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聶晶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因為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自殺的事件明顯增多,了解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緩解大學生焦慮情緒刻不容緩。本文選擇創(chuàng)立解憂雜貨鋪的方式,采用“相互溝通為主、店鋪插手解決為輔”的模式,為當代大學生答疑解惑、緩解焦慮,為剛步入大學以及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提供一個情感上的過渡期,為大學生提供一種簡單有效舒緩焦慮的新思路,讓大學生找到合適的方法更好的建立社會關系。
【關鍵詞】焦慮;抑郁;心理健康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在高度工業(yè)化與都市化的社會中,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競爭日趨激烈,個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所感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心中的焦慮逐漸增多。在青年一代中,大學生抑郁及焦慮的癥狀更為突出,大學生處于象牙塔和社會的交界處,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知身邊熟悉的人,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愈發(fā)焦慮不安,進而心理出現(xiàn)問題。
一、解憂雜貨鋪創(chuàng)立的原因
2016年,初次閱讀到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時,便覺得書中描述的雜貨店是一個雖不合實際但卻又令人向往的“媒介”——不同時代、不同個體的思維在這么一間被人遺忘的店鋪里,以書信的方式傳遞,解決了困擾當事人很久的問題。室友也無意間說起,大學四年里,只和本寢室的人相識,對班級里的其他同學,大多感到陌生。現(xiàn)在的大學生普遍都不愿過多交際,只愿生活在自己劃定的“安全區(qū)域”內,有什么想法大多憋在心里,怕朋友說矯情,不敢找人傾訴,讓自己本就解決不了的問題變的更加刁鉆?;谝陨显?,我萌生出在高校附近建立一個類似書中所描繪的小店的念頭,這就是這篇文章最初的靈感。
為解決當代大學生焦慮的現(xiàn)狀,給大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肆無忌憚傾訴自我的天地,可以在高校附近構建一個線下實體店鋪,姑且也叫它“解憂雜貨鋪”吧,讓大學生有一個可以放心訴說自己心中想法的地方。
二、解憂雜貨鋪創(chuàng)立的意義
(一)為剛步入大學以及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提供情感過渡期
大一和大四兩學年,都是大學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節(jié)點。大一是由高中到大學、由青少年到“半成年”狀態(tài)的轉變,大四則是由校園到社會、由“半成年”到“社會人”的轉變。這兩個轉變對于學生而言都是需要一段時間調整過渡的,在“解憂雜貨鋪”中度過這個過渡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解憂雜貨鋪,可以幫助大一新生更快的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在店鋪中有著同樣為了未來而奔波的人,經(jīng)歷的人相互討論,或許可以幫助大四生重拾信心。所有的迷茫困惑以及對于新生活的恐懼、對于新環(huán)境的不熟悉,都能在這里得到“過來人”得解答,可以很好地緩解你的不知所措和恐懼。
(二)為大學生提供一種簡單有效舒緩焦慮的新思路
通過紙質媒介和他人溝通傳遞自己的思想,解決了面對面交談的尷尬。在“解憂雜貨鋪”中,大學生們可以毫無保留的傾訴自己最真實的煩惱和困惑,同時也能收到很多“傾聽者”們最誠懇看法,在這種思維碰撞中,“傾訴者”可以從眾多“傾聽者”中找到靈感進而想到最適合自己解決困惑的辦法,找到了解決辦法自然也就舒緩了焦慮預防了抑郁?!皟A聽者”們幫助“傾訴者”解決問題的同時,或許又會從“傾訴者”的思維中得到一些自己原來沒有想到過的方面,完善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多角度看待問題,不會一直鉆牛角尖,明白了問題的多面性,自身的焦慮次數(shù)就會減少,心理狀況自然也就會變得健康。
(三)讓大學生找到合適的方法更好的建立社會關系
很多大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周圍人都有很多朋友,而自己卻沒什么朋友,更不知道怎么去交朋友。交朋友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就是和其他人建立起一種長期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建立社會關系也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一名“傾訴者”不善言辭,在店鋪里通過書信一字一句寫出自己的想法時,就會在一次次的書面對話中漸漸明白怎么表達感情才能讓別人理解。陌生人可以通過文字理解你的思想,那么你就可以通過短暫的交談讓別人了解你的三觀。相互的了解是建立社會關系的前提,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建立起的社會關系才能長久穩(wěn)定,有了良好社會關系才能在生活工作中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
三、解憂雜貨鋪擬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日漸嚴重的焦慮以及抑郁等心理問題
大學生中抑郁以及焦慮的比例逐年增長,大學生因為壓力大自殺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這些令人心驚的數(shù)據(jù)警告我們要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合格大學生。在小店中通過匿名非接觸式雙向交流、相互交換思想交流看法的方式,做到思維碰撞,進而開拓大學生自身的思路,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困惑,紓解自己的焦慮。
(二)當代大學生自我封閉,不能很好地建立起人際關系的問題
當代部分在校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有些“不知所措”,不能很好的建立起社會關系。這個現(xiàn)象意味著在這些大學生畢業(yè)步入社會后或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自己的“關系網(wǎng)”,制約當代大學生進入社會后的發(fā)展。在小店中先通過匿名書信的方式讓大學生大膽傾訴、習慣傾訴、體會到傾訴的魅力之后,每隔一段時間小店會推出一系列的活動讓大學生通過更進一步口頭交談的方式傾訴自己的想法,讓大學生不再懼怕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勇于表達自己看法,才能讓人看到你的智慧和才能,敢于表現(xiàn)自我,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
(三)改變大學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生活浮躁的問題
現(xiàn)在這個時代充斥在大學生生活日常的就是手機、平板里的游戲、小說以及各種短視頻。每天接收大量信息,導致大學生過于浮躁,看問題過于表面。小店是以手寫書信的方式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能同樣的文字通過手機通訊軟件只需要一兩分鐘,但是通過手寫書信就會慢上許多。提筆時斟酌這樣寫是否恰當,那樣寫是不是看起來很直白……落筆時又會考慮寫太快,字會不會不好看,寫的太密會不會看不清……慢下來自然就會考慮的更加全面,給他人回信解決問題時便會“追根溯源”,想幫助人解決問題就會思考的更深入。大學生將遇事先思考養(yǎng)成習慣后便會內有乾坤、沉穩(wěn)有度,才不算是荒廢大學生涯。
四、總結
本文主要從創(chuàng)立原因以及擬解決的問題說明了解憂雜貨鋪的創(chuàng)立初衷:幫助當代大學生答疑解惑緩解焦慮、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建立屬于自己的社會關系;從籌備以及經(jīng)營模式等方面介紹了解憂雜貨鋪的運營理念: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體分別宣傳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讓每一類客戶都能通過書信不斷完善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最后簡述了解憂雜貨鋪的存在意義,說明了解憂雜貨鋪在高校附近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劉思宇,陳如沛.解憂雜談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朋輩教育在我校的一次嘗試[J].才智,2018(28):33.
[2] 朱慧劼,王夢怡.階層焦慮癥候群:當代青年的精神危機與出路[J].中國青年研究,2018(11):77-82+97
[3] 王倩蕓.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現(xiàn)狀及思考[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20(03):102-104.
[4] 芮益芳.MUJI to GO 關于旅行的“解憂雜貨鋪”[J].商學院,2017(Z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