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對外貿易持續(xù)順差的背景下,出口與貿易順差相互作用。文章在國內外現(xiàn)有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基本的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建立了我國1996年-2015年期間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的計量模型。結果發(fā)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即國內經濟形勢越好則出口貿易越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越高,人民幣越貶值,出口貿易的規(guī)模越大,外匯儲備越多外出口總額規(guī)模越大。
關鍵詞:出口貿易;影響因素;計量模型
一、引言
自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出口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fā)展主要動力之一,促使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出口貿易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發(fā)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我國出口貿易方面儼然在世界各國之間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對外貿易更上一層樓。盡管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我國出現(xiàn)了一定的經濟緊縮現(xiàn)象,經濟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這也無法阻擋隨后我國出口貿易增長趨勢,我國出口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使其在2013年就成為世界貨物出口貿易的第一大國,其出口總額從2003年的6208億美元在12年間增加到2015年的24.58萬億美元增長了39.59倍。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經濟出現(xiàn)不景氣現(xiàn)象,但我國最近幾年采取了各項促進外貿穩(wěn)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后,貿易狀況有所緩解,出口額還是有所增長,使得出口與進口的差額加大。因此,有必要探討影響出口貿易的因素,尤其在持續(xù)盈余期間以促進貿易順差和優(yōu)化出口結構。
二、文獻綜述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我國的出口總額經歷了從少到多,從小規(guī)模增加到高速增長,進而成為世界出口貿易大國的復雜過程。隨著經濟建設的推進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的出口貿易規(guī)模在不斷變化,出口貿易管理也在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和發(fā)生新的改革。
楊波首次選取了面板數據的計量方法,通過對比我國出口貿易與其他幾個發(fā)達國家的出口情況,得出的結論是技術創(chuàng)新這一要素直接、正向地影響著我國出口增長的情況,但是只能很小程度影響著與我國比較的其他國家。施炳展基于在國家統(tǒng)計局選取的近10年的年度出口總額數據,把我國出口增長情況分為三個方面,以此種方法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進行實證研究,可以得出最后的結果顯示我國商品的出口價格比較低,但是數量卻比較多,這樣一來對外部需求來說成本自然就很低。再者從增長速度上來看,最快是數量的增長,然后就是廣度的增長,所以我國的出口增長就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方向。唐宜紅、林發(fā)勤采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方法,通過把外部需求這一因素加入進來并建立一個代表性很強的企業(yè)出口動態(tài)隨機局部均衡模型,他們在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模型在某一程度上確實解釋了我國的出口的增長情況,也通過模型得出了一個結論,即我國2010年前貿易出口的變化有著規(guī)律性,主要呈現(xiàn)著周期性變化的特征,特別是金融危機,這給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帶來了一定影響,也給我國出口增長帶來不少的壓力?;谇叭搜芯砍晒?,文章選用了關聯(lián)性比較大的因素。
三、實證研究
1.變量選取
(1)變量設定
選取1996年到2015年的出口總額作為被解釋變量,記為Y,即Y表示出口總額(億元)。同理,自變量國內生產總值(億元)用X1來替代、匯率由X2來表示、X3代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4代表外匯儲備(億元),然后根據已有的統(tǒng)計數據,初步創(chuàng)建模型:
Y=C+C1*X1+C2*X2+C3*X3+C4*X4+ε
(2)數據來源
本文中1996年-2015年出口總額及其他相關的數據都是從國家統(tǒng)計局2016年金融統(tǒng)計年鑒中選取的,為了保證數據的嚴謹性,對相關數據進行換算,使得單位一致。
2.最小二乘回歸
根據已知的統(tǒng)計數據,估計計量模型參數。為估計模型參數,利用E-views計量工具,通過最小二乘回歸法,得到如下模型方程:
Y=-409893.2+0.1233X1+332.3720X2+1334.249X3+0.5835X4
由實證可知,該模型的R2=0.9773, =0.9713??蓻Q系數很高,F(xiàn)檢驗值為161.5796,由此可得模型非常顯著??墒钱旓@著性水平為0.05時,回歸系數t檢驗不顯著。經過多重共線性檢驗可知模型存在著一定的多重共線性。
