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中 學
(周口協(xié)和骨科醫(yī)院脊柱一科 周口 466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為常見骨科疾病,主要由腰椎間盤髓核退行性改變,從破裂纖維環(huán)處突出,刺激或壓迫相鄰脊神經根,引起腰部或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為LDH治療標準術式,可減輕患者疼痛,促進腰椎功能恢復,但切口大,易損傷椎旁組織,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1]。本研究旨在探究椎間孔鏡下BEIS術對單節(jié)段單側LDH患者術后康復及ODI評分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單節(jié)段單側LDH患者82例,按手術方法分組,各41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2.65±5.84)歲;病程8~37個月,平均病程(22.46±4.18)個月;突出節(jié)段:L3-4節(jié)段6例,L4-5節(jié)段20例,L5-S1節(jié)段15例。觀察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3.07±6.16)歲;病程9~37個月,平均病程(22.71±3.85)個月;突出節(jié)段:L3-4節(jié)段6例,L4-5節(jié)段20例,L5-S1節(jié)段15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患者側下肢肌力減退;單側下肢放射痛;病程≥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排除標準:腰椎滑脫>Ⅰ度;腰椎不穩(wěn)所致腰腿疼痛。
1.2.1對照組
行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全身麻醉,取俯臥位,C臂機下明確突出節(jié)段,做后正中切口,長5cm左右,切開皮下脂肪組織、深筋膜,剝離骶脊肌,咬除部分椎板,去除黃韌帶,顯露神經根、硬脊膜囊,牽開硬脊膜及神經根,顯露病變椎間盤,切開后縱韌帶、纖維環(huán),摘除病變髓核,清除殘留的髓核組織。松解神經根,探查神經根周圍是否殘留髓核。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徹底止血,放置引流管,常規(guī)縫合包扎。
1.2.2觀察組
行椎間孔鏡下BEIS術,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取俯臥位,采用德國Joinmax椎間孔鏡系統(tǒng)及射頻消融系統(tǒng),C臂機引導下放置穿刺針,確認針尖到達同側下位椎體后上緣與上關節(jié)突尖部的中點,放置直徑7.5mm工作通道及內窺鏡,摘除髓核,探查神經根,去除突出髓核組織,暴露神經根、黃韌帶、后縱韌帶,消融殘留髓核組織,行纖維環(huán)成形,確認神經根徹底減壓,移除工作通道,縫合切口。兩組術后佩戴腰圍30d,床上抬腿200次/d,3個月內盡量不劇烈活動。
(1)手術情況(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下地活動時間);(2)采用VAS評分、ODI評分評估對比術前、術后6個月兩組腰椎功能[2],VAS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ODI評分越低,功能障礙越輕。
觀察組切口長度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較對照組少,下地活動時間較對照組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切口長度(cm)術中出血量(ml)下地活動時間(d)觀察組410.68±0.4412.67±4.951.72±0.69對照組414.86±0.6251.36±3.884.25±1.48t-35.20539.3899.921P-0.0000.0000.000
術前、術后6個月兩組VAS評分、OD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兩組VAS評分、ODI評分較術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ODI評分術前術后6個月tPVAS評分術前術后6個月tP觀察組4146.92±10.854.21±1.1725.0600.0007.42±1.351.48±0.7624.5510.000對照組4147.23±11.464.38±1.2223.8070.0007.61±1.441.64±0.8123.1370.000t-0.1260.644--0.6160.922--P-0.9000.521--0.5390.359--
LDH主要由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腰椎損傷、腰骶先天異常等引起,會造成腰部、下肢疼痛,若馬尾神經受到壓迫,可引起大小便障礙。推拿、按摩、牽引等保守治療可緩解LDH患者臨床癥狀,但部分未能達到理想效果,需行手術治療。
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通過咬除椎板,摘除病變的髓核組織,充分減壓,從而減輕神經壓迫。但研究顯示,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會嚴重損傷椎旁肌肉,破壞脊柱穩(wěn)定性[3]。椎間孔鏡下BEIS術有以下優(yōu)點:(1)椎間孔鏡的放置僅需微小切口,對椎旁韌帶及肌肉組織損傷較輕,利于減少術中出血;(2)術中可通過射頻消融系統(tǒng)快速止血,射頻消融可損壞椎間盤內神經受體,減少痛覺神經末梢,有利于減輕患者疼痛;(3)椎間孔鏡下BEIS術采用局部麻醉,對全身影響較小,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鞏陳等[4]報道顯示,與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相比,椎間孔鏡下BEIS術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LDH,術后出血少,住院時間較短。本研究顯示,術后6個月兩組VAS評分、ODI評分較術前低(P<0.05);術后6個月兩組VAS評分、OD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與椎間孔鏡下BEIS術均可有效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LDH;觀察組切口長度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低,下地活動時間較對照組早(P<0.05),說明椎間孔鏡下BEIS術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LDH患者,手術切口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較快。
綜上所述,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與椎間孔鏡下BEIS術均可有效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LDH。單椎間孔鏡下BEIS術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LDH,手術切口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