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 王洪旗 孫曦 龔一竹 劉慶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繼病毒性肝炎之后又一嚴重影響我國人們健康的肝臟疾病,目前國內(nèi)外對其具體用藥方案尚未明確[1]。水飛薊賓是一種具有較強保肝作用的新型黃酮類化合物[2]。多烯磷脂酰膽堿是肝病輔助治療藥,臨床應用效果較為顯著[3]。本文通過選擇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水飛薊賓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具體內(nèi)容報道如下。
選擇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年齡在18歲以上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自身免疫性肝病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根據(jù)其入院順序經(jīng)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150例患者中,男性9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齡為(55.8±4.2)歲,平均病程為(1.4±0.3)年;對照組150例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齡為(55.2±4.3)歲,平均病程為(1.3±0.3)年。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基礎(chǔ)治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督促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減少糖、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等攝入量;協(xié)助其控制體質(zhì)量,縮小腰圍,如采用增加膳食纖維、進行適當有氧運動等方式;糾正胰島素抵抗,調(diào)節(jié)代謝紊亂;規(guī)避使用肝毒性藥物;保護肝功能,防治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對照組:給予患者多烯磷脂酰膽堿(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10)進行治療,口服,開始時用藥劑量為,556 mg/次,3次/d。待癥狀有所緩解時,維持劑量為3次/d,1粒/次。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水飛薊賓(天津天士力圣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99)進行治療,口服,70~14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①療效對比: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肝功能、血脂等指標水平恢復正常;顯效:B超顯示脂肪肝改變下降2個級別以上,TG下降≥30% 或TC下降≥20%;肝酶下降≥50% 或恢復正常。③有效: 臨床表現(xiàn)明顯好轉(zhuǎn),B超顯示脂肪肝改變至少下降1~2個級別;TG下降≥30% 或TC下降≥10%;肝酶下降≥50%或恢復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指標者。②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對比:采用 PUZS-3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的AST、ALT、TC、TG水平進行測定。③炎癥因子水平對比:于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進行檢測,其中,hs-CRP含量經(jīng)比色法檢測,TNF-α、IL-6水平經(jīng)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治療后,研究組150例患者中治愈者有52例,占34.67%;顯效者58例,占38.67%;有效者26例,占17.33%;無效者14例,占9.33%;總治療有效率為90.67%(136/150)。對照組150例患者中治愈者有34例,占22.67%;顯效者50例,占33.33%;有效者23例,占15.33%;無效者43例,占28.67%;總治療有效率為71.33%(107/150)。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ST、ALT、TC、TG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比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三、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比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AST、ALT、TC、TG水平變化對比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如不給予積極的治療措施,可導致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纖維化肝功能衰竭、肝細胞癌等不良后果,還可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4-5]。因此亟需積極尋找高效、安全的治療措施。本文通過將水飛薊賓與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應用,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的總治療有效率90.67%(136/150)顯著高于對照組71.33%(107/150)(P<0.05),表明,水飛薊賓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顯著。
高脂血癥、腹型肥胖、空腹高血糖、空腹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險因素[6]。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ST、ALT、TC、TG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比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水飛薊賓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有文獻表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存在明顯的炎癥反應[7]。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比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水飛薊賓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可有效調(diào)節(ji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與上述學者研究結(jié)果相似。
綜上所述,水飛薊賓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顯著,該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調(diào)節(jié)其血脂水平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