3.逐步回歸剔除次要影響因素
通過逐步回歸剔除次要影響因素來消除多重共線性最后建立三元回歸模型。
在log(X1)、log(X2)的基礎上,加入log(X3)后的回歸模型y=f(x1,x2,x3),log(X3)的經濟意義不通過,但回歸系數T檢驗顯著;加入log(X4)后回歸模型y=f(x1,x2,x4),log(X1)、log(X4)的回歸系數經濟意義合理且T檢驗顯著,prob(t)都接近于0或等于0。初步確定理想模型為:
LOG(Y)=-21.1445+0.8088LOG(X1)+2.5937LOG(X2)+0.4471LOG(X4)
t=(-3.8466)(3.8535)(4.4095)(4.9958)
R2=0.9943,F(xiàn)=931.4556,prob(F)=0.000000
此模型經濟意義是合理的,可決系數為0.9943,與1非常接近,這表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優(yōu)度高;而F統(tǒng)計量為931.4556,其伴隨概率為0.000000,這客觀地表明了模型整體線性關系顯著;其t檢驗通過了給定的0.05。
4.最終模型的解釋
我們根據異方差與自相關檢驗,都不存在異方差及自相關,因此確定模型為:
LOG(Y)=-21.1445+0.8088LOG(X1)+2.5937LOG(X2)+0.4471LOG(X4)
t=(-3.8466)(3.8535)(4.4095)(4.9958)
R2=0.9943,F(xiàn)=931.4556,prob(F)=0.000000
由所創(chuàng)建的計量經濟模型可知,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是GDP、匯率以及外匯儲備。解釋變量占總出口的解釋能力的99.43%。外匯儲備是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最主要要素。
接下來我們可以對三個主成分進行解釋。匯率與外匯儲備,可以解釋為中國的經濟開放程度。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后,我國的經濟政策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伊始我國就逐步放開了市場經濟的限制,通過大量引進外資、擴大出口,與此向外界創(chuàng)造了更加開放和優(yōu)越的投資環(huán)境,不僅引來了一波波外國公眾的注意力,而且也起到了鞏固本國的國際形象的作用。它們引起出口總額上漲最主要部分,同時也是直接原因。第一成分國內生產總值對出口貿易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中國的GDP近幾年持續(xù)上升,這足以保證出口增長。
四、結論與對策
我們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國內生產總值即國內經濟形勢越好則出口貿易越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越高,人民幣越貶值,出口貿易的規(guī)模越大,外匯儲備越多外出口總額規(guī)模越大。同時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出口在不停增長的同時確實也伴隨著諸多問題,比如我國主要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物;在中國自身對外經濟的背景下,持續(xù)的貿易順差,出口的擴大會增加更大的剩余情況。因此,對于上述我國在持續(xù)順差下出口貿易方面已經出現(xiàn)或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給出如下建議:
第一,積極推進產業(yè)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法,優(yōu)化出口布局。我國政府當局可以適當增加進口量,也就是說我國的經濟政策要解決持續(xù)的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儲備大量積壓,從而又引起出口貿易的進一步擴大,加重貿易順差情況,如此循環(huán)往復。
第二,穩(wěn)住匯率。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的匯率政策,采用的是與大多數國家相似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目前現(xiàn)狀下,我國對外貿易企業(yè)的形勢嚴峻,因此政府只有采用穩(wěn)定匯率的政策,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敦促其健康發(fā)展,才能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穩(wěn)定,緩解持續(xù)順差的壓力。
第三,控制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增長,減少貿易順差的規(guī)模,可以進一步減少出口退稅,甚至取消出口退稅,征收出口稅等。當然若政府執(zhí)行以上政策,會給外貿企業(yè)造成的一定的出口損失,因此政府可以通過采取適當的補助來彌補其帶來的損失。與此同時,拓寬外匯儲備資金用途,使高額外匯儲備規(guī)模微減一些。
參考文獻:
[1]朱思涵.貿易收支順差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與啟示[J].中國商論,2017(07):87-88.
[2]段欣悅.中國出口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8):89-91.
[3]余軍良.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出口貿易波動因素分析[J].經濟論壇,2013(09):13-16.
[4]張海玲.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及其經濟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汪萍(1994.10- ),女,漢族,安徽黃山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