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行輪換制,定期輪換,差優(yōu)結合,激發(fā)潛能和差生的上進心全員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 中小學班干部 廢除終身制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的背景
班干部的素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班級的班風班貌和學習風氣,能否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也影響著學校建設。一直以來,班級管理中多為競選或班主任指定,實行班干部幾年一貫制,老師用著也順手,但是卻忽略了其他學生的培養(yǎng)。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有許多的弊端,主要是造成了有的班干部工作無動力,無干勁,不利于調(diào)動大多數(shù)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特征的發(fā)展,影響了他們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同時班主任也限于班級管理的瑣事之中。
2研究的意義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和教育職能的有效載體,班干部選拔制度越來越成為研究焦點。傳統(tǒng)觀點認為,班干部多是輔助教師進行班級管理,但隨著對班干部職能的研究深入,班干部不僅輔助教師管理,還擔負著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重要職能。隨之,班干部“輪換制”在實踐中被發(fā)明并運用。但是,班干部“輪換制”產(chǎn)生背景、運作方式、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等還需進一步研究。
深入研究班干部輪換制的內(nèi)涵,提出班干部輪換制的運作方式。本課題側重以學生為本,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學生基礎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把班干部變成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把班級管理的權利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此體現(xiàn)班干部“輪換制”的價值。
3班干部輪換制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理論上,學者葉瀾在研究中進行了一系列有計劃的班干部輪換實踐研究。吳康寧認為傳統(tǒng)班干部制度結構是“金字塔”結構,上端是少數(shù)的“干部階層”,底端是占多數(shù)的“群眾階層”,這種結構容易使學生形成“官本位”思想、服從權威等觀念,不利于學生成長。他認為應該建立一種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班級管理、實現(xiàn)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干部制度,其中一種就是班干部輪換制度。北師大陳會昌在課題研究中,也提出在班級干部中推行班干部輪換制。 實踐上,上海黃浦區(qū)、四川省德陽市第一小學、內(nèi)蒙古烏海市各中小學等都推行實驗了班干部輪換制,取得了良好效果。綜上所述,各位學者的廣泛研究為班干部輪換制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基礎,而廣大一線教師的實踐為班干部輪換制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4班干部輪換制的概念界定
要厘清班干部輪換制的內(nèi)涵必須界定清楚幾個問題:一是班干部輪換制是一種制度,班干部是輪換的主體,它是班級管理職能的載體,其要有整體性,既包括班干部的產(chǎn)生方式、輪換期限,也包括對班干部輪換制的理解、對其發(fā)揮的功能、運作方式等問題的思考。二是理解為什么“輪換”,提出班干部輪換制,是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班干部不僅具有協(xié)助教師管理班級的功能,也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平臺。同時,教育所倡導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則也促使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應該給每一個學生同等的教育機會和平臺。鑒于此,班干部輪換制應運而生。三是班干部輪換制應該包括班干部選拔的具體的內(nèi)容在輪換制中得到體現(xiàn),比如班干部的選拔標準、培養(yǎng)方式、運作方式、班干部的作用等。
基于上述考慮,文章認為,班干部輪換制是依據(jù)一定的選拔標準、學生輪流擔任,與民主選舉或自由競爭等方式相結合,進而選出班干部,并且以后定期改選,原班干部必須全部或大部分更換。
5班干部輪換制的實施策略
5.1班干部輪換制的模式選擇
5.1.1學生全員輪換制
學生全員輪換制指的是據(jù)班級人數(shù),將全班學生按照一套班委會崗位人數(shù)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成員在一定的周期內(nèi)擔任班委的各個崗位,在任期內(nèi),小組成員可根據(jù)自己興趣選擇自己適合的班干部崗位。這種方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擔任班干部,又避免了按學號輪換、抓鬮等方式產(chǎn)生的問題。
