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會
摘 要:寄宿學校的學生遠離父母,教師要格外注意學生的生活情況。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實行人性化管理措施,從而制定相關的學習和生活管理制度。本文主要研究了寄宿學校對學困生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農村寄宿學校的管理質量。
關鍵詞:農村寄宿;學困生;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5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46
農村的教育質量是人們關注的對象,雖然農村教育事業(yè)一直在不斷地建設中,但是由于受到農村地理環(huán)境和設施的限制,農村的教育質量還是低于城市的教育質量。農村的寄宿學校也非常多,因為大部分的農村家長為了外出打工,都會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寄宿學校[1]。所以,寄宿學校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將會影響到學生成長。在寄宿學校里,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還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所以,農村的寄宿學校與普通學校相比,管理會更加復雜。農村寄宿學校對學困生的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班主任管理
在寄宿學校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班主任在學習和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由于條件的限制,農村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在管理方面要多下功夫。在學習方面,班主任要為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規(guī)定課堂紀律,還要及時與各科教師進行溝通,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生活方面,寄宿學校相當于學生的另一個家,學生的心理活動也會發(fā)生變化。而且在寄宿學校,學生非常缺乏家庭教育,班主任也要隨時扮演好家長的角色,隨時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切不能以學生成績來區(qū)分學生,這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可能很難估計到每位學生,可以在班級里選出一位具有責任心的班長,共同管理這個班級。
二、多元化的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好學生的信息系統(tǒng),了解好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更好地管理。信息留存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家庭情況[2]。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聯(lián)系方式,有特殊的情況時,可以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班主任和教師要隨時翻看這些檔案,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管理。寄宿學校構建師生溝通制度,教師要耐心地聆聽學生,因為遠離父母,學生能求助的只有教師。針對學習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教師可以建立一個成績檔案,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將情況及時告知學生的父母。在生活上要及時給學生一些心理疏導,并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能夠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三、拓展多元的校園文化
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在寄宿學校里,如果每天都生活在一種緊張的校園環(huán)境里,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校園文化能夠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一種溫暖的學習氛圍里,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在寄宿學校中,結對是非常有效的一種管理方式。例如,在學習上的結對,學習好的學生與學習差的學生進行結對,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成長[3]。寄宿學校的管理不僅僅在學習上,還有生活上。生活上的結對,主要是指師生之間的結對。對于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要有專屬的教師關注學生的心理并進行疏導,包括開展一些才藝活動,鍛煉到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還可以將這類展示發(fā)給在外的父母,將思念融于表演中,讓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長為自己感覺到驕傲。
四、多元的教育手段
學生的教育包括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多元的教育手段能夠為學生塑造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教育涉及很多的方面,首先是正面教育,采用積極的案例,告訴學生什么事情是正確的,從正向案例中學習到良好的思想品格,有助于學生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多接觸這些正向的案例,非常有助于學生的成長[4]。其次是關愛教育,學生遠離父母,心理會相對脆弱,教師要使學生能夠在學校里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學生知道有人在關心自己,愛護自己,從而不會再孤單。在愛和溫暖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學生,也會對世界充滿愛。最后是自控教育,雖然教師能夠關注學生,但無法時時刻刻關心學生,且學生多教師少,教師無法個個兼顧。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讓學生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行為。
五、結語
寄宿學校的學習管理相對比較麻煩,不僅涉及學生學習情況的管理,還有學生心理健康的管理[5]。管理制度很多,但是每個學校還是要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狀況,采取合適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提高寄宿學校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郝杰.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管理[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8(z1):17.
[2]袁桂林.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小學管理,2009(6):1.
[3]周楠楠.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2):104.
[4]孫戰(zhàn)民,陳鵬.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J].教學與管理,2006(7):17.
[5]楊曉紅.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基于咸安區(qū)農村寄宿制初中學生管理的問卷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秦長會(1966.10—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學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