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馨,梁天才,杜 江,李 浩,彭顯月,李永忠,梁國標,沈 宏
(1.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貴州遵義 563000;2.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超聲科,四川成都 610000;3.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 610000)
女性尿道憩室是女性較罕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癥狀和表現多不太典型,容易被忽視和誤診。自2008年至今我們共收治女性尿道憩室8例,均使用水氣合劑超聲造影確診并通過手術治療獲得完全治愈。本文對女性尿道憩室的臨床特點、診斷和手術治療方法進行討論,并進行相關文獻復習。
1.1 一般資料本組8例女性患者,年齡33~50歲,平均42歲,病程4 d~30年。臨床表現有排尿后尿道口漏尿(4例)、腹壓增加和行走時偶有漏尿(2例)、尿頻尿急尿痛(2例)、尿道口流膿(2例)、尿道口占位(1例)、會陰部疼痛(1例),合并尿路感染2例。體格檢查發(fā)現:陰道前壁均觸及囊性占位,2~5 cm不等,擠壓時均有液體從尿道外口流出,其中1例觸痛。入院前6例被誤診,分別診斷為尿失禁、泌尿系感染、尿道旁腺囊腫、尿道口囊腫和尿道旁膿腫。
1.2 診斷方法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體格檢查,采用通過陰道B超引導下尿道注水、注氣造影確診為尿道憩室,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取截石位,會陰消毒鋪巾。細導尿管插入尿道,陰道插入超聲探頭。50 mL注射器抽取水和空氣的混合液沿導尿管注入尿道,超聲可見水和氣泡經尿道憩室口進入憩室(圖1)。
1.3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均行經陰道尿道憩室切除術。在陰道前壁近囊腫處倒U形切口切開陰道前壁,切開尿道球海綿體肌,分離尿道和憩室,切除憩室,憩室尿道開口處可吸收線縫扎。術中尋找并縫扎憩室口是關鍵,如難以發(fā)現憩室口時,在切除憩室后,可經導尿管向尿道內注水,此時可見水從憩室口噴出,此時再對憩室口予以精確縫扎,之后縫合各層至陰道前壁(圖2)。術后病理均確診為憩室。
圖1 超聲顯示注入的水和氣泡經尿道憩室口進入憩室
圖2 尿道憩室術前、術中及術后所見
A:術前;B:術中切開陰道前壁及憩室壁,經導尿管向尿道內注水,可見水從憩室口噴出;C:術后。
8例患者手術均獲得成功,術后1 d進食,術后7 d拔除導尿管,拔管后未再出現尿道口腫脹和漏尿。隨訪1~2年憩室均無復發(fā),也未見并發(fā)癥發(fā)生。
尿道憩室是指位于尿道周圍并與尿道相通的囊性病變,在普通人群中發(fā)病率約為3%[1]。多發(fā)生于30~70歲女性,目前該病按病因可分為:①先天性尿道憩室:泌尿生殖竇結合處胚胎期鏈接不完善;胚胎期苗勒管、中腎管退化不全;②后天性尿道憩室:反復尿道感染引起尿道旁腺開口擴張;尿道旁囊腫擴大旁破壞尿道壁;醫(yī)源性檢查治療損傷尿道;分娩時尿道損傷。在解剖上,先天性尿道憩室,憩室壁一般都有完整的尿道肌層組織,而后天性尿道憩室一般無尿道肌層組織[2-3]。
尿道憩室由于部位隱蔽、臨床表現多樣且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診。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失禁和尿潴留等非特異性癥狀;極少數患者有典型癥狀,即尿道憩室三聯癥:排尿困難、性交困難以及排尿后淋漓不盡感[4]。本組資料中尿道憩室的三聯征也不明顯,其中一半患者存在排尿后尿道口漏尿的癥狀,這也是女性尿道憩室的典型癥狀,對此類患者需高度警惕本病。尿道憩室常引起女性反復的泌尿系感染,本組患者中亦有2例合并泌尿系感染,對于長期反復發(fā)生泌尿系感染的女性患者而病因未明時,應考慮本病。本組資料中2例表現為下尿路癥狀:尿頻、尿急、尿痛,雖然不是女性尿道憩室的典型癥狀,但有研究發(fā)現在持續(xù)性下尿路癥狀的患者中尿道憩室的發(fā)病率高達40%[1]。提示反復存在的尿頻、尿急和尿痛也是診斷尿道憩室的重要線索,需要進一步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以確診。
