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剛
【摘要】車輛通行數(shù)量的劇增,使得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面臨的承載壓力空前增大。并且因為交通狀況日漸復雜,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市政道路工程出現(xiàn)病害的頻率也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幾種常見的病害,并就這些病害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處理措施,希望能為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病害;裂縫;腐蝕;沉降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持續(xù)增快,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激增,怎么在建設時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規(guī)避常見病害非常重要。另外,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投入使用時,總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易出現(xiàn)病害,讓人們的出行面臨安全隱患。所以,怎樣有效的預防及處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分析
1.1路面裂縫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最常見的病害便是路面出現(xiàn)裂縫問題,其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道路橋梁工程在設計方案中都會明確承載力范圍,如果道路橋梁路面長期超載運行,會加快道路橋梁路面老化,導致出現(xiàn)裂縫問題。并且,氣候與溫度的變化也會增加道路橋梁出現(xiàn)裂縫的幾率,一般情況下,我國的道路橋梁采用的材料是瀝青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由于道路橋梁路面使用瀝青混凝土的話,其承載力相對較高,路面的平整度相對較好,使用的壽命也會更長,有利于車輛行駛的穩(wěn)定、安全,然而,在鋪裝完瀝青混凝土路面之后,并不重視對其的養(yǎng)護管理,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混凝土的內外應力如果超出材料的承載極限的話,就會產生裂縫問題,嚴重影響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
1.2 剝蝕破壞
從一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當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普遍存在剝蝕破壞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表面出現(xiàn)破損的問題。從相關實際工程中可知,造成工程剝蝕破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分開來說,這些自然因素主要可以劃分成風化剝蝕、凍融剝蝕以及水質侵蝕三大類型。而這種剝蝕破壞會對道路橋梁工程構件的截面產生過大的應力,造成傷害。
1.3 道路橋梁地基不均勻沉降
道路橋梁地基不均勻沉降也是困擾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主要病害之一。誘因主要是設計不合理和施工不規(guī)范。一些設計人員并沒有事先深入現(xiàn)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就開始設計圖紙、規(guī)劃方案,使得圖紙中的施工技術與工程實際不相匹配,沒有進行相應的置換加固處理,最終導致出現(xiàn)道路橋梁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者施工單位不顧道路橋梁質量安全,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在實際施工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最終因工程材料不合格導致出現(xiàn)地基不均勻沉降。并且,當?shù)缆窐蛄旱鼗痪鶆虺两禃r可能會因路面承受力不均,引起路面開裂。
1.4 鋼筋腐蝕
鋼筋因其性質使然,在與混凝土結合運用時,比較容易生銹。鋼筋因其良好的穩(wěn)定性,是道路橋梁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料,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因為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腐蝕、生銹等狀況。
2、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
2.1 裂縫處理
市政道路橋梁裂縫的處理,一般常用到修補技術以及填充技術。裂縫修補技術主要包括表面修補法與裂縫填充法以及裂縫灌漿法等。而在這些裂縫處理方法中,表面修補法的應用最為普遍,能夠對那些鋪裝層中較淺的裂縫進行處理。而表面修補法就是利用環(huán)氧膠泥與水泥漿作為填充修復路面縫隙的材料,并通過應用油漆或瀝青來對其進行再次覆蓋,以達到對路橋表面的防腐保護,最后還應使用玻璃纖維布來進行表面的覆蓋,避免路橋表面受到自然環(huán)境的二次影響。裂縫填充技術實際上是裂縫修補技術的補充,其加固效果更明顯。這種技術當前普遍適用于裂縫嚴重的工程中。在實際使用中,施工人員首先應在出現(xiàn)裂縫的路面或橋面處,開挖縱深的溝槽;其次,應將水泥漿和環(huán)氧樹脂膠按照相關比例進行調配,將調配好的材料填充到裂縫中,以增加路橋表面的穩(wěn)定性;最后,施工人員還可以適當?shù)脑谔畛洳牧现?,添加一些具有良好防水功能的橡膠材料,以避免雨水天氣對路橋表面的裂縫造成不利影響。
2.2 不均勻沉降病害加固處理
通常,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道路橋梁工程出現(xiàn)的不均勻沉降的病害,進一步的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必須要有效的針對不均勻沉降問題進行加固處理。加固技術主要分為:粘貼外部、增加橫截面、改變道路橋梁整體結構等。在道路橋梁路面橋面外部進行黏貼覆蓋的時候要有效的應用環(huán)氧樹脂粘合劑把玻璃鋼和其外部進行粘合,這樣可以有效的做到整體覆蓋的效果,進而提高道路橋梁的承載力;應用增加截面積的方法可以加強道路橋梁結構的穩(wěn)固性,并且有利于提高道路橋梁的安全性與實效性。
2.3 鋼筋銹蝕問題處理
當鋼筋裸露在空氣中時,因為失去了混凝土的保護作用,就極易與氧氣產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氧化物,減弱鋼結構的硬度與韌性。因此,施工人員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時,應重點加強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確保混凝土的質量,進而為鋼筋提供良好的保護。在實際施工中,可以適當?shù)脑黾訚仓炷恋暮穸?,以便為鋼筋提供更好的保護。還可以通過在混凝土的表面依次涂刷覆蓋層、封閉層以及砂漿層等來對混凝土實施保護。同時還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改變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實現(xiàn)對混凝土密度的改良,比如可以適當?shù)南蚧炷翑嚢璨牧现刑砑右恍┑V渣與煤灰粉等,以達到增加混凝土滲透性的目的。最后,施工人員還應加強對混凝土施工過程的控制。避免在利用混凝土施工時,出現(xiàn)混凝土裂縫的問題。
2.4 加強日常養(yǎng)護
施工人員還應重視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日常維護工作。首先,應在初步完成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后,與交通部門進行溝通,做好交通管制,避免通行車量碾壓路橋表面造成表面損壞;其次,施工企業(yè)還應對初步完工的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進行抗震、裂紋等相關試驗,確保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各項性能能夠滿足通行車輛的承載力要求。一旦在檢測中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進行處理,確保投入使用的道路橋梁質量符合相關要求;最后,施工人員還應根據(jù)道路橋梁的實際承載能力,對道路橋梁的承載進行要求,避免因承載力超出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能力而導致的質量問題。
總之,在實際的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極易發(fā)生裂痕、鋼筋銹蝕、沉降等病害,為了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質量,保障人們通行安全,應加大病害管理力度,并采用適當?shù)募夹g措施進行處理,才能更好的保障市政道路橋梁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朱少亮.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631-631.
[2]王敏.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四川泥,2015,(10):336-336,339.
作者簡介:
唐永剛,1975年6月出生,男,土家族,湖北巴東人,項目經理,工程師,就職于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是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