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杰,朱燕波,王樂融,史穆然,謝宜沙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 100029)
健康相關生命質量(HRQOL)是指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命質量,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健康評價[1-2]。研究表明,氣郁質不僅是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方面和心理綜合領域的主要影響因素,還是生理職能的主要影響因素[3]。陳柯帆的研究顯示,在排除人口學特征后,與平和質人群相比,氣郁質人群HRQOL受損的相對危險度在情感職能(RE)、精神健康(MH)兩個維度及心理領域(MCS)為第一位[4]。氣郁質是由于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郁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wěn)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xiàn)的體質狀態(tài)[5]。研究表明,氣郁質人群易產生體內局部或全身氣機不暢,當遭遇情志刺激等因素時,容易導致氣機郁滯,引發(fā)抑郁情緒[6]。抑郁導致個體運動減少,運動的減少反而又加重抑郁狀況[7],運動是抑郁癥發(fā)生的保護因素[8]。另外,有研究指出,運動是HRQOL生理領域和心理領域的保護因素,運動作為一種有效增進身體健康的手段在發(fā)達國家已廣為接受[9]。運動不僅能較好地鍛煉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也能減少疾病的發(fā)生,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更可以緩解心理壓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和溝通[10-12]。高興桂等的研究顯示,每周運動3次的老年人僅心理領域健康狀況較好,而每周運動5次以上的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均較好[13]。史會梅等研究表明,通過改善運動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水平,尤其對心理健康的改善可能更加明顯[2]。
綜上,有關氣郁質、運動及HRQOL三者之間兩兩關系的研究較多,但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擬通過引入中介效應的概念,提出假設: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HRQOL間存在中介效應,示意圖見圖1。深入分析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HRQOL之間的作用機制,以期為提高人群生命質量提供有效依據(jù)。
1.1 調查對象 采用橫斷面現(xiàn)場調查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正常人群不同體質中醫(yī)脈診生理參數(shù)系統(tǒng)調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獲得的樣本2 170例。剔除含有缺失值和邏輯錯誤等問題57例樣本,本研究納入2 113例樣本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年齡滿18周歲;可獨立完成問卷;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有器質性病變、或患有精神疾病,有嚴重的智力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因文化程度或其他原因不能很好理解問卷內容者;未獲得知情同意者。
1.2 研究內容
1.2.1 一般情況 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
1.2.2 中醫(yī)體質 采用心理測量學評價性能良好的中醫(yī)體質量表[14-16],該量表由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9個亞量表構成,共60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5等級計分法,分別計算亞量表的原始分及轉化分。轉化分越高,體質傾向性越強。本研究納入氣郁質亞量表得分進行分析。
1.2.3 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采用中文版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作為測量工具。該量表是一種信度和效度性能評價良好[17-19]的普適性量表,廣泛應用于一般人群、疾病人群和各類特殊人群的HRQOL測量。該量表包括生理領域(PCS)和心理領域(MCS)兩個領域,其中PCS得分由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和一般健康狀況(GH)4個維度獲得,MCS得分由精力(VT)、社會職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4個維度獲得。量表計分先計算原始分數(shù),再用標準化公式計算轉化分數(shù),各維度/領域評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命質量越好。
1.2.4 運動水平的分級 研究對象根據(jù)運動習慣自我評價其運動水平,選項包括不太運動、有時運動和經常運動,將其運動水平分別賦值為1、2、3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描述性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定性資料用[n(%)]表示;各變量的相互關聯(lián)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中介效應分析采用分層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依次計算運動、氣郁質得分與HRQOL間的偏回歸系數(shù)c、a、b和c’,并檢驗是否具有顯著性,當偏回歸系數(shù)不顯著時,使用Bootstrap法進一步驗證中介效應是否顯著。采用SPSS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間的中介效應模型Fig.1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exercise between qi depression constitution and HRQOL
