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 王彩霞
現(xiàn)在有部分幼兒園依然在進行“小學化”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并指出 “小學化”屢禁不止背后原因,最后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人生百年,立于幼教。我國教育部已明確發(fā)文并要求各地積極有效地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但如今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愈演愈烈,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幼兒園“小學化”的現(xiàn)狀,筆者在商丘市10所幼兒園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進行抽樣調查。
1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1.1 不利于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不符合幼兒階段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實質是對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特殊性的忽視?!靶W化”片面性地教授知識點,影響了幼兒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損害幼兒大腦的正常發(fā)育,遏制孩子的天性,也剝奪孩子運動、游戲等權力,使孩子失去該有的童年樂趣。
1.2 不利于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幼兒教育是孩子夢想的起點,更是孩子后續(xù)教育發(fā)展的奠基。很多幼兒在學前階段就學算術,拼音、英語等內容,進入小學一年級后重復學習,幼兒剛開始會有優(yōu)越感,但慢慢地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隨之問題漸漸凸顯出來,不能為幼兒日后的學習提供后勁,對其終身學習和長遠發(fā)展造成深遠的不利影響。
1.3 不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發(fā)展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小,在幼兒園中進行大量小學知識的學習,這嚴重違背教育規(guī)律,禁錮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束縛幼兒的個性。孩子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容易變的畏縮自卑、消極冷漠,難以形成自強、自尊、自信、積極樂觀等健全的人格品質。錯過了幼兒發(fā)展的關鍵期,影響幼兒全面發(fā)展。
2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屢禁不止背后原因分析
2.1 幼兒教師對“小學化”的認識不清晰
多數教師來自幼師畢業(yè),在校期間的學習及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使幼師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小學化”對幼兒園教育的危害。在回答“什么是幼兒園小學化?”這個問題時,78.2%的教師選擇“小學生一樣上課、教知識點”。大部分教師對“小學化”具體是什么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化”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上。所以,他們認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只要不教孩子書本知識,就不算“小學化”。由于幼師對“小學化”的認識不清晰,故自己在進行“小學化”教育而不自知。另外,在訪談中有教師表示,“教孩子認字算數等知識點,備課比較容易,甚至都不用備課,而按照五大領域去設計教學活動,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可能還達不到效果,感覺自身能力有限?!?/p>
2.2 來自家長和社會的壓力
在回答“您認為導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最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選)”時,89.7%的教師選擇“家長的壓力”,56.2%的教師選擇“生源的壓力” 61.4%的教師選擇“園長和教師教育能力和觀念問題”。49.7%的教師選擇“幼兒園自身軟硬件設備問題”,16.8%的教師選擇“教育制度問題”。 通過訪談一位家長談到:“把娃娃送到幼兒園花這么多錢,要是不能認幾個字、算算數,這錢花的有啥意義呢?”越是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幼兒園,家長這種思想就越普遍。幾乎沒有家長能夠真正說清楚“小學化”有什么表現(xiàn)、對孩子有什么影響。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也很無奈,表示很想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快樂游戲,但是又不得不面臨升小學的壓力。商丘比較好的一些小學入學前都有考試,競爭壓力非常大,不讓孩子提前學習,就被淘汰了。所以家長就把這種壓力轉移給了教師。
2.3 幼小銜接溝通不暢
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溝通較少,缺乏溝通的平臺和條件。在“您是否熟悉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設置?您認為,幼兒園是否應為幼小銜接做出努力?”題目中,73.3%的教師選擇“熟悉/應該”26.7%的教師選擇“不熟悉/不應該”。在回答“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這道開放性的試題中,教師的回答不盡人意,大部分教師沒有思路。
小學單純地將幼兒園作為升學的“預備班”,卻忽視了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小學和幼兒園雙方相互配合。這既是雙方在對幼小銜接認識中存在利益差別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造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難以有效解決的重要影響因素。
3 對策建議
3.1 提升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凸顯幼兒教師專業(yè)角色
幼師應注重專業(yè)性,具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幼兒教育專業(yè)基本功。只有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性,才能拋開小學的語數外知識的教育活動,轉而從事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角色的順利轉換。
幼師用自己的專業(yè)性影響家長,引導家長。而不是聽從家長安排,形成家園共育合力,使幼兒園教育走向規(guī)范、科學、高效的軌道。
3.2 各部門學習相關文件,加大行政部門宣傳、監(jiān)管力度
園長、教師和家長積極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從這五大領域為幼兒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在肯定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加深對五大領域的理解,提升對幼兒游戲的認知,注重各領域、各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相關部門加大宣傳、監(jiān)管力度。
3.3 做好幼小銜接溝通工作
很多小學應該學習的知識,如漢語拼音和20以內加減法等內容被壓縮,甚至被老師一帶而過。這就造成沒有“小學化”的幼兒跟不上進度,因此家長強烈要求“小學化”,故幼兒園為了生源被迫加入到“小學化”的大軍中。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努力,更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規(guī)范,并為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提供平臺。
(作者單位: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