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瑞霞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yī)院,甘肅 武威 733000)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好發(fā)于中青年女性,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多、不規(guī)則出血、下腹包塊、疼痛等[1]。目前,臨床上治療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但由于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致使患者術前狀態(tài)不佳,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2],需在術前進行適當?shù)淖o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無法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干預效果不佳。有學者指出,信心護理對患者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可改善患者術前狀態(tài),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3]。基于此,本文特選取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信心護理對患者手術配合及術前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共84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行子宮肌瘤手術,并為首次手術治療;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已婚婦女。
排除標準:①精神病者;②聽力、理解能力障礙;③全身嚴重感染;④免疫系統(tǒng)疾??;⑤惡性腫瘤病史。觀察組,年齡27~49歲,平均(40.62f8.23)歲;單發(fā)肌瘤19例,多發(fā)肌瘤23例;對照組,年齡28~48歲,平均(40.71f8.34)歲;單發(fā)肌瘤18例,多發(fā)肌瘤2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如年齡等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術前,給予患者常規(guī)檢查,做好充分準備,術后給予患者基礎護理,包括飲食指導、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護、康復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信心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認知護理,在術前,護士應每天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為患者宣教子宮肌瘤及圍術期護理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手術方法,配合要求,注意事項以及術中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注意語言生動,易于理解,可配合宣傳冊和手術錄像等形式進行宣教。對患者提出的疑問應該給予耐心地解答。告知患者手術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術后陰道的長度也不受影響,術后半年可恢復性生活,給患者觀看成功的手術案例,建立患者的信心,對患者的家屬進行認知療法,鼓勵其關心患者,有助于增強患者在術中的配合度,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②心理護理:使得患者對疾病有個正確的認識,注意聆聽患者的心聲,照顧患者的感受,并認可患者的主訴,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患者負面情緒較嚴重,可采用合理的情緒想象技術及不合理的信念辯證技術對患者進行情緒治療,鼓勵患者,并采用情緒轉移等方式對患者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讓患者松弛下來,可在情緒較為負面的時候,聽聽音樂。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前狀態(tài)、手術配合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其中,①術前狀態(tài):觀察患者的心率、空腹血糖情況,并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術前焦慮程度進行評價,臨界值50分,分數(shù)越高,焦慮程度就越嚴重。②手術配合情況:觀察患者術前配合度,配合度=(配合+基本配合)/總例數(shù)h100%。③滿意度: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取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展開分析。其中,SAS評分、心率、空腹血糖以(±s)表示,采用t檢驗,術中配合度、護理滿意度采用χ2檢驗;若P>0.05時,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心率及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配合度(95.54%)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71.4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術中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52.3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fā)于育齡期婦女。在良性腫瘤中,25%為子宮肌瘤,發(fā)生率大約在20%~30%之間,多由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4]。一般地,治療子宮肌瘤的常見方式為手術治療,但手術部位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由于患者對疾病知識和手術機理缺乏了解,在術前,患者往往會引發(fā)緊張、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患者的術前狀態(tài)不佳,在手術過程中也表現(xiàn)出不配合的現(xiàn)象,因此在術前有必要進行適當?shù)淖o理干預,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干預效果不佳,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5]。信心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干預模式,該護理方法可針對不同的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認知干預,使得患者快速掌握疾病及手術的相關知識,并為患者的心理進行及時地疏導,還會對患者的家屬進行認知干預,以幫助家屬鼓勵、支持患者,大大提高了手術治療的依從性[6]。
曾麗梅指出[7],信心護理可改善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術前癥狀,本研究結果也表明,觀察組患者經(jīng)信心護理干預后,其的心率、空腹血糖及SAS評分顯著下降。提示信心護理不僅會對患者宣教疾病知識及手術主要事項等,還會對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讓患者的家屬充分和患者溝通,鼓勵患者,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在術前,患者焦慮的心理得到充分緩解,術前狀態(tài)顯著改善。譚繼英指出[8],信心護理可提高子宮肌瘤患者在術中的配合度,這和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在術中的配合度高達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較常規(guī)護理干預而言,信心護理可增強患者對手術的自信心,使患者正確對待手術,在術中能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的滿意度大大提升。這和王偉研究結果相一致[9]。分析原因在于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充分理解、尊重患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顯著改善,其護理滿意度大大提升。
綜上所述,信心護理對擇期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可顯著改善其術前狀態(tài)、提高手術配合度及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