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杰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的品行,而這種寶貴的品質與紅色文化體現(xiàn)出的精神內涵一致,因此,小學要大力建設紅色文化。本文對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概述,討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的必要性,并分析如何在紅色文化的作用下開展德育教學,希望高校德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紅色文化;學校;德育
當前的小學生在和諧社會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著,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師學習,但是小學生也普遍存在不求上進、虛榮心強、意志力薄弱等性格特點,殊不知,這些都是革命烈士用鮮血的生命換來的。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需要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挖掘其中的紅色文化,進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本文以鄂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為例,分析如何利用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學。
一、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
紅色文化源于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無數(shù)的共產黨員、革命戰(zhàn)士和先進知識分子為國家的統(tǒng)一和建設形成的先進文化,其中飽含著革命精神,包括了“五四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
具體說來,五四運動由學生發(fā)起,并且青年學生發(fā)揮了先鋒作用,是國家救亡圖存的重要力量。再如改革開放精神,其中不同身份的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為當前我國的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的必要性
“紅色文化”中蘊涵著“紅色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載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念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德育教學,還要利用課文知識宣傳紅色文化,讓學生感悟其中的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紅色文化也永不褪色,小學生會樹立愛國思想,具備法治觀念和創(chuàng)新思想,形成樂觀的心態(tài),因此需要小學生去繼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精神。比如學??梢詭ьI學生觀看《小兵張嘎》《雞毛信》等影片,學生就會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中正能量,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當前的小學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精神,雖然部分小學已經利用講座、觀看電影大力宣揚紅色文化,但是效果并不顯著,很多小學生沉迷網絡,誤以為打打殺殺就是英雄,還有的小學生把娛樂界偶像當英雄,崇拜其臺上的風光,迫切需要通過紅色文化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如何在紅色文化的作用下開展德育教學
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愛家、奮發(fā)向上、團結友愛、求實創(chuàng)新等思想,在語文學習中,需要讓小學生具備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學習革命烈士的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精神,進而讓小學生把這些精神發(fā)揚光大,在學習和生活中體現(xiàn),提升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借助“紅色文化”開展德育教育也是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突出教師主導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既有諸多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也不乏抗戰(zhàn)時期和建國初期展現(xiàn)出對祖國的熱愛。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借此傳承紅色品德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文知識。理解課比如學習三年級上冊課文《盧溝橋的獅子》時,這篇課文主要借助盧溝橋的獅子映射出盧溝橋事變,展示出華夏兒女經過流血犧牲、艱苦抗戰(zhàn),終于贏得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的故事。而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天安門升旗的視頻和盧溝橋事變中珍貴的影響資料,并詢問學生的感受。在接下來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帶領學生熟讀課文,更要讓學生在閱讀中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在最后的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通過五星紅旗激發(fā)出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并且在多媒體中播放孫楠的《五星紅旗》,引導全班學生的合唱,進而達到德育教學的效果。此外,教師還要組織班級學生開展“紅色文化”建設,鼓勵大家參與其中。教師可以在班級板報墻上為學生開辟《紅色資源專欄》,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粘貼紅色圖片和書寫板報,介紹相關的故事和人物,使學生思想受到熏陶。
(二)強化學生主體性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始終讓學生居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而紅色教育同樣要善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更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生活。比如學習三年級上冊課文《盧溝橋的獅子》,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把抗日戰(zhàn)爭中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受到精神的洗禮。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受紅色文化,學??梢蚤_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發(fā)揚紅色文化的主力軍。學??梢栽谇嗄旯?jié)、建軍節(jié)和國慶節(jié)之際,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旅游基地,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風云兒女》等紅色電影。而舉辦紅歌演唱和演講比賽過程中,需要學生自己收集紅歌,查閱“紅色文化”資料,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加深感悟,體會“紅色文化”的精神實質、在多種活動中重溫歷史,使學生的思想觀念發(fā)生變化,進而更加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中,不僅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通過學校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紅色文化”教育,使小學生具備愛國思想和集體主義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紅色文化儼然成為教育工作者進行德育的有力武器,而學生也會實現(xiàn)思想的轉變。因此,必須把“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體系中,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祖國的信念,為國家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東.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優(yōu)化學校德育工作[J].教育革新,2017(4).
[2]楊彥峰.利用會寧本土紅色資源開展班級德育工作[J].中學教學參考,2017(6):91-91.
[3]胡玉萍.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優(yōu)勢 ?推進職業(yè)院校德育工作——以百色市財經職業(yè)技術學校為例[J].廣西教育,2016(4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