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霞
[摘要] 目的 探究將風險管理應用于產房助產士管理工作中,探究對分娩結果造成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間收入的所有孕產婦的一般資料,根據實驗要求抽取出64例產婦納入該次研究數據庫中開展實驗。通過雙色球分組法,將所有產婦分為兩組,紅色球為對照組,藍色球為實驗組,每組中錄入32例產婦。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案,實驗組產婦則在此基礎上加用風險管理護理管理模式,對比兩組產婦的護患糾紛事件發(fā)生狀況和患者滿意度評價兩種管理方案的效果。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數據記錄為30例(93.7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數據記錄為18例(56.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的護患糾紛發(fā)生事件,較對照組明顯更低,數據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進行助產士管理時,運用風險管理方案能夠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同時還能夠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事件,是一種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案,這種方案具有積極的治療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風險管理;產房;助產士;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029-02
優(yōu)質化護理和個體化護理已經成為了現(xiàn)代護理的重要基礎。風險管理模式是基于是為了保證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案[1]。所以在這種醫(yī)療現(xiàn)狀下,需要采用合適的風險護理管理模式來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這對于患者的病癥改善和治療工作的開展來說,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2]。婦產科是醫(yī)院中一項十分重要的科室,不僅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同時也是醫(yī)院工作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護理重點科室。醫(yī)院護理糾紛和護理缺陷高發(fā)是目前產房護理中的常見不良事件,所以加強產房的護理管理力度,對于提高現(xiàn)代醫(yī)療護理工作十分重要[3]。該次研究中,回顧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6月該院收治的64例產婦,探究將風險管理應用于產房助產士管理工作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中收入的所有孕產婦的一般資料,根據實驗要求抽取出64例產婦納入該次研究數據庫中開展實驗。通過雙色球分組法,將所有產婦分為兩組,紅色球為對照組,藍色球為實驗組,每組中錄入32例產婦。該次研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區(qū)間為22~32歲,平均年齡(26.8±4.9)歲,實驗組產婦的年齡區(qū)間介于24~35歲,平均年齡(28.9±5.7)歲。所有產婦未見全身性疾病和器質性疾病,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對該次實驗具有完好的認知能力,該次實驗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的個體化信息差異經對比分析后未見明顯差異,并且個體化信息不對該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案,主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日常工作監(jiān)督,并做好相應的評價。
實驗組產婦則在此基礎上加用風險護理管理方案,具體方式如下。
首先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并選出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足夠年限的護士長作為組長,由有兩位經驗豐富的產科護理人員作為小組副組長,其他助產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小組長和副組長需要經過協(xié)商和討論的方式,完善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小組成員反饋的在護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應急事件應對制度的設置。其主要目的是保證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小組中的護理成員能夠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產婦的狀況進行配合護理。這樣能夠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降低其盲目性。
同時還應當對護理人員進行進一步的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小組內應當定期開展風險防范知識培訓課程,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將學習任務納入其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求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婦產科中存在的各項安全制度,并且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基礎的法律知識和倫理道德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力度,并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yī)療缺陷事件的發(fā)生率。
在產婦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當對產婦的基本資料進行評價,了解產婦的分娩后并發(fā)癥的風險狀況,尤其包括早產和瘢痕子宮等預期可見的產后并發(fā)癥類型。根據產婦的分娩風險做好相應的合并癥評估,積極落實預防措施,根據產婦的具體狀況采用合適的預防方案,對其進行并發(fā)癥預防護理,這樣有助于提高產婦的分娩后安全性,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溝通時,在管理制度中應當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儀態(tài),不可佩戴過多飾品且不可染色,應當給予患者良好且端莊的護理人員形象,這樣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知度。同時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孕產婦的溝通,了解產婦的內心需求。部分孕產婦如果存在較為明顯的心理障礙狀況,應當采用相應的心理干預,并且緩解產婦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產婦在分娩和分娩后康復的時間段內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從而達到良好護理的效果。
1.3? 評價標準
記錄所有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并評價護患糾紛發(fā)生的狀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實驗結果中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護患糾紛發(fā)生的狀況,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一般資料中涉及到的產婦年齡信息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進行表示,數據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數據記錄為30例(93.7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數據記錄為18例(56.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的護患糾紛發(fā)生事件,較對照組明顯更低,數據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妊娠分娩是臨床育齡女性的一種常見生理現(xiàn)象,這種狀況會導致產婦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應激反應,對產婦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造成影響[3]。尤其是對于首次妊娠且缺乏分娩經驗的產婦來說,如果產婦妊娠負擔較重,就難以完成角色轉換,最終引起產婦出現(xiàn)抑郁和狂躁的心理狀態(tài),嚴重時甚至可能發(fā)生意識障礙[4]。所以在進行分娩前后護理時應當著重強調產婦的風險管理,改善產婦的分娩認知,從而提高產婦的產后恢復效果[5]。
風險管理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并且具有較長的應用時間,并且獲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6]。而在該次研究中所運用的風險管理主要強化了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其目的是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法律意識和倫理意識,從而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7]。并且在該次實驗中對護理人員的儀態(tài)和日常工作溝通方式有較為詳細的管理,儀態(tài)管理主要是保證護理人員的形象端莊,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帶來的儀態(tài)感,使患者足夠信任醫(yī)院和各項護理操作,對患者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度[8]。除此之外,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還應當根據患者的狀況,對護理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以滿足不同患者的不同護理要求,做到個性化護理的效果,這也是現(xiàn)代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點要求內容。
綜上所述,對產婦進行助產士管理時,運用風險管理方案能夠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同時還能夠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事件,是一種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案,這種方案具有積極的治療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薛莉莉.提高產房助產士綜合能力對新生兒窒息率的改善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5):99,101.
[2]? 蘇萍.探索產房助產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預防策略[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2):32-33.
[3]? 李小平.風險管理在產房助產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8,15(12):52-53,57.
[4]? 張艷.產房助產士護理存在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3):160,163.
[5]? 高運芳,孟艷玲.產房助產士護理存在的風險因素以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246,248.
[6]? 高春媛,彭久君.產房應用臨床護理異常事件上報制度的分析討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32-133,172.
[7]? 任亦武.在產房護理風險管理中提高助產士業(yè)務水平的措施和意義[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25(17):156-157.
[8]? 崔妮.產房助產工作中潛在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對策探索[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6):3-4,15.
(收稿日期: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