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教育領域使用學習管理系統(tǒng)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成為一種必然選擇。混合學習由于結合了線上線下的優(yōu)勢,活動類型更為豐富,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參與度。探索如何利用藍墨云班課這款學習管理軟件提升學生在情感、行為和認知方面的參與度,為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下參與度的活動設計提供有益參考。
[關 鍵 詞] 混合式學習; LMS; 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3-0008-02
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為英語學習者帶來了福音,為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提供了教學改革的新思路。隨著移動端LMS(教學管理系統(tǒng))在教學中的應用,藍墨云班課、雨課堂、云課堂的出現(xiàn)為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為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信息及時反饋,為教與學的連接搭建了各種學習活動支架(支鳳寧,2016)。以藍墨云班課為例,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建學習資源,課前教師和學生通過對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的共同診斷,共同制訂學習目標,有利于師生在實現(xiàn)英語應用能力教學總體目標上達成共識,解決了教師教學認知目標與實際教學目標的脫節(jié)問題。面對基礎水平的差異,教師在建設云班課教學資源時可將資源分層設置,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在課下學習。同時云班課的數(shù)據(jù)功能對學習行為的記錄,保證了學生學習過程的即時診斷和評價,為師生的活動設計提供即時反饋參考。移動信息技術對學習空間的擴展讓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線上與線下學習深度融合為特征的混合式學習大受歡迎,混合學習也因為結合了傳統(tǒng)面授和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詹澤慧 李曉華,2009)。
學習參與度被認為是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核心指標(羅曉燕、陳潔瑜,2007;Jared Stein,Charles R.Graham,2014)。研究表明,教學活動中采用不同類型的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Jared Stein,Charles R.Graham,2014)。一方面,學生在線主動學習的參與度普遍較低,很少參與互動(黃慧,2017);另一方面,學生對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普遍持歡迎態(tài)度,但相當一部分院校在推動多媒體教學、師生互動教學、組織英語課外活動等方面操作度不高,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劉黛琳,2009)。因此,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擬探索利用藍墨云班課這款LMS對英語聽說課進行學習管理,引導學生在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有效互動,為提高學習參與度提供有益參考。
一、學習參與度概念
20世紀90年代,學習參與度在聯(lián)邦資助研究項目中被首次使用。從此以后,學者們便開始研究其概念內涵和維度。有學者把學習參與度定義為學生在其學業(yè)成績中所付出的心理投入(Roth,Damico 1996)并提出學習參與度在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兩個維度展開。目前學界普遍認可的是學習參與度的三維度,即情感參與、認知參與及行為參與。該概念在2000年由Fritschner提出。
本研究使用Fritschner提出的學習參與度概念。包括三個維度,即情感、認知和行為。其中,情感參與是指學生在校時的各種情感情緒體驗,如興趣、厭倦或焦慮等。認知參與是指在學習上的投入及學習處理深度或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行為參與是指不斷努力,課堂出勤,完成作業(yè)及其他學業(yè)相關的行為(Fritschner,2000)。
二、利用LMS提升學習參與度的實踐
LMS即學習管理系統(tǒng),既可以對學習的課程進行管理,又可以對學習者進行管理??蓪崿F(xiàn)學習過程的跟蹤和記錄,進行一系列互動,以藍墨云班課這款學習管理系統(tǒng)為例,課前教師可通過學習平臺發(fā)布教學資源、學習目標、學習要求及預習指導,課程進度及課程考核要求,利用投票問卷了解學生需求、學習興趣,利用心意功能建立情感紐帶,優(yōu)化學生學習情感體驗,適當調整課程內容及活動安排。課堂上教師可通過簽到考查學生出勤情況,利用作業(yè)功能檢查學生的學習產出,利用在線測試了解學生知識運用情況,運用頭腦風暴功能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及時評價和反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教師通過學習平臺的上述各項功能展開線上線下的不同類型的互動,實現(xiàn)課堂內外學習活動全程監(jiān)測的形成性評價,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三、利用LMS提升學習參與度的途徑
借助以激勵、互動、反饋、評價為特征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藍墨云班課,教師可利用其各項功能提升學生在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參與度,從而提升師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一)云班課主要功能
藍墨云班課通過教師創(chuàng)建班課,學生加入班課。教師發(fā)起投票問卷,點名簽到,討論答疑,頭腦風暴,即時測試,發(fā)送通知,推送資源等活動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有效互動。
(二)利用云班課提升學習參與度的有效途徑
基于云班課的上述功能,教師可通過下列途徑進行各種類型的互動,以提升學習參與度。(見下表)
(三)云班課功能使用調查問卷
在被問及哪種云班課功能用的多時,40名教師的問卷結果顯示如下:大家最多使用簽到(85%)與學生互動,其次是頭腦風暴(24%)和小組作業(yè)(23%),再次是測試(22%)。而能夠使學生得到情感激勵的送心意功能未能引起大家重視(4%),這說明教師更多的關注與學生的行為參與活動和認知參與活動,情感參與活動互動不足。(見下圖)
四、總結
學習參與度是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的核心指標,教學活動中采用不同類型的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但實際上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并不高,學生同時期待課堂進行互動的愿望并沒有被滿足。借助藍墨云班課這款學習管理系統(tǒng)的各項功能,能夠實現(xiàn)學生在情感、行為及認知方面有較多的參與。但是問卷顯示,情感參與相關的功能如投票問卷及送心意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情感參與是行為參與和認知參與的基礎(Jared Stein,Charles R.Graham,2014)。
參考文獻:
[1]Fritschner,L.Inside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 classroom:Faculty and students differ on the meaning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0(71):342-346.
[2]Jared Stein, harles R.Graham.Essentials for Blended Learning[M].ROUTLEDGE,2014.
[3]劉黛琳,張劍宇.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改革思路[J].中國外語,2009(11):77-83.
[4]詹澤慧,李曉華,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09(12):1-5.
[5]支鳳寧.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英語聽說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新一代,2016(8):10-11.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