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開城
在全球投資叢林中,巴菲特的任何言行都被市場豎起耳朵傾聽。
最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8年底,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共計投資45家企業(yè),總市值為183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95億元)。相較于三季度末時的2210.2億美元縮水近20%。美國銀行、通用汽車、摩根大通獲得超過1000萬股的增持,而蘋果、富國銀行等6家公司則被減持,此外,巴菲特還清空了21.3億美元甲骨文。
本文以“三率判定法體系”,對巴菲特減持蘋果、清空甲骨文進行了具體分析。
巴菲特最知名的理論之一,或者巴菲特之道的典型闡述就是滾雪球理論:長長的斜坡、厚厚的積雪、濕潤的積雪很多。
一直以來,我用自己在三個上市公司的工作經歷和自己創(chuàng)業(yè)做產品代理的經驗進行思考,巴菲特的滾雪球三要素,其實用三個最本質、最原始、最有力的代表生意本質的指標可以進行絕對水平、趨勢變化、長短期考察、不同行業(yè)的數(shù)值標準設置,以此來衡量是不是牛股、是否發(fā)生了逆轉,進而對指標后面的公司進行針對性考察,論證指標變化的合理性解釋,用指標、事實、邏輯構建邏輯閉環(huán),從而發(fā)掘牛股、避免坑股,提前覺察基本面變化,高效指導投資,筆者稱之為“三率判定法體系”。
三率判定法內容:用濕潤積雪的多少對應銷售凈利率、積雪的厚度對應銷售毛利率、斜坡的長度對應主營業(yè)務增長率。
判定方法:結合不同行業(yè)設置三個指標的標準,以從長期三率確定是否是牛股(三率水平背后的生意模式、護城河的考察分析是關鍵所在);根據(jù)三率的趨勢來衡量公司基本面是否發(fā)生變化確定加減倉(仍然要進行三率變化背后的邏輯與事實論證和考察)。
根據(jù)三率判定法,巴菲特買入蘋果公司并不斷加倉,是因為蘋果公司的優(yōu)異三率水平和長期三率趨勢,巴菲特以快消品角度認知蘋果公司,也是正確的。22%左右的凈利率說明蘋果公司的賺錢能力堪稱一流;歷年來堅挺的高達38%的毛利率證明蘋果的雪道積雪豐厚;同樣,六年來的收入增長率仍然保持提升趨勢。經過2016年、2017年的徘徊后,2018年再次達到15.86%。
當我們從長期來看蘋果時,更加一目了然:10年營收保持很高平均水平,意味著蘋果公司的雪道非常優(yōu)良。
至于最近巴菲特公司為何減持,文件中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持有的蘋果股份從2.525億股降到2.496億股,總共減持289萬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并不一定經由巴菲特本人之手,而是包括巴菲特及其投資經理托德·康姆斯(Todd Combs)和特德·韋斯切勒(Ted Weschler)等投資經理,且文件并未說明哪位投資經理對哪些投資負有責任。伯克希爾隨后表示,巴菲特沒有出售自己管理的任何蘋果股票,公司另一名經理出售了部分蘋果持倉。巴菲特曾表示,持倉小幅波動可能反映了公司股票回購,而不是因為他改變了想法。
從三率來看,巴菲特可能繼續(xù)正確,經理們小幅減持可能擔心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新的競爭的崛起和市場收縮,本無可厚非。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業(yè)務增長率趨勢10年來看有變緩趨勢,如若2019年有新的數(shù)據(jù)表明業(yè)務增長率出現(xiàn)下滑,比如季度超30%(質變標志),則要警惕“樹不能漲到天上去”的告誡,巴菲特可能繼續(xù)減持蘋果公司。
至于清倉甲骨文,也可以看做巴菲特對能力圈有限的認錯案例。在三率判定法體系看來,銷售凈利率出現(xiàn)了短期極度異常,從24.74%暴跌到9.6%,歸母凈利潤出現(xiàn)放大性崩塌,同比負增長59.03%。
而且,從長期來看,甲骨文公司的雪道有問題:主營業(yè)務增長緩慢,收入增長艱難,趨勢顯示仍然在放慢,最新的數(shù)據(jù)出現(xiàn)負增長。這說明長期來看甲骨文的雪道有問題,短期三率顯示有崩塌性指標出現(xiàn),這當然要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