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蓉 張艷 段滋明 金花
[摘 要] 針對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教學現(xiàn)狀,探討了在大學文科數學課程中的“課程思政”理念,就“課程思政”在文科數學中的具體實施進行了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 課程思政;大學文科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5-0080-02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傳播知識容易,而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行為、品行、言語影響學生卻不容易。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事業(yè)中潤物細無聲的新局面。
“課程思政”其實質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當今時代,全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網絡的高速運轉,使得部分高等學校的大學生在思想上變得異?;钴S,在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表現(xiàn)出對復雜世事的困惑和迷茫。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高校教師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思想政治理論合理地融入各類專業(yè)基礎課程中。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學文科數學是為文科生開設的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表面上看,數學課這種理科開設的課程與思想政治無關,但從多年文科數學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我們充分認識到:數學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即“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即“數學文化”;數學不僅是一些知識,也是一種素質,即“數學素質”。故要充分發(fā)揮數學課程的特點,將素質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實現(xiàn)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在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既學到必要的高等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又了解到數學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實質;既受到形式邏輯和抽象思維的訓練,又受到辯證思維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學生在今后的一生中,即使把一些具體的數學定理和公式忘掉了,但數學科學的精神,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仍然在幫助、指導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為了具體實施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的教學,將素質教育融入課堂中,我們將從如下四個方面分析和探索具體實施方法。
一 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各文科專業(yè)的大一新生,經過了“玩命的中學”生涯,進入大學后,大部分同學都想過輕松快樂的大學生活。雖然大學會給學生提供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但大學應該以自主學習為主,是打基礎的關鍵時刻,絕不能放松甚至放棄學習。故我們應該充分把握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堂數學課,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選擇短視頻“厲害了,我的國”之時代先鋒篇,短短一分鐘的視頻為同學們介紹了奮戰(zhàn)在第一線的各類科技人才的感人事跡,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激起他們對生活在新時代以及有我們強大的祖國為后盾的自豪感,以這些精英為榜樣,努力學習,為將來服務于祖國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 讓學生重新認識數學課程,消除恐“理”心理
文科生為什么要學習數學?他們從高中的題海戰(zhàn)術一路走來,普遍存在談“理”色變的現(xiàn)象,對數學存在一種恐懼。為了消除學生的恐“理”心理,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數學課程能為文科生帶來什么。日本學者米山國藏認為:“不管人們從事的是什么工作,深深銘刻在頭腦中的數學的思想精神、數學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著眼點等,都會隨時隨地發(fā)生作用,使人們終身受益”。南開大學國家級教學名師顧沛在節(jié)目《我是先生》中提到,學生不喜歡數學,更多的是教師的責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引入任何一個知識點時,都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的情境,闡明為了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而學。另外要講出數學有用,例如給外國語專業(yè)的學生講數學課時,提到他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將來是要當翻譯的,而當翻譯的最低要求是為自己的領導做翻譯,而高點的要求是做談判中的翻譯,談判是有斗爭的,對方可能?;ㄕ?,比如偷換概念或詭辯,需要用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這就是數學課程教給大家的能力。學生體會到數學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系,有很大的觸動。
其次,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之美。結合數學與音樂,人們發(fā)現(xiàn)聲音是若干簡單正弦函數的疊加,音量、音調和音色與該函數的振幅、頻率和形狀有關。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就形成美妙動聽的旋律,這就是“復合波”,數字音樂應該正是按照該原理設計的;結合數學與繪畫,幾何學在繪畫中非常有用,人們在研究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名畫時,從多個角度都發(fā)現(xiàn)了數學中的黃金分割點的存在;結合數學與語言形成了數理語言學;結合數學與歷史形成了計量史學;結合數學與經濟形成了數理經濟學。數學在各個學科中得以應用,充分體現(xiàn)了數學的重要性及數學之美。
三 深入運用案例教學法,突出數學思維的訓練
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的很多內容,包括微積分中極限、導數的概念及定積分的定義,線性代數中線性方程組的建立與求解、矩陣的運算,隨機數學中古典概率模型、二項分布以及假設檢驗與參數估計等,大部分都源于實際問題的求解,本身就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講授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每個數學知識點,而且體會到了從實際中提取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針對大學文科數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訓練為主的目的,我們認為,案例教學法應是我們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
除了將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點設計成案例之外,我們還可以從政治、經濟、生活、工作中挖掘各種數學問題,設計一些典型的案例。進一步針對文科各專業(yè)的不同特點,設計一些有相關專業(yè)背景的例子作為案例來組織教學。如,在法學專業(yè)介紹微分方程時,選取刑事案件的偵破與考古問題作為案例;在公共管理專業(yè)介紹線性方程組時,選取交通擁堵流量問題作為案例等等。通過這些豐富的案例,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更容易深刻領會和掌握所講內容。
四 加強過程考核,注重素質考查
在2018年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堅持“以本為本”,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充分說明提升本科教育迫在眉睫,大學生都是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精英,他們的成長成才不是輕輕松松、玩玩游戲就能實現(xiàn)的,他們正處在大好的青春階段,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所以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他們的學業(yè)挑戰(zhàn)度。對大學生既要有激勵也要有約束,要改變考試評價方式,嚴格過程考評,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讀書上,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學習。
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是課程教學思路的體現(xiàn),是督促學生認真學習、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考核方式要在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能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我們認為,在大學文科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隨堂小測驗和提交課程小論文等方法突出過程考核,應以綜合數學素質考查為主要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將思政理念融入大學文科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實現(xiàn)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目的。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播,更要立德樹人,形成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育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育人體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張順燕. 數學的思想, 方法和應用[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3]顧沛. 數學文化課的探索與啟示——寫在南開大學數學文化課十周年[J]. 中國大學教學, 2012(2).
(責任編輯: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