷的效果。
對于絞窄性腸梗阻患者,病情發(fā)作時會表現出陣發(fā)性腹部絞痛或者急驟性腹部疼痛的癥狀,通常伴有便秘、嘔吐以及便血等癥狀,若病情較為嚴重可導致休克以及毒血癥等嚴重后果,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7]。若發(fā)現患者存在以上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并予以及時、快速的診斷,避免延誤病情,影響后續(xù)治療。
綜上所述,采取CT檢查對絞窄性腸梗阻患者進行診斷,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并能提高腸梗阻定位及定性診斷準確率,有助于臨床醫(yī)師評估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