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峰
摘 要:學生喜歡“玩”,但“學”又不可被忽視。如何將“學”與“玩”結合卻又不偏向于“玩”;如何才能讓二者相輔相成、互為推力;如何讓剛步入小學的學生打開新知識的大門,為整個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幫助學生形成對世界、知識的初步認識,這些對一名小學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面對新時期新要求,教師要把握好“玩”與“學”的教學結合,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玩”;“學”;課堂設計;教學方式;課后安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2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0-0054-02
小學生天性好玩,怎樣在課堂中把“玩”與“學”結合起來,是當代教師需要考慮并且進行運用的教學方式。
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增長知識,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迎合學生的興趣去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課程的巧妙設計,讓學生通過游戲、小故事、自己動手操作等方式學習到新的知識,讓課堂學習輕松而不失目標,生動而略顯嚴肅。
教師要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主動思考、主動尋找答案、主動學習的習慣,讓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比如《村居》一詩,學生們在課堂中可以學習整首詩的字詞、意思。而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課外去研究紙鳶的結構、原理,以及理解為何“忙趁東風放紙鳶”。甚至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收集材料,帶領學生一同制作紙鳶并且在有風的時候放飛紙鳶,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新的知識,不局限于課本知識。
本文所說的“玩”是以學習知識為前提,并非放開手腳盲目地讓學生去玩,要通過一定的目的、預測、針對性,提高學生知識學習效率。那么,我們?nèi)绾握嬲龅阶寣W生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增長知識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所謂的新穎就是不拘泥于課本知識,靈活就是課堂教學靈活多變,同時要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皩W習起源于思考,思考源于疑惑”,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思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與我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基本要求不謀而合。
甘肅省環(huán)縣紅星小學每學期都會組織教師進行公開課教學,一次聽的一節(jié)公開課對我影響頗深。公開課的題目叫作《坐井觀天》,講述一個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我在很久之前就給我的學生們講過這個故事,他們對此不甚上心。本以為公開課主講老師會以我之前的方式開場,但是老師一開口就吸引了我。
他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動畫片里的小角色么?大家在玩過家家的時候都扮演過哪些角色呢?”等到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完之后,老師又說道:“看樣子大家都很喜歡看動畫片,那么肯定也扮演過里面的角色,今天給大家一個表演的機會,咱們把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編成一部動畫片好不好?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一篇寓言故事——《坐井觀天》,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p>
接著,老師告訴大家要想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必須選一個導演來指導大家表演,并且讓學生們投票選舉。作為數(shù)學老師的我有幸成為呼聲最高的那一個,也承擔了不小的壓力。最后是表演者的選擇,老師讓學生們毛遂自薦,也可以同學之間相互推薦,學生的興趣異常濃厚??梢哉f,學生們十分熱衷于表演,一聽說自己要當表演者,一個個興奮得不得了,有的甚至已經(jīng)激動地站了起來,有的高高地舉著小手,讓我選他當小演員,課堂氣氛活躍極了,但是又不顯得混亂。
選好演員之后又聽見老師說道:“同學們,想要扮演好今天的角色,就得先把課文讀熟,我們在表演前先要知道《坐井觀天》中有哪些動物,如果你來演這些動物你打算用他們原本的對話呢,還是準備用自己的話去說?這些都要了解得清楚明白。下面請我們的小演員們認真讀課文,要讀得生動且富有感情。誰讀得最有感情,誰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边@樣,學生們讀書的積極性就真正被調(diào)動起來了。因為基礎打得好,在后面的模擬環(huán)節(jié),我也是非常的輕松,甚至有些地方還要小演員們來提醒我,小演員們演得有聲有色,所有的聽課老師看得更是津津有味。這堂課于我于學生于其他聽課老師都是有益的,學生們“玩好了”“學到了”,老師們也得到了啟發(fā),在今后的教學中也有了一定的思路。學生們對語文課堂的印象不再是枯燥、無味,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同學們自己制作了各種表演所需的小道具)。他們積極動腦、加動作、改臺詞,以課文為基礎,又有所創(chuàng)新,使整堂課的氛圍活潑而生動。這種“劇情模擬表演”的教學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堂公開課無疑是成功且超預期的。
所謂的教學方式大致包括游戲式、表演式、互動式、比賽式、畫畫式等,教師通過迎合學生的天性進行巧妙設計,使課堂變得趣味十足。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天性,同時將知識隱藏其中,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新的知識,在玩耍中增長知識、見識,增強動手、動嘴、動腦能力。
