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珊珊
摘 要:研究在臨床診斷實踐教學中應用以問題為基礎(PBL)結合以病例為基礎(CBL)教學模式的作用。方法:選取2017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專科班1班和2班(每班各60人),1班為對照組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2班為研究組采用PBL結合CBL的教學模式,對比兩組的教學效果,并對比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看法。結果:研究組的3次月考和期末考試實踐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學生的調查問卷中對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中應用PBL結合CBL教學模式能提高教學效果,并可提高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臨床診斷學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臨床診斷學是臨床醫(yī)學的基礎學科,主要研究診斷疾病的基本理論、技能和臨床思維,以此判斷人體的健康情況和疾病的存在[1]。由于此門學科包含的范圍廣,知識系統(tǒng)比較龐雜,利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學生的接受程度低,教學效果差。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BL)和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CBL)開始應用于臨床教學中,本研究選取學校2017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2個班級,通過隨機對照的方式評價PBL與CBL模式相結合在臨床診斷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7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瓢?班(60人)和2班(60人)分別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中男35人,女25人,年齡18-23歲,平均(20.2±1.5)歲,上學期平均成績63-92分,平均(81.5±3.6)分。研究組男33人,女27人,年齡18-22歲,平均(20.0±1.5)歲,上學期平均成績62-93分,平均(81.7±3.5)分。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由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及臨床診斷學的教材內(nèi)容,預先將理論知識寫在黑板上,并通過人體模型、掛圖以及適當?shù)难菔緦W生進行講解,學生按照既定的模式進行操作學習。
研究組采用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內(nèi)容如下:
(1)精選案例:教師參照教學大綱要求選擇合適的案例,案例選擇的標準要求實用性強,并與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密切相關,可通過學校的附屬醫(yī)院及網(wǎng)絡進行案例搜集或將現(xiàn)實臨床案例根據(jù)教學目的改編。選好案例后對案例資料進行補充,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史體征等,使學生運用學習的內(nèi)容經(jīng)過思考做出正確的診斷。
(2)提出問題:老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案例提出診斷問題,提前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預習,并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預習中尋找答案。
(3)分組討論:由班長分組或學生自發(fā)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可通過預習書本,或從圖書館、網(wǎng)絡查找相關學習資料,小組成員內(nèi)可將所尋找的資料共享,共同討論如何獲得最終實踐診斷結果。
(4)自主解答:上課時老師將再次提出課前的問題,學生們按照課前的分組輪流解答,并講解依據(jù),其余小組可提出異議,并進行兩組間的討論,老師適當參與控制討論的方向,并對學生提供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提出更加合適的解決方法。
(5)總結和評價:學生討論過后老師針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評價和總結,并糾正不足之處,對重點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
兩班均由同一老師授課。
3.觀察指標
(1)教學效果。每學期由老師按照教學大綱設計實踐考核,包含3次月考與1次期末考核,每次考核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教學效果越好,在學期結束后比較兩班學生3次月考和期末考試實踐考核得分。
(2)學生對教學模式的看法。在學期末由老師設計教學模式調查問卷,由學生進行填寫,主要調查學生認為教學模式對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每個部分0-10分,分數(shù)越高為影響越好。
4.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工具為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以( )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教學效果
研究組首次月考、2次月考、3次月考和期末考試中的實踐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學生對教學模式的看法
研究組學生認為教學模式對學習效率的影響評分為(8.52±1.20)分,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評分為(8.20±1.52)分,高于對照組的(7.25±1.01)分、(7.00±1.00)分,均有顯著差異(t=6.272、5.109,P<0.05)。
三、討論
臨床診斷學中包含問診、體格檢查、診斷檢查、實驗室檢查、病歷書寫等多項內(nèi)容,內(nèi)容涉及范圍廣,且各項內(nèi)容又相對分散,學生的學習難度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進行臨床診斷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圍繞教學大綱和課本進行灌輸式的講授,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差[2]。因此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成為臨床專業(yè)老師關注的重點。
本次的研究結果中顯示研究組的3次月考和期末考試實踐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對在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中應用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可提高教學效率;另外研究組學生認為教學模式對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PBL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過設計情景問題,由老師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3]。CBL是臨床病例為引導,將病例與教學大綱結合,使學生將教科書的思維模式轉變?yōu)榕R床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4]。通過將PBL與CBL教學模式相結合,使專業(yè)知識與臨床實際案例相結合,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并保證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將PBL結合CBL教學模式應用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中,不僅可提高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姚新明,趙詠莉,何春玲,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內(nèi)分泌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yī)學,2017,38(5):651-654.
[2]張旭剛,李維青,李寶重,等.CBL結合PBL模式在胸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7,18(11):97-99.
[3]趙軍,趙海遠,趙國海.PBL聯(lián)合CBL教學法在胃腸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15(8):1422-1425.
[4]魏明剛,熊佩華.以慢性腎臟病為例探討應用CBL與PBL聯(lián)合教學法在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專業(yè)的教學實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0):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