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韻
【摘要】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合唱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覺能力培養(yǎng),讓他們具備“耳聽六路”的能力,對合唱教學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合唱;聽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聽“單音”
音準是學習音樂最重要的基礎,我們往往在演唱時忽略了用耳,自己認真聽、再唱出來的才是準確的。近幾年在諸多中小學音樂優(yōu)秀課展示中,我看到的出鏡率最高的便是奧爾夫樂器——按鐘。它按照一個八度的音階有序排列,聲音清亮透徹,我認為,這是合唱教學中入門的最佳選擇之一。今年我欣賞過的一堂三年級的唱歌課《杜鵑》中就使用了按鐘,值得借鑒。
3/4? 1? —? ?—? ?||
3/4? 3? —? ?—? ?||
3/4? 5? —? ?—? ?||
和弦是和聲的基礎,將和弦有序拆開,是原始有效的練習方法,該老師以最簡單的大三和弦do、mi、sol為例導入課堂,作為合唱引入,把孩子分為三個組,每組負責“聽”一個音高,而后老師不進行范唱,讓孩子們自己根據奧爾夫按鐘發(fā)出的音高進行模仿,隨后唱出來,我感到非常詫異,原來沒有老師的示范孩子也可以“聽”得如此標準,最后構成一個標準又美妙的和弦,這樣扎實有趣的“聽音”教學,輕松且有效,何樂而不為?
二、聽“旋律”
單音的教唱穩(wěn)固后便漸漸走向旋律,旋律是音樂的首要要素,它由不同的音高組成,要能正確演唱一首完整的合唱曲,必須要經過分聲部的訓練,而這也會是最枯燥無味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音樂課程標準中對于歌唱的要求,是能夠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習慣。我用這樣的目標來引導孩子分聲部練習時,同時要求他們“以聽為主,以唱為輔”。有這樣一位老師,他的教唱環(huán)節(jié)中的語言非常吸引我。
3/4? 5? — — |4 — — |3 — — |2 — — |1— — ||
該老師以名為《音樂大闖關》的游戲導入,為教唱設計了重重關卡。第一關就是聽旋律,模唱。這是選自蘇少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牧場上的家》中三拍子的合唱部分旋律,它以音階式向下行進,簡單且容易上口。
第二關依然是聽旋律模唱,旋律以及節(jié)奏做出改變,加大了難度。
3\4? 5? — — |4 — — |3 — — |3 — — |1— — |1— — |2 — — ||
“這最后一關最難,需要老師和你們合作才能完成,聽聽第二關的這段旋律和第一關中的旋律有什么變化呢,怎樣唱才能將聲音送到牧場上最遠的地方呢?”
游戲導入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吸引我的并不是她的課堂活動有多么豐富,而是其“聽旋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語言與環(huán)節(jié)的機智,不僅告訴孩子要去用耳朵聽,還巧妙地啟發(fā)學生要去聽什么。不管你演唱的是高聲部還是低聲部,在熟悉自己的旋律后,演唱時都必須保持輕聲高位,一聽自己的旋律是否準確,同時我用鋼琴帶入其他聲部,二聽其他聲部的旋律是否會影響自己,三聽與其旋律有沒有構成豐富的層次效果。
三、聽“和諧”
和聲的魅力取決于聲部的多層次。中世紀的教會音樂人們早就開始多聲部清唱,正如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阿卡貝拉?,F(xiàn)存歌譜中最多的聲部有60個,都是在巴洛克時期寫的。蘇教版音樂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二聲部頗多,且大都在中高年級中出現(xiàn)。從前的音樂課中合唱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大多都是扎扎實實地把所有的聲部教唱結束后合為一體,而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合唱教學趨勢在改變。每一首歌曲中每一個小節(jié)的出現(xiàn),都是經過作曲者的深思熟慮才巧妙地拼接到一起,而合唱的聲部也是如此,如果我們過分遵循所謂的教學規(guī)律,孩子們唱會歌曲的主旋律后總會有著先入為主的概念,再去教唱其他的旋律,反而有種“塞不進去”的感覺。只要我們把每個聲部的主干音提取出來,讓孩子們多聽多唱,就要比前者事半功倍。我在教學二年級《草原上》時做了如下的嘗試:
這是一首典型的民族小調歌曲,將它每一小節(jié)的主干音提出來:
4/4? ?3— — — —? |? —? —? —? | 5 — — — — |
3— — — — | 3— — — — |? —? —? —? |
1— — — — |? ?—? —? —? ||
將提出的主干音寫成一首簡單的單音練習曲,總共由四個音組成,首先用琴將四個音按照其音高順序彈出來,分別讓孩子們唱會,為了不讓課堂枯燥無味,我又在此基礎上作出了改變:
又或者像這樣的輪唱:
從低年級開始進行諸如此類的簡單的合唱訓練,我認為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幫助孩子從低年級開始建立敏銳的聽覺,從小便有合唱的意識,感受和聲的美妙,強化“和諧”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康濤.在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思維能力[J].教育, 2017(36):44-44.
[2]李悠悠.潤色音符 聲如天籟——“加減法”在小學班級合唱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與探索[J].中小學音樂教育, 201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