上述《坐井觀天》表演式教學證明,“表演式”的教學方式是正確可取的?!坝螒蚴健钡慕虒W與金山打字上自帶的小游戲“打地鼠”“摘蘋果”等有些相似,但在實際操作中又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教師要把握這些不可控并且運用這一方式在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效果,需要在課前很好地預測、設計,在課堂中完美把控、靈活應變,在課后及時跟進,進行反饋、改進。
“互動式”教學分為主題探討式互動、歸納問題式互動、案例分析式互動、多維思辨式互動。在小學課堂中運用最多的主要是歸納問題式互動和案例分析式互動,主題探討式互動和多維思辨式互動在課堂中也有所涉及?;邮浇虒W的靈魂便是“問題”,其以問題為引子,讓學生們在課堂中討論,發(fā)表看法。這種教學方式主題明確、條理清晰、探討深入(低年級的學生思維方式、知識儲備等有限,在這一條無法實現(xiàn),但是教師選擇引導式教學,可幫助他們接觸這類知識,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作知識儲備),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但缺點是組織難度大,學生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限(年紀、知識、經(jīng)歷有限),往往會使整個教學過程略顯淺顯,但是也會給學生們帶來一定的效果。
“比賽式”教學是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而設計出來的。小學生天性愛玩,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設計了“游戲式”教學,設計了“玩”與“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喜歡比較,我們便設計“比賽式”教學,教師根據(jù)教材特點,開展小型的學習比賽,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比如朗讀比賽、書法比賽、詞語造句比賽等都是小學生十分喜歡且學習知識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比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再輔助以獎勵,會使學習的氛圍更熱烈,效果更好。但是此賽事教學有一個弊端:如果把控不好,加上教師會給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獎勵一朵小紅花或者一定的實物獎勵(文具、筆記本等),這有可能使學生們產(chǎn)生虛榮心理,出現(xiàn)惡性競爭的情況。
“畫畫式”教學最為有趣。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我便采用了這種方法。在學習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畫出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并且畫出小蝌蚪遇到的其他動物的形狀,之后再與小蝌蚪做比較,發(fā)現(xiàn)差距。這樣讓學生們不僅了解了小蝌蚪的成長過程,還間接地發(fā)現(xiàn)了生物間的差距,而且學生從形形色色的畫中、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知識也是極有意思的。學生做了他們喜歡做的事,而且又對知識進行了鞏固,使枯燥的語文課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起來。
學生喜歡“玩”,但“學”又不可被忽視,如何把“學”與“玩”結合卻又不偏向于“玩”,如何才能讓二者相輔相成,互為推力,這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zhàn)。課后清查是針對小學生的粗心、大意而專門設計的稍顯嚴厲的教學手段,強調(diào)的是“學”,是課后的督促與監(jiān)察。
小學生從家庭環(huán)境步入學校,約束的氛圍會讓其略感不適,同時新知識的學習也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趣。很大一部分學生剛接觸拼音、文字難免會粗心,會出現(xiàn)錯誤,會有書寫偏差(字體結構、筆畫書寫不對),而且作業(yè)做完之后,從不檢查(從未培養(yǎng)過這一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強調(diào)書寫規(guī)范,并要求學生們書寫的時候?qū)懙寐?、工整些,同時對書寫不工整、錯誤較多的學生一律要求其重新做,還應要求學生們寫完之后一定要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一方式成效不佳,學生們在書寫方面確實有了一定進步,但是錯題還是很多,尤其是在字體結構與筆畫順序這塊,顯得有些隨心所欲。大部分學生出錯的原因是粗心、做完作業(yè)不檢查,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書寫不認真,對老師讓他重新做的做法,產(chǎn)生抵觸情緒。所以我在班級里面宣布了這樣一條規(guī)矩:如果以后的作業(yè)連續(xù)三次得“優(yōu)”,老師就給他獎勵。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做完作業(yè)開始仔細檢查,從他們的作業(yè)中就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進步。但是又出現(xiàn)一些學生面對錯誤不改正,甚至干脆不交作業(yè)的情況。
對此,我與學習委員配合清查出這一部分學生,但是并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和他們一起對作業(yè)中的錯誤一一進行了改正,對不清楚的易錯筆畫順序進行了糾正,同時倡導全班同學進行互幫互助,幫助學困生改變學習習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眲倓偛饺胄W的學生剛打開新知識的大門,小學是整個學習生涯的關鍵,是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步形成時期,是對世界、知識的初步認識時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任重而道遠,面對新時期新要求,應把握好“玩”與“學”的結合,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和語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對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論”的質(zhì)疑[J].教育研究,2004(1):55-60.
[2]李志厚.通過有效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J].教育導刊(上半月刊),2004(17):35-37.
[3]楊春梅,席巧娟.課程與教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4]王小璠,趙紅茹.基礎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