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華
讀豐子愷的《我們這些大人》,感覺自己正在面對一位心地異常善良而坦率的長者,聽他毫無保留地傾吐肺腑之言。豐子愷不但是漫畫家,更是一位兒童教育家,他的教育觀念看似“無為”,但是仔細想想,豐子愷其實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說真心話、實在話。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確實應(yīng)該跟豐子愷學習兒童教育方法。
富有同理心
“大人跟孩子說話要站在小孩子角度去說,說的要是小孩子的話,這樣孩子才愛聽,才愿意聽,這樣才是懂得小孩子心理的人?!必S子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書中,華瞻說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逃難”。豐子愷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設(shè)法探問為什么,最終明白孩子眼中的逃難竟然是大家都坐汽車,去看大輪船。逃難是多么驚慌、緊張的一種經(jīng)歷!假如我的孩子說出這樣的答案,我定然會一聲暴喝:“這是一件好事嗎?”可是豐子愷不但給孩子表達的機會,而且由此產(chǎn)生了深刻的反思:孩子們能撤去因果關(guān)系的網(wǎng),看見事物的真相。孩子是創(chuàng)造者,是藝術(shù)國土的主人!
當阿寶和軟軟做事出現(xiàn)了問題,互相埋怨對方不對自己好的時候,豐子愷稱贊他們是誠實的,是純潔而不虛飾的。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對兒子的教育。當孩子與他人產(chǎn)生矛盾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逼著孩子自我反思?!耙欢ㄊ悄隳睦镒龅貌粔蚝茫辉趺磿霈F(xiàn)這樣的問題?”這是我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孩子常常委屈得一臉淚水。而當孩子受到表揚一臉喜悅時,我又會潑一盆冷水:“還有好多同學做得比你更好,你應(yīng)該更努力才是?!蔽宜坪鹾芘潞⒆佑X得自己好,我害怕他驕傲,害怕他止步,害怕他不能夠自我反思,所以,處處打壓。我從來沒設(shè)身處地去分享孩子的喜悅和憂傷,一直都冷靜得像個旁觀者,這對孩子是殘酷的,不公平的。
注重儀式感
在孩子們的記憶里,每到年三十晚上,豐子愷就會把大客廳布置得像個聯(lián)歡場所,拉起各色彩帶,大人小孩會一起做各種游戲,唱京戲選段,唱歌等。他們還會互送除夕福物。每人秘密購置一份禮物,供大家抽取。大家在美麗的煙火中,過一個熱鬧而有儀式感的年。
儀式感可以將生活中的平淡瑣事轉(zhuǎn)化為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進而觸動孩子的心靈。有兩位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心理實驗,被實驗者自行選擇一個想加入的社團,但在真正加入社團之前需要經(jīng)過篩選。三分之一被實驗者需要經(jīng)過苛刻的篩選過程;三分之一被實驗者需要經(jīng)過令人輕微不適的篩選過程;三分之一被實驗者則不需要篩選就可以直接加入社團。篩選過后,所有的被實驗者都需要試聽一段社團成員的錄音,錄音內(nèi)容被設(shè)計得盡量沉悶、枯燥。實驗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苛刻考核的被實驗者對枯燥的討論內(nèi)容評分最高。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評價,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經(jīng)過苛刻的篩選儀式后,價值感倍增,加入該社團的意愿最為強烈,因此他們愿意為社團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班級里,教師也可以抓住一些特定的事件,給予孩子們儀式感,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自豪、喜愛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為班集體服務(wù)。比如,每年的班干部競選,我都會配上煽情的音樂和文字,并準備了設(shè)計精美的聘書發(fā)給競選成功的學生,同時還有就職演說,增強儀式感。這樣,不管是班干部,還是其他同學,都會覺得這個競選的過程隆重而公平,在以后的班級管理中,大家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就更加強烈。還有期末表彰大會,我都會為孩子們準備大紅花和獲獎證書,然后在音樂聲中動情朗誦他們的事跡,讓他們上臺領(lǐng)獎。孩子們興奮不已,他們都說,這真像“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典禮,他們做夢都盼著能夠上臺領(lǐng)獎呢!小小的儀式往往會成為孩子一生最美好的記憶。
借力好故事
《我們這些大人》整本書里沒有出現(xiàn)過豐子愷對孩子的批評或說教。然而,豐子愷給孩子們講的4個童年故事卻耐人尋味。
《明心國》講的是一個音樂老師因為迷路,走進了一個叢林。叢林里住著野人,他們的心是透明的,凸在胸前,好像玻璃做的。野人的感情和思想都在這里顯現(xiàn),不能瞞人。音樂老師羨慕不已,卻因為有肉遮住心,被野人們送走。《幸福兒童》講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前,黑暗社會里兒童的苦難。有兩個孩子,他們的媽媽因為被誣陷推了外國的小孩,被關(guān)進監(jiān)牢里3天,回家后兩個孩子都快要餓死了?!渡狸P(guān)頭》講的是一個名叫王毅的人為了給多病的母親治病,想去懸崖取神鴉的蛋。結(jié)果繩子脫手了,陷入危機。最后他終于鼓起勇氣,在繩子蕩回來的時候,縱身一躍,捉住了繩索,安全歸來?!兑缓堉Α分v的是一位寡婦請工人掘鹽井的故事。她的家境不好,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她請掘井專家來掘鹽井,掘了一百多天仍不見鹽水。她賣布賣谷賣金釵,最終感動了工人,多掘了3天,終于掘通了鹽水的大源泉,成為當?shù)匾淮筘斨?。這4個故事情節(jié)曲折,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故事里沒有一句說教,可是聽完后大家都明白這4個故事的啟示:一為明心,一為苦難,一為勇氣,一為堅持。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孩子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信息的豐盈與認知的局限使得他們的認識和行為很多時候都是矛盾的。他們希望從大人這里得到幫助,卻又討厭枯燥的說教,不喜歡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和教育他們。這時候跟他們溝通的最好方式就是講故事,講別人的故事。這樣可以讓他們放下防御心理,跟我們一起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分析、談?wù)搯栴},從而明白道理,明確自己的行為準則。
教育的功利性讓我們?nèi)缤狭艘惠v疾馳的列車,沒命地向前飛跑,去趕往那一個個標有“成功”“成名”的目標。我們樂此不疲,卻從來沒有想過孩子們的感受。但愿我們都能像豐子愷這樣,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還孩子一個自然、天真與浪漫的童年。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三十一中)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