5.1.2部分輪換班干部
部分輪換班干部指的是班級要留有若干名的基本骨干,其余班干部定期輪換,主要有常務班長制、輪流擔任部分班干部制等。常務班委制指的是在傳統(tǒng)的班干部組織中增加常務班長職務,這個職務定期有不同的人來擔任,可以由班主任推薦、民主選舉、抓鬮等方式產(chǎn)生,這是和班級其他班干部最大的不同。四川德陽第一小學在這種制度上有很好的實踐,他們由班主任推薦產(chǎn)生常務班長。輪流擔任部分班干部制指的是固定班級中的主要班干部,比如班長、副班長,其他班干部采用班主任推薦、學生自薦、民主選舉或者抓鬮、學號等隨機選擇學生輪流擔任某一班干部職位。上海市黃浦區(qū)在這方面進行了實驗,他們每兩周在班級內(nèi)部通過“抓鬮”產(chǎn)生一定數(shù)量的班干部,后一輪替換前一輪依次順延,直到每一位學生在一學期內(nèi)都能輪流當上班干部。
5.1.3雙班委制
雙班委制指的是通過學生自薦、教師推薦、民主選舉等產(chǎn)生兩位班長,再以兩位班長作為核心,分別組建兩套班委,以月或者周為單位,兩套班委輪流管理班級。
5.2班干部輪換制的原則
5.2.1定期輪崗
班干部任職在崗時間可以是一個月、三個月,一個學期,但應有全體學生投票決定,之后再按期輪換。班干部任職的期限應合理,任期過短,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業(yè)壓力、心理壓力和適應問題,且不利于班級正常管理,影響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任期過長,則很難和傳統(tǒng)的班干部任職方式相區(qū)別,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按照一線教師的經(jīng)驗、任期多以月為單位。
5.2.2全員參與
班干部輪換制的核心在于讓更多的學生通過班委會這一平臺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達到自我提升。因此,要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體驗自己成長的過程。這應是是班干部輪換制的核心原則。
5.2.3人崗匹配
由于每位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個性、性格、氣質(zhì)等都不同,因此班干部輪換制要注意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班干部承擔著不同的崗位職責,因此要求擔任這一職務的學生需要有相應的能力、知識、技能等。班干部輪換制可能并不是適合每一個學生,這要求在人崗匹配時,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個人意愿,不要違背學生實際情況,不要強迫其參與到班干部輪換制中。
5.2.4選評結合
班干部輪換和考核應該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在班干部輪換后,班主任要組織學生對上一屆班委會的任職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如實評價上屆班委會優(yōu)缺點,不作肯定或否定結論。
5.3班干部輪換制的實施策略
文章以山東省青州市譚坊鎮(zhèn)XX小學6年級為例,對班干部輪換制進行論述。通過和班上學生討論后,認為班干部輪換制可以采用學生全員輪換制。根據(jù)上文提到的班干部輪換制實踐程序步驟。
5.3.1制定標準
將6年級的18同學分為三組,每組6人,分別擔任班長、學習委員、衛(wèi)生委員、紀律委員、文體委員、課代表等崗位,每組擔任班干部的時間為 4周,之后輪換。在根據(jù)班級管理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并綜合班級學生的意見等因素后,擬定班干部崗位職責要求。
5.3.2學習標準
標準和制度制定好后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其進行學習,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對全班學生進行宣講:一是班主任召開班會,系統(tǒng)、全面地向全班學生解讀班干部輪換制的涵義、意義、具體步驟、崗位職責和考核評價標準等;二是可以將制定好的標準和制度制作成小冊子,發(fā)放給班級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讓大家隨時可以了解班干部輪換制的有關知識;三是可以通過黑板報、知識競賽等方式,讓大家深化對班干部輪換制的認識,讓相關制度熟記于心。通過上述方式,相信班干部輪換制可以給班級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5.3.3產(chǎn)生班干部
根據(jù)上述的班干部輪換制實施程序,將6年級的18同學分為三組,每組6人,6人分別擔任班長、學習委員、衛(wèi)生委員、紀律委員、文體委員、課代表等崗位,每組擔任班干部的時間為 4周,之后輪換。要注意的是,在分組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了班上學生的個性特點、年齡、性別、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等因素,力求三組“質(zhì)量”上能夠均衡,不出現(xiàn)差距很大的現(xiàn)象。