2.1 一般情況 2 113名調查對象中,女1 406例(66.5%),男707例(33.5%)。年齡在18~9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71±12.80)歲?;橐鰻顩r未婚者較多,為1 053例(49.8%),已婚者為1 032例(48.8%),其他婚姻狀況者28例(1.4%)。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 617例(76.5%),高中及中專為258例(12.2%),初中為190例(9.0%),小學以下為48例(2.3%)。偶爾或不太運動為888例(42.0%),有時運動為802例(38.0%),經常運動為423例(20.0%);SF-36量表的PCS得分為(81.79±13.23)分,MCS得分為(77.40±15.57)分,總分為(79.60±12.88)分。氣郁質得分為(22.18±16.23)分。
2.2 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氣郁質得分與 PCS(r=-0.461,P<0.01)、MCS(r=-0.564,P<0.01)以及總體 HRQOL(r=-0.573,P<0.01)呈負相關;運動水平與氣郁質得分(r=-0.108,P<0.01)呈負相關,與 PCS(r=0.115,P<0.01)、MCS(r=0.100,P<0.01) 以及總體 HRQOL(r=0.111,P<0.01)呈正相關。各變量的相關矩陣見表1。
表1 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結果Tab.1 Relevant analysis among variables
2.3 中介效應檢驗 具體步驟如下:應用線性回歸分析,在控制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和文化程度的前提下進行中介效應檢驗:(1)分別以 PCS、MCS、總體HRQOL為因變量,氣郁質得分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方程,對偏回歸系數(shù)c進行檢驗;(2)以運動水平為因變量,氣郁質得分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方程,檢驗偏回歸系數(shù) a的顯著性;(3)分別以 PCS、MCS、總體HRQOL為因變量,氣郁質得分和運動水平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方程并檢驗偏回歸系數(shù)c’和b是否具有顯著性;(4)當偏回歸系數(shù)檢驗不顯著時,則進一步用Bootstrap法[20-21]檢驗中介效應是否顯著,若Bootstrap置信區(qū)間不包含零值,則說明中介效應顯著。
2.3.1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PCS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按照中介效應檢驗程序進行檢驗,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依次建立3個回歸方程:①Y=95.228-0.438X,(F=104.952,P=0.000)。②M=2.181-0.063X,(F=38.675,P=0.000)。③Y=92.747-0.434X+0.065M,(F=89.551,P=0.000)。其中Y為PCS得分,X為氣郁質得分,M為運動水平。見表2。偏回歸系數(shù)均顯著,中介效應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ab/(ab+c’)]=0.009 3,直接作用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1-0.009 3=0.990 7,即氣郁質得分對生理領域的影響以直接作用為主,運動的中介效應很微小,為0.93%。
表2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PCS間的中介效應分析Tab.2 Mediating effect of exerciseon qi depression constitution and PCS
2.3.2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MCS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按照中介效應檢驗程序進行檢驗,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依次建立3個回歸方程:①Y=81.959-0.563X,(F=203.136,P=0.000)。②M=2.181-0.063X,(F=38.675,P=0.000)。③Y=79.841-0.56X+0.047M,(F=170.775,P=0.000)。其中Y為MCS得分,X為氣郁質得分,M為運動水平。見表3。偏回歸系數(shù)均顯著,中介效應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ab/(ab+c’)]=0.005 3,直接作用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1-0.005 3=0.994 7,即氣郁質得分對心理領域的影響以直接作用為主,運動的中介效應很微小,為0.53%。
2.3.3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總體HRQOL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按照中介效應檢驗程序進行檢驗,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依次建立3個回歸方程:①Y=88.594-0.565X,(F=195.604,P=0.000)。②M=2.181-0.063X,(F=38.675,P=0.000)。③Y=86.295-0.561X+0.062M,(F=165.582,P=0.000)。其中Y為總體HRQOL得分,X為氣郁質得分,M為運動水平。見表4。偏回歸系數(shù)均顯著,中介效應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ab/(ab+c’)]=0.006 9,直接作用占總效應的百分比為1-0.006 9=0.993 1,即氣郁質得分對總體健康影響以直接作用為主,運動中介效應很微小,為0.69%。
表3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MCS間的中介效應分析Tab.3 Mediating effect of exerciseon qi depression constitution and MCS
