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郭亞柯
(河南省臨潁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臨潁 462600)
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屬于各種心臟或功能性疾病發(fā)展至終末階段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是導致患者病危死亡的重要病因。由于心力衰竭會導致機體抗利尿激素增多,從而激活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減少心排血量,增加外周系統(tǒng)血容量[1]。頑固性心力衰竭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神經激素活性異常代謝,是導致機體心臟功能障礙和自主神經調節(jié)失衡的主要因素[2]。而左西孟旦是一種鈣離子增敏劑,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激素異常癥狀,是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藥物。本研究以頑固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的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頑固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觀察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63~75歲,平均年齡(68.3±4.5)歲;病程 2~7年,平均病程(4.2±2.1)年。對照組男26例,女12例;年齡64~77歲,平均年齡(68.7±4.4)歲;病程 2~8年,平均病程(4.6±2.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為頑固性心力衰竭者;符合相關的醫(yī)學倫理審核標準,且簽訂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嚴重精神功能障礙者;合并有心、腎、肝功能不全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基礎治療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包括降壓、控制血糖、服用抗血小板或他汀類藥物,根據(jù)患者病情合理使用利尿劑和洋地黃等藥物。
1.3.2 對照組 在基礎治療上,給予托伐普坦(國藥準字 H20110115)治療,15 mg/次,口服,1 次 /d。連續(xù)治療4 d。
1.3.3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國藥準字H20100043)治療,將5 ml左西孟旦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初始劑量以12~24 μg/kg負荷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時間為10 min;再以0.1 μg/(kg·min)的滴速靜脈滴注0.5~1 h;并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jù),最終將滴速調整為0.2~0.5 μg/(kg·min)。連續(xù)治療 4 d。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B型尿鈉肽(BNP)和心臟指數(shù)(CI)等指標的變化狀況。(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3)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且經心電圖檢查顯示各項指標均無變化為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檢查顯示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為顯效。總有效率=(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I、BNP和LVEF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I、BNP和LVEF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NP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和C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I、BNP和LVEF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I、BNP和LVEF比較
LVEF(%)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nCI[L/(min·m2)]治療前 治療后BNP(ng/L)治療前 治療后38 38 tP 1.75±0.15 1.77±0.14 0.60 0.55 1.90±0.10 2.20±0.20 8.27 0.00 962.8±64.3 948.6±63.2 0.97 0.33 511.4±49.6 432.4±43.7 7.37 0.00 40.3±4.1 40.5±4.4 0.21 0.84 46.3±11.1 52.4±13.7 2.13 0.04
2.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口干口渴1例,低血壓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2/38);對照組患者中出現(xiàn)低血壓1例,口干口渴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9%(3/3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頑固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一種,主要是指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且并發(fā)癥增多、病情加重,極易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危及患者生命的臨終狀態(tài)。有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引發(fā)頑固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與神經-內分泌激素和細胞因子被激活有重要關聯(lián),且該因素也是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的主要原因[3~5]。因此,臨床治療以控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為主。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BNP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和C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案的治療效果比單獨用藥治療效果更佳。主要原因在于托伐普坦屬于新型利尿劑,與常規(guī)的利尿藥物不同,托伐普坦可減少腎臟對水的重吸收,有助于腎臟多余水分排出,減輕心臟負荷,且不增加鈉離子排泄[6]。因此,托伐普坦在臨床上被廣泛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左西孟旦作為鈣離子增敏劑,能與肌鈣蛋白結合,穩(wěn)定心肌纖維蛋白的空間構型,增強心肌收縮力。同時,左西孟旦還能促進外周靜脈擴張,減輕心臟前負荷,提高心肌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水平,抑制磷酸二酯酶,強化正性肌力[7~8]。因此,左西孟旦與托伐普坦聯(lián)合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既能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充血和水鈉潴留的現(xiàn)象,還有助于增加心輸出量,增強患者的心功能。綜上所述,采用托伐普坦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治療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