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寧,梁育飛,石亮
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隨著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結腸癌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結腸癌預后得到一定改善,但5年生存率仍僅50%[1-2]。因而對結腸癌病情和預后進行早期評估預測,對指導臨床具有重要意義,腫瘤標記物是診斷和預測患者預后的重要實驗室指標,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作為臨床常用的腫瘤標記物,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但CEA在各種疾病中均可能呈高表達,特異度較低[3-4]。既往報道顯示糖鏈抗原724(chain antigen 724,CA724)和糖鏈抗原242(chain antigen 242,CA242)與胃癌腫瘤細胞浸潤和轉移密切相關,有助于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5-6],推測CA724和CA242可能有助于結腸癌預后判斷,但臨床對此報道較少。故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90例結腸癌患者資料,分析聯(lián)合檢測CEA、CA242及CA724的價值。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90例結腸癌患者臨床資料,9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齡(49.67±12.25)歲;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為(20.39±2.18)kg/m2;入院后腸鏡病理活檢腫瘤分期:Ⅰ期18例,Ⅱ期24例,Ⅲ期25例,Ⅳ期23例;腫瘤部位:左半結腸43例,右半結腸47例;腫瘤分型:潰瘍型38例,浸潤型33例,隆起型19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納入標準 (1)參照第7版結腸癌腫瘤分期標準[7],均經腸鏡病理活檢證實為結腸癌;(2)病歷資料完整;(3)患者年齡>18歲。
1.2.2 排除標準 (1)入院前已接收放化療、中藥治療或生物免疫治療者;(2)合并有其他原發(fā)性腫瘤者;(3)合并有消化道炎癥或良性腫瘤、Turcot綜合征及Oldfield綜合征者;(4)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5)結腸癌復發(fā)患者。
患者入院后24 h內采用真空管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8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CEA、CA724及CA242水平。BIOBASE2000型全自動酶免分析儀購自濟南博航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EA、CA724及CA242試劑盒均購自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根據結腸癌不同分期將患者分為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四組,比較四組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隨訪記錄90例患者3年生存情況,根據是否發(fā)生死亡分為存活組和死亡組,比較兩組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CEA、CA724及CA242單獨檢測判斷預后的價值,聯(lián)合檢測中任意一項為陽性則判定為聯(lián)合檢測陽性。三項腫瘤標記物聯(lián)合預測患者預后的價值可采用平行試驗聯(lián)合診斷方法提高靈敏度,同時可以兼顧特異度,因此本研究采取當CEA、CA724及CA242三項指標聯(lián)合時滿足任意兩項指標結果超過最佳截斷值視為可預測預后不良,并與實際隨訪結果比較,計算聯(lián)合檢測判斷預后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90例患者中Ⅰ期18例、Ⅱ期24例、Ⅲ期25例及Ⅳ期23例,不同分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Ⅳ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分期患者,Ⅲ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顯著高于Ⅰ至Ⅱ期患者,Ⅱ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顯著高于Ⅰ期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分期患者CEA、CA724及CA242比較
注:與Ⅰ期比較,#P<0.05;與Ⅱ期比較,*P<0.05;與Ⅲ期比較,&P<0.05
90例患者3年死亡19例,存活71例,存活組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顯著低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患者CEA、CA724及CA242比較
以CEA、CA724及CA242為檢驗變量,以患者是否死亡為狀態(tài)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CEA、CA724及CA242對判斷患者預后的AUC分別為0.738、0.530及0.682,最佳截斷值分別為22.44 ug/L、29.49 U/mL及21.27 U/mL。見圖1,表3。CEA、CA724、CA242平行試驗任意兩項陽性預測患者預后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如表4,結果顯示聯(lián)合檢測結果預測患者預后的敏感度均高于單一檢測的敏感度,同時特異度稍有所提高。
圖1 CEA、CA724、CA242單獨預測預后的ROC分析
表3 CEA、CA724及CA242單獨預測預后價值的ROC分析結果
表4 CEA、CA724及CA242聯(lián)合預測預后價值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敏感度:14/(17+2)=0.895; 特異度:43/(43+28)=0.606
腫瘤標記物是癌變發(fā)生后腫瘤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學效應的生化物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細胞分裂增殖能力[8]。CEA屬細胞表面相關糖蛋白,在胃癌、直腸癌、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均呈高表達,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腫瘤標記物[9-11],因而其特異度較低,本研究結果也顯示CEA判斷預后的AUC僅0.504,證實上述觀點。CA724則為高分子糖蛋白抗原,陳舒穎等[12]認為CA724篩查結直腸癌的早期檢出率較CEA顯著提高,且CA724隨著浸潤深度增加而升高。CA242也是近年來用于臨床的腫瘤學標記物指標,隨著結腸癌腫瘤進展,腫瘤直徑增加,CA242表達量也逐漸增加[13-14],段澤星等[15]還認為CA242與腫瘤分期具有正相關性。本研究對比不同分期和預后患者CEA、CA724及CA242水平,也發(fā)現不同分組患者間CEA、CA724及CA2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監(jiān)測CEA、CA724及CA242有助于判斷病情,預測患者預后。
為進一步分析CEA、CA724及CA242預測預后的價值,本研究采用ROC分析其臨床價值,發(fā)現單個腫瘤標記物對判斷患者預后的價值有限,這與田華等[16]報道一致,可能是因CEA、CA724及CA242表達缺乏特異性所致。另外,血清CEA、CA724及CA242可能滯后于腫瘤病灶局部的表達[17-19],這可能也影響其判斷病情的準確性,降低其預測預后的靈敏度。但本研究還發(fā)現CEA、CA724及CA242聯(lián)合預測患者預后的靈敏度達0.947,提示聯(lián)合監(jiān)測有助于提高預測價值,CEA、CA724及CA242在結腸癌患者中的高表達存在差異[20],因此本研究采用平行多項實驗聯(lián)合診斷方法預測疾病的預后,結果顯示三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預測患者預后的靈敏度達 0.895,高于單個指標預測患者預后的 敏感度,提示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 高 預 測 價值,同時又保證了特異度,表明了聯(lián)合檢測的優(yōu)勢。另外,由于9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不同方案治療,這也可能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因而在臨床應動態(tài)監(jiān)測CEA、CA724及CA242,其判斷預后的準確性可能更高,但這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CEA、CA724及CA242聯(lián)合預測預后的準確性優(yōu)于單一指標,有助于指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