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艷 錄海斌
1)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河南 鄭州 450000 2)河南省胸科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0
HIE屬于新生兒一種嚴重病癥,主要因圍生期缺氧而引發(fā)的缺血性腦損傷,其致殘率與致死率較高,病情嚴重者將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危及患兒生命安全,臨床需積極探求有效治療方案[1-3]。目前,HIE無特異治療方法,臨床通常行綜合治療;伴隨疾病研究不斷深入,于疾病早期進行神經生長因子干預對患兒神經功能提高發(fā)揮著十分重要作用[4-6]。本文對鄭州市婦幼保健院近5 a確診的120例HIE新生兒分別采取不同治療方案(胞二磷膽堿,聯合神經生長因子)的效果進行分析,以加速患者恢復。
1.1一般資料分析鄭州市婦幼保健院2010-12—2015-12確診的120例HIE新生兒臨床資料,患者資料完整,均是足月兒,不存在藥物過敏史,將存在聽力、視覺障礙和腦發(fā)育畸形及患遺傳代謝疾病者排除,且均和HIE臨床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7]。按照治療時所選不同方法分成2組,各6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8:22,胎齡37~41(38.20±2.06)周,體質量2.50~4.29(3.25±0.15)kg;觀察組男女比例39:21,胎齡37~42(38.24±2.08)周,體質量2.50~4.32(3.27±0.16)kg;2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方案得到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同意書。
1.2治療方案所有患兒行腦水腫和維持血氣、血糖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對照組選擇胞二磷膽堿(吉林百年漢克制藥有限公司,H22026207,2 mL:0.10 g)治療:100 mg劑量加入2 mL腦蛋白水解物中靜滴,1次/d。于其基礎上,觀察組選擇神經生長因子(北京舒泰神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S20060023,30 μg)早期干預治療:20 μg神經生長因子用水稀釋肌內注射,1次/d,2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后開始評估療效。
1.3觀察指標、評價標準[8]對2組相關時間指標(肌張力、反射和意識恢復時間)、腦損傷程度(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及神經行為功能情況加以對比和分析。依據NBFS評分評價患兒神經行為功能改善狀況,包括原始反射、主動肌張力、被動肌張力、行為能力(對外界刺激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一般反應(活動度、哭聲、覺醒度),40分滿分,分數和患兒神經行為改善效果呈正比。
2.12組相關時間指標比較觀察組肌張力、反射及意識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髓鞘堿性蛋白、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兩項指標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2組神經行為功能評分比較治療3 d后,2組NBF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2周后,觀察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HIE為新生兒出現宮內窒息之后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一部分患兒通過治療后將留有程度不一的神經系統類后遺癥,為致使患兒神經系統出現障礙的一種常見原因;此類病癥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易增加顱內壓、驚厥、低血糖等發(fā)生風險,會進一步加重患兒腦損傷情況,臨床若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將導致患兒永久性的神經缺陷,如腦癱、智力障礙等,需引起臨床醫(yī)師和患者重視[9-11]。
通過分析本研究相關時間指標和腦損傷程度情況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肌張力、反射和意識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短;2組治療后髓鞘堿性蛋白、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效果均較對照組優(yōu),提示HIE新生兒聯合神經生長因子的早期干預具有顯著效果,可使臨床相關時間指標縮短,加速患兒恢復,且有利于減輕患者腦損傷程度,促進患兒病情改善。為深入探究兩種治療方案對患兒神經行為的影響,本研究對比分析2組NBFS評分情況,觀察組治療1周、2周后NBFS評分均較對照組高,與何紅月[12]報道結果一致,表明HIE新生兒聯合神經生長因子的早期干預效果滿意,有利于提高患兒神經行為功能。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屬于腦損傷特異性和敏感性標志物,其中髓鞘堿性蛋白為中樞神經髓鞘膜主要部分,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樞神經膠質細胞中,臨床可將兩者水平作為機體中樞神經類系統遭受破壞的重要判斷指標,且為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預后及治療提供指導。神經生長因子為神經活性的多肽物質,屬于一類比較活躍神經營養(yǎng)類因子,主要于海馬與大腦皮質等靶組織內合成,其主要功能表現為為機體的神經系統供應必需營養(yǎng)和促進神經元再生,以實現使患兒機體受損細胞得以快速生長目的,從而促進患兒神經元的正常發(fā)育,緩解患兒腦損傷程度,改善患兒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及促進神經行為功能提高[13-15]。
表1 2組相關時間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比較
注:組內對比,aP<0.05;組間對比,bP<0.05
表3 2組神經行為功能評分比較分)
注:組內和治療3 d后對比,aP<0.05;組間同期對比,bP<0.05
神經生長因子可通過作用于人體自由基清除系統而對腦組織的抗氧化活性和超氧化酶活性起到改善作用[16-23],能夠使患兒機體腦組織自由基異常蓄積狀況減少,并減輕患兒腦組織的損傷,對神經具有及時保護和修復作用,從而促進患兒髓鞘堿性蛋白與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水平改善,使患兒神經行為功能提高[24-33]。于疾病早期采取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能夠及時阻斷興奮性一氧化氮和氨基酸代謝異常,使細胞凋亡減少,對神經細胞鈣離子的內流現象起到減少作用,能夠減輕機體神經細胞的受損,加速患者恢復[34-42]。此外,胞二磷膽堿屬于核苷類衍生物,對患兒意識障礙具有改善作用,且有利于大腦功能的恢復,幫助患兒蘇醒,其和神經生長因子聯合治療將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能夠強化臨床治療效果,較之對照組行單純胞二磷膽堿治療,有利于縮短患兒相關時間指標,加速患兒恢復,且減輕患兒腦損傷程度,并提高患兒神經行為功能[43-47]。關于本研究患兒聯合神經生長因子的早期干預后對炎癥因子的影響,基于受樣本例數等因素制約,待臨床深入研究,并加以驗證補充。
與單純胞二磷膽堿治療相比,臨床對HIE新生兒聯合神經生長因子的早期干預效果滿意,可縮短患兒肌張力、反射及意識恢復時間,減輕其腦損傷程度,且促進神經行為功能提高,顯著緩解患兒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