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唐光旭
摘? 要:當前,國家十分重視大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建設,作為重要素質(zhì)型人才儲備群體,普通大學生體能素質(zhì),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發(fā)展進程,以及國民素質(zhì)的整體建設。而中長跑運動作為普通大學體育課程重點內(nèi)容,是大學生必須接受的體育運動訓練項目之一。但是,中長跑運動對大學生體能素質(zhì)具有一定要求,如何保證大學生在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下,接受中長跑運動訓練,是當前大學體育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主要從教學、鍛煉以及測試層面就大學生如何規(guī)范中長跑運動訓練展開分析。
關鍵詞:普通大學生? 中長跑教學? 鍛煉? 測試? 安全控制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158-02
在大學教學領域,中長跑體育運動不僅屬于體育課程重點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是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重點要素。但是,不論是在教學、鍛煉還是在體能測試過程中,中長跑運動對大學生體能素質(zhì)要求較高。作為體育教師,必須保障學生在中長跑運動期間的安全,秉承健康體育教學理念,就教學理念、鍛煉方法,以及測試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從而讓大學生在健康、合理的環(huán)境下,接受體育鍛煉。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做好中長跑運動的安全防控管理,保證大學生的運動安全。
1? 普通大學生中長跑運動負荷與常見反應分析
普通大學生與體育院校專業(yè)學生相比,在體能素質(zhì)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所呈現(xiàn)的運動基礎和運動能力也存在較大程度的不同。在接受中長跑運動過程中,普通大學生因為平時缺少專業(yè)訓練,所以在生理和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定的運動負荷。首先,在生理方面,學生因為運動量或者運動強度突然增加,身體機能一時間無法適應,所以出現(xiàn)肌肉酸痛、雙腿乏力,或者呼吸急促等現(xiàn)象。主要因為普通大學生缺少正規(guī)的、專業(yè)的中長跑運動訓練,所以在跑步技巧以及呼吸調(diào)節(jié)方面掌握不夠合理,導致中長跑運動后出現(xiàn)不良生理反應。同時,在心理方面,普通大學生對中長跑運動學習或者測試,具有較強的心理負擔[1]。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學生難以保持身心放松,進而影響呼吸頻率,導致中長跑運動能力減弱。因此,體育教師在針對中長跑運動,組織教學、鍛煉和測試活動時,需要出于健康運動理念,就大學生運動進行安全防控和管理。
2? 普通大學生中長跑教學、鍛煉和測試的安全控制路徑探究
2.1 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確保運動合理化
為保證普通大學生在中長跑運動過程中運動強度更加合理,體育教師需要樹立“以生為本”全新教學觀。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合理確定大學生中長跑運動強度,就大學生中長跑學習、訓練和測試任務進行分層設計,從而保證中長跑運動教學更加科學、合理,保障大學生運動安全。首先,教師在設計訓練任務之前,需要對班級學生在中長跑運動方面的運動基礎、運動潛能進行調(diào)查。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是否具有跑步的興趣和習慣[2]。在大學之前是否接受過中長跑體育訓練,從而詳細掌握學生運動情況。之后,教師根據(jù)大學生所反饋的自身運動基礎情況,就教學任務、鍛煉任務和測試任務量進行明確。保證運動量設計合理,切實符合大學生健康運動與成長需求,確保大學生中長跑運動合理化。
2.2 優(yōu)化教學方法,重視鍛煉習慣培養(yǎng)
體育教師在針對普通大學生組織中長跑運動教學和訓練活動時,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規(guī)范大學生對中長跑運動形成正確思想認知,規(guī)范學生運動習慣,從而讓學生在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下,接受中長跑體育學習和鍛煉。首先,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根據(jù)中長跑運動項目,就運動方法和技巧進行專業(yè)化教導。比如說,教師要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讓學生就中長跑運動過程中,如何調(diào)整雙臂擺臂姿勢,控制步伐節(jié)奏,以及如何調(diào)整呼吸頻率,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從而保證大學生的中長跑運動更加規(guī)范。同時,教師需要加強學生中長跑運動習慣培養(yǎng)[3]。向?qū)W生滲透跑步運動對身體健康、身體塑形的好處,讓男生出于健身的目的,愛上中長跑運動,讓女生出于瘦身和塑形的目的,也建立起跑步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中長跑體育鍛煉當中,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3 加強體能素質(zhì)訓練,提高運動潛能
中長跑體育運動對普通大學生體能素質(zhì)具有嚴格的要求[4]。因此,為保證大學生運動健康與安全,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訓練和測試活動中,需要加強學生體能素質(zhì)培養(yǎng)。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為中長跑運動提供體能和動力支撐。首先,體育教師需要加強學生腿部力量訓練,通過下蹲和蹲起,訓練學生腿部肌肉強度。其次,加強學生心肺功能訓練,提高學生肺活量,從而保證學生在中長跑運動過程中,氧氣儲備充足,呼吸頻率均勻,保障學生運動安全。最后,在學生中長跑運動前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肌肉放松和踝關節(jié)活動訓練,有效避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機體損傷。
2.4 積極滲透心理教育,規(guī)范學生運動心理素質(zhì)
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長跑運動質(zhì)量[5]。因此,體育教師在組織普通大學生進行中長跑體育學習、訓練和測試時,需要加強學生心理教育。讓學生對體育運動形成正確的心理認知,掌握運動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保障學生在運動和測試的過程中,心態(tài)放松,這樣有助于呼吸平穩(wěn),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教師需要向?qū)W生滲透正確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心理暗示、自我鼓勵,調(diào)節(jié)呼吸頻率等方式,讓自己的心態(tài)平和下來,從而保證運動期間心理狀態(tài)從容淡定,運動水平獲得有效提升。同時,教師要向?qū)W生滲透正確的測試觀,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測試心態(tài),避免學生受心理因素干擾,而導致中長跑運動水平失常。
2.5 完善教學、鍛煉測試考核指標,方法體系
在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師需要貫徹健康體育教學理念,就教學、鍛煉和測試的考核體系進行完善與創(chuàng)新,保證評價、考核體系設計更加合理,從而健全大學生中長跑體育運動心理素質(zhì),激發(fā)內(nèi)在運動動力。首先,在考核指標方面,體育教師需要注重分層設計[6]。即根據(jù)不同學生個體運動基礎、潛能,設計不同區(qū)段的考核指標,從而保證考核結果與學生真實運動水平相適應。同時,體育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考核內(nèi)容,教師可以綜合學生中長跑課堂學習、日常鍛煉以及測試的過程中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考核和評價,保證評價結果更加全面。此外,教師需要側(cè)重于考核方法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自評、組評,完善考核體系。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大學教育領域,教育領域重點關注大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建設,體育所承載的學科作用十分顯著。中長跑運動作為大學體育課程重點內(nèi)容,同時也是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重要考核項目之一。為保證大學生中長跑運動環(huán)境安全,教師需要加強大學生運動期間的安全防控與管理,促使學生以健康的狀態(tài),接受中長跑運動學習、鍛煉和測試,全面提高大學生中長跑運動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楊桂其,史傳華,朱小軍,等.大學生體育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171,176.
[2] 王滿.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6):88-90.
[3] 李玉輝.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4):166-167.
[4] 劉金亮.大學生體育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分析[J].統(tǒng)計與管理,2015(2):169-170.
[5] 劉寶亮.論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安全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9):17-18.
[6] 陶夢.大學生余暇時間體育運動的風險管理研究[J].體育世界,2013(6):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