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波
會會必講“亮劍”趕超,人人必講擔當作為,可謂模式化、套路化,人們聽多了、習慣了,也就麻木了,怎樣能夠震撼人心?
動員大會一般是指發(fā)動參會人員參與某項活動的大會。那么,大會上的講話自然要有發(fā)動力、號召力,追求震撼力自然是講話人力求達到的效果。那么,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如何才能震撼人心呢?
沒有震撼,只有缺憾
近期,筆者拜讀了幾篇頗具“震撼力”的動員講話,現(xiàn)摘錄幾段與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下,分析一下。
其一,某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講話節(jié)選:
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既靠自覺內(nèi)生,也靠環(huán)境催生。一個地方、一個部門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讓干部置身其中,如同進入一個“強磁場”,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變“催著干”“推著干”為“爭著干”“比著干”。要“正確用人”激活動力?!棒~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要大膽使用《亮劍》中“李云龍式”的干部, 多造就一些攻堅克難的“闖將”“干將”……對于那些不敢擔當、不抓落實、貽誤發(fā)展的干部,不換思想就換人, 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
點評:乍一看,某省領導講話很有激情,很有個性,更有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以至于語不驚人死不休,如“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鄙踔劣诟锩Z言登其場。再如“多造就一些攻堅克難的‘闖將‘干將”。由此,這種話帶有“長官”意志,但干部任免也不是個別領導一句話的事情,為了追求講話的震撼,難免留下現(xiàn)實的遺憾。
其二,某市“百日沖刺行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節(jié)選: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階段,也是明年工作起好步、開好頭的關鍵節(jié)點,這也是我們召開今天這次會議的用意所在……決定開展沖刺行動……要跑出加速度,就必須“爭”。必須咬定“爭”的目標,強化“爭”的意識,煥發(fā)“爭”的斗志,在加速沖刺中爭一流……要跑出加速度,就必須“快”。要立足于“趕”,三步并作兩步走,兩天并作一天干……要立足于“超”,乘勢快上,超額完成……要立足于“補”,快步趕超、后來居上……要跑出加速度,就必須“拼”……要有“拼”的膽略,敢于闖關奪隘、攻城拔寨……要有“拼”的毅力,做到“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要有“拼”的韌勁,咬定目標干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不見成效不收兵……
點評:再來看,某市領導講話也很有創(chuàng)新、很有創(chuàng)造,更有“排山倒海”的氣勢。以至于滔滔不絕,如“要跑出加速度,就必須‘爭、就必須‘快、就必須‘拼”。甚至于天馬行空,再如“要有‘拼的膽略,敢于闖關奪隘、攻城拔寨…要有‘拼的毅力,做到‘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要有‘拼的韌勁,咬定目標干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不見成效不收兵”。由此,這種講話“調(diào)門高”、“口號響”,不論受眾的聽力如何,不管你聽到聽不到,反正我說過了。為了追求講話的震撼,不免留下了盲目的缺憾。
其三,某鎮(zhèn)三級干部大會上的講話節(jié)選:
節(jié)已經(jīng)過去,春已經(jīng)到來,夢就在前方,我們必須迅速“收心”,快速“重啟”,“滿血”奔跑!今天我們召開的三級干部大會就是“收心”歸位的大會、“復血”追夢的大會、“滿格”聚能的大會、“發(fā)令”奔跑的大會??偨Y了去年,謀劃了今年,可以說,成績來之不易,鼓舞人心,科學部署工作,我們充滿信心。為什么講“來之不易,鼓舞人心”?就來之不易而言,主要有“三個大不易”……就鼓舞人心而言,主要是“三個因為”……要“四個亮劍”,就是要向“兩面人”黨員亮劍……要向不作為干部亮劍……要向亂行為群眾亮劍……要向消極腐敗現(xiàn)象亮劍……就決戰(zhàn)脫貧而言,首先要抓“根子”……孟子講“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我加一句“有恒心者才能過好充滿可能的一生”……其次要強“里子”……就是要增強貧困戶和貧困村的脫貧“志氣勇氣”和“造血能力”。
點評:最后看,某鎮(zhèn)領導講話口氣也不在省、市領導之下,不僅表現(xiàn)出一脈相承的“風格”,更有“一馬當先”的痛快。如“迅速‘收心、快速‘重啟、‘滿血奔跑”,似有“打雞血”的瘋狂。再如“就來之不易而言,主要‘三個不易”,“就鼓舞人心而言,主要是 ‘三個因為”,大有“填詞造句”的嫌疑。即使面對鄉(xiāng)鎮(zhèn)三級基層干部,也要“之乎者也”一番,又如“孟子曰‘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我懂了。為了追求講話的震撼,留下了不分受眾的缺憾。
擺脫模式化、套路化
縱觀以上三者,無論是省上、市上、鎮(zhèn)上,還是大會、中會、小會,可謂會會必講“亮劍”趕超,人人必講擔當作為。無論是大領導、還是小干部,往往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膽量,而且是逢會必講,逢人必講,可謂模式化、套路化,人們聽多了、習慣了,也就麻木了,怎么能夠震撼人心?更不要說打動人、鼓舞人!
領導干部在動員大會上講話,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說服、發(fā)動參會人員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或專項行動。說服就是一種用語言改變他人想法的過程。
很多人以為,說服是找出一種說法,好讓你“照我的話做”。但事實上,一切的說服都只是為了找到一個切入點,好讓對方能從中為自己找出一個去做的理由。領導干部在動員大會上講話應少用或不用“雷人”的語言,去“壓制”受眾,少用或不用“忽悠”的語言,去“說教”受眾。
殊不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樸實無華的講話更能入腦入心,詼諧幽默、以少勝多、回味悠長的語言更加富有魅力。只有接地氣的群眾語言,冒熱氣的群眾情感,聚人氣的群眾觀點,才能使動員大會講話真正走進受眾心里,從而達到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告誡全黨同志,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擺正位置、端正態(tài)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既不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也不高高在上搞官僚主義,才能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作者為安徽省直機關演講聯(lián)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