在分好組之后,組織剩余學生選出威望較高的3為學生,組成紀律檢查委員會,以監(jiān)督該組班干部的工作。此后,該組6學生成立班級委員會,根據(jù)成員的特長、興趣、學習成績等采用個人自薦、他人推薦、集體協(xié)商等形式,在該組內(nèi)部自主分配6個班干部職位。崗位分配好后,按照程序進行任職演說,班主任授予該組各位成員相應的班干部標志,就可以上崗為大家服務。
5.3.4具體運行
這時,班委會的各位成員都積極投入工作中,在班長的帶領下陸續(xù)開展各項班級管理工作。獨立于班委會之外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也開始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以督促班委會努力認真為大家服務,并將監(jiān)督情況要及時向班主任匯報。班委會成員根據(jù)班級實際開展豐富的文體、學習活動等,比如成立英語學習角,定期邀請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幫助成績差的,通過“傳幫帶”形式即提高了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又增加了同學間感情,形成良好班級氛圍。上任兩周后,班主任要組織班級學生對本組班干部成員進行中期評價,讓班干部及時總結自己的工作,以對他們進行監(jiān)督。
5.3.5離任評價
4周之后,該組班干部任期結束,通過自評、互評、他評、班主任評價等多種方式,根據(jù)制定的《班干部考核評價標準》,組織大家對其工作表現(xiàn)在“德、能、勤、績”四方面進行考核評價,班主任將考核評價結果記錄在案,適時向大家公布。此外,班干部也要進行離任演說,對照考核標準,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并談班級管理的心得體會。此時,大家有自己的收獲,比如,班里曾經(jīng)有一個非常調(diào)皮且有個性的孩子,出于一個教師的本能與職責,我?guī)缀踅g盡腦汁與他交流溝通,但成效不大。通過班干部輪換制,他負責管理全班的衛(wèi)生,卻不曾想此招收獲了意外之喜。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對班里的各項衛(wèi)生工作非常地認真負責,之后每次學校衛(wèi)生評比我班幾乎都得第一。更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學習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蔽覀冋f:“把機會留給每一個學生!”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就能有效實現(xiàn)這一目標,讓學生都來參與班級的各種管理和活動,使他們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網(wǎng)絡上也經(jīng)常看到,某些學校的班主任采取了班干部輪換制,效果非常好。在抓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希望更多的學校和班級采取班干部輪換制,讓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使大多數(shù)學生的管理素質(zhì)有質(zhì)的飛躍。相信,班干部輪換制對于學生的未來與發(fā)展的影響是積極的,他的作用亦會是深遠和廣闊的。
由于作者在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經(jīng)驗上存在不足,課題研究中,可能會出現(xiàn)研究不全面、考慮不周等問題。但筆者認為班干部輪換制作為一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平臺,值得去深入研究,比如班干部輪換制對學習動機,對班風班貌的影響等需要未來進一步研究。
總之,班干部在班主任的培養(yǎng)下,工作能力和團隊凝聚能力會越來越強,實踐證明,班主任如果培養(yǎng)了得力的班干部,能使班級工作開展的更順利,更重要的是能讓班主任從繁重的工作壓力中解脫出來,可以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的研究實踐中去。
作者簡介:李文學,(1962-),男,山東青州,本科,中學一級,從事英語教學及班主任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旭旋.試論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干部培養(yǎng)的工作[J]. 教育教學論壇,2014(24).
[2] 韋岸英.淺析班主任如何培養(yǎng)高效班干部隊伍[J].文學教育(中),2014(03).
[3] 柴靖.小學班主任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12(Z2).
[4] 梁齊寶.淺談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J].職業(yè),2011(18).
[5] 班干部輪換制好處多[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2(03).
[6] 何洪育.動態(tài)式班級管理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02).
[7] 葉瀾.“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312.
[8] 吳康寧.班級中的工具性角色、表意性角色及其引導[J].教育評論,1991(05).
[9] 江修文.小學班隊干部輪換制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