表4 運動在氣郁質得分與總體HRQOL間的中介效應分析Tab.4 Mediating effect ofon qi depression constitution and overall HRQOL
3.1 氣郁質得分、運動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探索了氣郁質得分、運動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氣郁質得分與運動水平、HRQOL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運動水平與HRQOL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具體而言,氣郁質傾向越強的個體,其HRQOL越差,尤其是心理領域;氣郁質傾向越強的個體越不愛運動;運動水平越高的個體其HRQOL更好。
在如今快節(jié)奏、高強度、緊張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下,人們的情緒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而得不到發(fā)泄與釋放,使得氣郁質人群越來越多。中國一般人群中醫(y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一般人群中,平和質人群占32.14%,8種偏頗體質占67.86%,其中氣郁質占7.66%[22]。研究表明,氣郁質個體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質人格,患重度憂郁癥的風險更高,嚴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23-24]。根據(jù)自我效能理論,生理和情緒狀態(tài)是構建自我效能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個體的氣郁質傾向越強,其運動的自我效能越低,則運動水平越低。王建君等[25]研究顯示抑郁情緒與運動水平成顯著負相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運動可對人體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陳威[26]研究表明,八段錦能夠全方位提高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沈鶴軍等[27]研究表明人體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控路徑與反映人體重要生理指標的調控路徑具有相關性,易筋經和五禽戲等運動可以改善大學生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運動能夠促進氣血津液的運行,加快機體物質代謝的更新,促進機體釋放內啡肽,使心臟和大腦得到休息,緩解疲勞,愉悅心情,從而促進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的提高,擁有較好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3.2 運動的中介效應 氣郁質對心理領域的模型擬合度(R2=0.324)較生理領域的模型擬合度(R2=0.197)高,結合相關分析,氣郁質與MCS和PCS的相關性分別為(-0.564)和(-0.461),可以認為氣郁質對HRQOL心理領域的負向影響更大。在引入中介變量-運動后,結果顯示,氣郁質對HRQOL的直接負向影響仍占主導地位,但通過運動的正向預測作用,氣郁質對HRQOL的負向影響降低,運動在氣郁質與HRQOL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應(在PCS領域的中介效應為0.93%、在MCS領域的中介效應為0.53%),說明運動在氣郁質與HRQOL之間起一定的橋梁作用。
氣郁是一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成了生活的常態(tài)就會影響健康?!秲冉洝诽岢觥靶恼?,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百病生于氣?!闭f明體質是精神心理的載體,特定的體質因素必然反映一定的心理健康。隨著心身疾病的增多,長期處于內向憂郁情緒狀態(tài)的個體,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心理健康,更容易導致抑郁癥、梅核氣及更年期精神分裂癥等心理相關疾病的高發(fā)。根據(jù)形神一體觀,適度的提高運動水平可以運行氣血,鼓舞陽氣,促進水谷精微運營周身,改善氣郁質個體憂郁脆弱的情緒狀態(tài),提高健康水平。運動作為改善偏頗體質和提高生命質量的一種手段,通過“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可以顯著提高氣郁質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王飛英[28]和張文哲[29]研究顯示通過運動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抑郁個體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增加心理彈性,提高生命質量。“動能養(yǎng)形,形具則神生”,運動可以疏通氣血、和調臟腑,達到增強體質、形神具養(yǎng)的目的。中醫(yī)體質學認為,體質分虛實,應按體調養(yǎng)。氣郁質屬于實性體質,按照補虛瀉實的原則,氣郁質傾向強的個體應提高運動水平,比如增加運動量、提高運動強度、增加運動次數(shù)和出汗量等,從而獲得更佳健康收益。
3.3 小結 綜上所述,氣郁質得分、運動與HRQOL之間的關系,如果從兩變量關系角度上看,氣郁質傾向越強,個體的運動水平越低,HRQOL越差;個體運動水平越高,HRQOL越好。如果從三變量關系層次上看,運動在氣郁質與HRQOL之間具有一定的中介效應,但中介效應較小,僅占不到1%。提示,氣郁質主要還是直接減損個體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尤其是心理健康領域;但氣郁質傾向強的個體也可以通過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運動水平評價來自被試的自我報告,可能存在報告偏倚等。其次,本研究關于運動的處理,沒有區(qū)分不同運動類別,筆者認為不同類別的運動對氣郁質生命質量的影響應當不同,例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健身氣功要求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不僅要“煉體”更要“煉心”,達到身心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