相關研究顯示,女性尿道憩室從出現癥狀到確診平均(24.0±5.6)月[5]。本組資料中最長確診時間為30年,作為延遲診斷的結果,患者可能會遇到一些并發(fā)癥,如反復尿路感染、結石形成甚至癌變等[6]。為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縮短確診時間,對該病的認識亟需提高。而對該病的診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與尿道肉阜、陰道平滑肌瘤、陰道黏膜脫垂、巴氏腺囊腫等病相鑒別[7],并且其主要癥狀和泌尿系感染的尿路刺激癥狀相似[4]。體格檢查方面,REEVES等[8]在8年內對89例女性尿道憩室的研究中顯示,陰道前壁包塊是最常見癥狀。本組患者陰道前壁均觸及囊性占位,擠壓時均有液體從尿道外口流出,這是尿道憩室的典型體征。
除臨床表現和體格檢查外,可用于診斷尿道憩室的方法較多,包括膀胱鏡、超聲、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雙氣囊導尿管尿道造影以及MRI等,但沒有一種是完全可靠的[1,6,9-10]。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與尿道充盈狀態(tài)相關,且其敏感性僅為44.0%~66.7%[11]。而雙氣囊導尿管尿道造影雖其敏感度在84%~96%,但由于患者可能感到不適,故常常難以滿意地進行該造影[9]。且這兩種檢查難以窺見憩室內情況,加之均需暴露在射線下,已很少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診斷尿道憩室中敏感性較高,甚至被認為是診斷尿道憩室的金標準[6]。但其也存在局限性,在CHUNG等[10]研究中,76例尿道憩室切除術患者中行MRI檢查的有41例,誤診和漏診各3例,2例有憩室內腫瘤而MRI未發(fā)現,2例MRI與術中解剖差異大造成術前評估錯位術中抉擇困難,其出錯率達24.4%。
超聲是一種便捷、無創(chuàng)、價格低廉且無射線暴露的檢查手段,其中經陰道超聲檢查是女性尿道憩室的常用檢查方法。其優(yōu)勢在于可明確憩室的位置、大小、數目,超聲多普勒還可見憩室壁、憩室內分隔、腫物血流等情況。但超聲無法確認憩室口的數目、位置,且難以鑒別憩室和尿道周圍囊性病變。在本文中,我們在陰道超聲基礎上采用了一種新的診斷方法,即在陰道超聲引導下尿道注水、注氣造影確診尿道憩室,通過超聲影像可以清晰見到水和氣泡混合物經尿道憩室口進入憩室。這種方法增加了超聲檢查的特異性,使其缺點得以避免。全組患者均通過該法得到確診。且尿道憩室不但得到確診,同時通過觀察氣泡的流動也清楚地見到了憩室口的方向,這對下一步的手術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認為,該方法對診斷尿道憩室不僅可靠,而且安全、無創(chuàng)、經濟,同時患者也無明顯不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在治療上,經尿道憩室切除術、經陰道憩室切除術及電灼術等均可治療尿道憩室,其中經陰道憩室切除術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12]。本組患者均采用經陰道尿道憩室切除術。術中完整切除憩室,尋找并縫扎憩室口是防止本病術后復發(f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關鍵。當憩室周圍有粘連難以完整切除時,可以分塊切除憩室。切開陰道前壁及憩室壁后,若難以發(fā)現憩室口時,可經導尿管向尿道內注水,此時可見水從憩室口噴出,如此便可輕易找到憩室口。此方法可完全縫扎憩室口,防止漏扎等情況,本組患者經此法手術治療后,隨訪1~2年均無復發(fā)及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