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摘 要】目的:觀察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急診科進行實習工作的50名實習護理人員,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護理人員各25名,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帶教模式,實驗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帶教的基礎上進行持續(xù)性的質量改進,由此在整個護理帶教實習期結束后,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進行考核以及針對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價。結果:實驗組成績考核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診科實習護理人員采取持續(xù)性質量改進帶教模式,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帶教老師與實習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不僅提高了實習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也提升了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度。值得被推廣。
【關鍵詞】持續(xù)質量改進;急診科;護理帶教;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4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58-02
急診科主要接收和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如何縮短急診搶救時間是實習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因此,需要通過老師的帶教工作,將實習護理人員的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成為真正有用的實用性護理人員[1]。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護理理念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本次研究為了更好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更加適合現(xiàn)代醫(yī)學下的護理模式,將在實習期間隨機選擇50名學生進行分組帶教工作,分別實施常規(guī)帶教模式和在此基礎上持續(xù)質量改進模式,由此觀察兩種模式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急診科進行實習工作的50名實習護理人員,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護理人員各25名,在對照組中,患者的年齡分布在19至25歲,平均年齡為(22.1±2.3)歲,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分布在21至25歲,平均年齡為(23.2±1.8)歲,兩組實習護理人員在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上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帶教模式。
實驗組:首先,在急診科室中選擇經(jīng)驗豐富,責任心強,理論知識扎實的護理人員作為帶教老師,為實習護理人員安排實習計劃,明確帶教目標。
在實習期正式考試前,組織相關人員開會,做好動員工作。其次,將帶教計劃投入實施階段,對每一位實習護理人員進行制度宣教、專業(yè)知識的普及、重難點的著重勾畫,并要求每一位實習護理人員做好學習計劃,有條不紊的展開護理工作。再次,帶教老師實行因材施教,了解實習護理人員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親自示范操作流程,如心肺復蘇技術、除顫儀、洗胃機、呼吸機等搶救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故障排除,每一位學生動手操作,帶教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評價,反復地練習直到過關為止。并通過提問方式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來評估實習護理人員的學習情況,分階段來提高測試的難度,根據(jù)測試成績分析學習中薄弱點,針對薄弱點重點講解并操作示范,做到人人過關的原則。提高實習護理人員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進行成績的考核以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帶教老師自我出卷的形式,對每一位實習護理人員進行最終成績考核,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優(yōu)秀,80-90為良好,60-70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方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進行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對比結果包括學生的最終成績考核以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成績考核結果
實驗組成績考核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 滿意度 實驗組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前沿陣地,在急診科進行實習工作的護理人員需要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急救技能,因此,護理帶教工作尤為重要,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護理帶教模式是在控制全局護理質量的基礎上,將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拆分和質量的把控,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本文觀察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通過本次的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組成績考核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持續(xù)性質量改進的護理帶教模式,將帶教老師與實習護理人員之間的角色定位更加準確和靈活。常規(guī)的帶教工作存在目標模糊、教學方式迂腐、溝通過少的弊端。在新的帶教模式的實施中,由于階段性實施成績的考評,拉近了帶教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帶教老師不斷的實踐指導和評價改進,有利于幫助實習護理人員熟練地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術和急救能力。實習護理人員必須積極主動學習,主動與老師一起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實習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急救意識。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帶教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為實習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實踐環(huán)境,同時為其安排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強的老師,在帶教的過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嚴格要求規(guī)范操作。能夠配合老師進行常見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不斷提高搶救成功率,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急診科實習護理人員采取持續(xù)性質量改進的帶教模式,不但能夠增進師生關系,也提高了護理實習人員的急救理論知識和急救操作技術,提升了實習護理人員的急救能力和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值得被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佩雯.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53):125+128.
[2] 黃蘭. 提升醫(yī)院急診科臨床帶教質量的方法與策略探析[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7, 14(11):63-64.
[3] 徐曉, 吳學華, 王金玉. 精細化階段式帶教在急診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8, 1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