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玉米一直以來被人們譽為長壽食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等多種有益物質,也是家畜優(yōu)質飼料,玉米用途之大,種植玉米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所以研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意義深遠,本文重點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闡述,希望能夠對廣大種植戶起到借鑒交流的作用。
玉米是黑龍江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較廣,隨著養(yǎng)殖行業(yè)的發(fā)展,玉米的作用也更加彰顯,玉米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地上升,為滿足人們生活所需和養(yǎng)殖禽畜的需求,這就需要種植戶在玉米栽培的同時,認真分析研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通過認真了解,明確要想取得玉米高產這個目標所應實施的栽培技術要點問題,通過科學管理,提高玉米的經濟效益。
1做好玉米栽培的前期管理
1.1選地
玉米適應性較強,它的根系發(fā)達,所以玉米栽培對土地的選擇不是很嚴格。但是從高產優(yōu)質來說,要想將玉米種植栽培的粗壯高大,必須考慮土壤的條件,也就是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情況。一般都需要選擇土層土質深厚疏松的,通透性較強的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這樣的地塊它保水和保肥的能力強,具備高產的基礎條件。
1.2選擇良種
目前,黑龍江種植的玉米大多是雜交玉米,主要是利用雜交種子的優(yōu)勢,來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提高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F在主要玉米良種有天農9、華農887、和育187、富爾116、鵬玉1、大德216、德美亞1等。但在選種時不要選擇隔年種,影響種子的發(fā)芽。
2做好玉米栽培的施肥管理
施肥的作用就是通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來增加土地的肥力??梢詽M足苗期對土地養(yǎng)分的需求,促進根系的健康發(fā)育,為培育壯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2.1施足基肥
基肥主要以農家肥和速效肥料為主,施用時將兩者相結合,采取條施為主,一般情況下,基肥的施用量為每畝40千克的尿素和2千克的鋅肥、10千克的鉀肥,一次性施入田地。而農家肥則需要1000千克,需腐熟后使用。
2.2早施苗肥
當玉米葉片達到6片時,采取圈施的辦法來追施玉米的植株,肥料使用量為每畝10公斤尿素,在施肥時尿素與植株的距離應在3至4厘米,不能直接施在植株上,最好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施用,若室外天氣過于干燥,可以在追肥以后適當澆些水。
2.3重施拔節(jié)肥
拔節(jié)肥主要是在播種后兩個月進行施肥。一般玉米的葉片數在11片時,就可以施肥。施肥時可將在施基肥和苗肥后剩下的24千克和10千克的鉀肥作為拔節(jié)肥,它可以讓玉米生長更旺,拔節(jié)肥要一次性施用,在圈施時必要的時候加點施肥水。
3做好玉米栽培播種管理
3.1適時播種
黑龍江玉米種植一般在5月中上旬,當地溫達到11度左右就可以播種。
3.2合理密植
種植密度因品種、土壤肥力、種植方式不同而異。一般情況下,畝播4500至5500株是玉米比較合理的播種密度,播種過密影響?zhàn)B分供應和株間空氣流通,易造成病蟲害。而過稀則會影響產量,所以說,適宜最好。黑龍江播種以條播或點播的辦法,株距在25厘米左右。播種深度一般5至6厘米,若墑情較好的黏土可適當淺播,疏松的砂質地需深播,而土壤水分大則不宜深播。播后適當鎮(zhèn)壓。
4做好玉米栽培的田間管理
4.1玉米苗期管理
苗期主要做好查苗、補苗、間苗和定苗工作。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查看,是否存在缺苗現象,可及時補苗,補苗采取兩種方法,一是移栽,主要在3葉期內,選擇多余的苗進行移栽,移栽時要澆足水分使其定根,若成行缺苗,最好采取補種的辦法進行補苗。當補苗不管哪種辦法都需在玉米3葉前完成。當玉米長到3至4葉時就可以進行間苗,間苗原則是間密留稀,間小留大,間病株留壯苗。對于過于密的多棵幼苗,為防止相互間爭搶養(yǎng)分,可間去留1株或2株。當玉米葉長至4到5葉時,就需全部定好苗。
4.2穗期和花粒期管理
這個時期主要注重肥力和水分情況,在管理上要隔行去雄,做好施肥和灌溉等工作。若玉米地土壤肥力弱,植株長勢不好,就需在拔節(jié)后追肥,早追、多追補充肥力;如果玉米植株生長力較旺盛,可以適當晚追,可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穗肥施用量占總追量的70%,尿素用量20-30千克/畝。拔節(jié)期和抽穗期是玉米對水分需求大的時候,如果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溉補充水分。
4.3玉米中耕管理
玉米的中耕管理主要是在玉米苗期和拔節(jié)期來進行追肥、培土等管理工作。當玉米長到7葉就需結合苗期追肥進行適當培土,當葉長至11至12葉時,結合追施拔節(jié)肥和穗肥的要求進行中耕培土,全面培土,將株間雜草清除,清掉病蟲害的產生環(huán)境,也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5病蟲害防治
危害玉米的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和玉米螟等。以地老虎為例介紹防治辦法。地老虎蟲害發(fā)病特點在玉米播種前后,地老虎尋找雜草寄主產卵,當玉米出苗后就轉移到玉米心葉上,咬食玉米莖葉使其無法生長,最后整株死亡。地老虎有轉苗為害的習性,當一株玉米死亡,就轉移到其它玉米苗上繼續(xù)危害,危害力較大。地老虎的防治辦法:播前深翻,消滅雜草,破壞地老虎產卵環(huán)境;在蟲害初期,可將米糠或麥麩炒香與50%巴丹可濕性粉劑攪拌,按照50:1比例制成毒土撒在玉米地中誘殺幼蟲。也可以采取人工防治的辦法,地老虎白天通常藏在地下或蛀壞的莖葉下,可在田間檢查,若有出現枯心苗或蔫苗的地方,用人工捕抓方式將幼蟲殺死。玉米螟也可進行生物防治,施放赤眼蜂。
總之,玉米的栽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以來是重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按照科學種植要求按生長時節(jié)進行精心的管理,就一定能夠實現高產。當植株基部葉片變黃,基本處于成熟期,此時要及時收獲和進行晾曬,確保玉米安全入倉。
(作者單位:161621黑龍江省克山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