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凱 李堯
摘 要:專網服務系統是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是部局實現“放管服”目標的有效載體。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推廣的重要意義,科學籌劃,合理布局,確保專網服務系統發(fā)揮最大效能。本文系統介紹了專網服務系統的建設背景、建設方案、準備工作和主要功能,總結登記服務站和車管所應用專網系統的相關業(yè)務流程,提出各地開展專網建設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機動車登記;專網服務系統;機動車查驗
推廣專網服務系統,是部局“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延伸公安交管服務觸角,擴大車駕管服務半徑的有效抓手,更是廣大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的便利載體。筆者通過專網建設布署和專網業(yè)務流程具體闡述具體落地操作,并就專網推廣和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問題進行初步的總結,希望對各地推廣專網服務系統工作有所幫助。
1交管服務平臺的網絡模式
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即六合一平臺,在公安網(局域網)上運行,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車駕管登記和交通管理的業(yè)務系統。因為系統內存儲相關個人、財產信息,其與外界網絡(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其他局域網)之間是通過物理隔離的方式相阻斷,以確保網絡的安全。但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由于不同的組網方式,基于公安網衍生出來許多服務網絡模式,主要有如下幾種(如圖1):
1.1公安網模式
公安網,通常部署在公安機關內部,即各受理終端設備和服務器均部署在公安網上,采集相關業(yè)務信息保存在本地綜合應用平臺,同步至公安部資源庫。
1.2專網模式
專網,即與市或支隊公安網之間通過邊界平臺,在服務站等非公安部門安裝部署的網絡,根據規(guī)定需要進行審批,并配備正式公安民警,才能建成并使用,可以看成是公安自身的延伸。優(yōu)點是安全性好,在條件具備的單位,可以辦理全部車駕管業(yè)務,不足是審批、建設較為復雜。
1.3互聯網模式
為解決公安網布點的局限性,充分發(fā)揮互聯網便捷、快速的優(yōu)點,公安部2015年7月22日下發(fā)了《關于推進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的意見》,決定建立《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各省公安廳或交警總隊通過互聯網與公安網之間建立邊界(如通過光盤擺渡機)實現物理隔離,確保公安網絡安全的前提下,公安部交管局統一將公安網車駕管業(yè)務中不需要“實車查驗”的業(yè)務,移置在互聯網中。用戶可以登錄“XX省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注冊成用戶后辦理相關業(yè)務,或者開通交管“12123”APP來辦理相關業(yè)務。優(yōu)點是方便快捷,能夠自助辦理,實現了網上辦、掌上辦,不足是不能全部開通所有業(yè)務,現場交互感有欠缺。
1.4警郵合作模式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試點的基礎上,公安部、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決定在全國推行郵政網點代辦交管業(yè)務,創(chuàng)新警郵合作服務模式,拓展交管城鄉(xiāng)覆蓋面。警郵平臺是在國家層面將郵政網通過邊界平臺與互聯網平臺進行對接,數據再導入公安網,借助郵政網絡系統辦理車駕管業(yè)務。優(yōu)點是充分利用網點既有建設布局,改造投入較少,充分彌補現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地理分布的空間不足,尤其適合鄉(xiāng)鎮(zhèn)居民辦理相關車駕管業(yè)務。不足是業(yè)務種類受限,受理過程中會產生額外的寄遞費用。
1.5警保合作模式
2018年9月7日,公安部辦公廳與中國銀保監(jiān)會辦公廳聯合下發(fā)《關于加強警保合作進一步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見》(公交管〔2018〕485號),要求堅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與保險行業(yè)的優(yōu)勢互補,推動警保協同開展交通管理便民服務,推行保險公司服務網點及保險中介紹機構參與交通管理業(yè)務代辦措施,在辦理投保業(yè)務的同時,依托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為群眾提供補換領機動車牌證、補換領駕駛證、申領免檢標志、申請抵押(解除抵押)登記等“一站式”服務。但從目前建設情況來看,警保平臺并沒有依托互聯網建設,多采用的是綜合應用平臺專網服務系統,網絡專線通過邊界平臺與公安進行對接,開通辦理相關不需要現場查驗車輛的登記業(yè)務。
2專網服務系統概述
2.1專網服務系統的建設背景
2.1.1對象定位
改革前,無論是直接接入公安網,還是通過邊界平臺連接專線的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服務站等),使用的均是“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其業(yè)務權限設定、辦理流程內容、數據交換方式等與車管所基本相同,盡管有派駐的民警,但其意義重點在于符合網絡接入的規(guī)定,而不是側重于業(yè)務監(jiān)管,或者也只是形式上的監(jiān)管,而無法實現事中、事后的實質監(jiān)管和審核,存在于一定的風險隱患和管理漏洞。改革后,按照“警是警”“民是民”的建設思路,通過在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銷售企業(yè)等)推行統一的專網服務系統,既便于統一管理,又利于業(yè)務監(jiān)管,做到權限明確、職責清晰。
2.1.2功能定位
根據現有條件的不同,專網服務系統有三種功能可供選擇,即通過機動車銷售企業(yè)提供購買車輛、購置保險、繳納稅費、選號登記等服務,實現車輛查驗、登記審核、檔案管理“一站式”辦結,現場核發(fā)牌證,相當于小型“車管所”;能夠辦理機動車查驗、受理、檔案管理,但需要通過車管所(或號牌制作中心)“郵寄牌證”(或群眾“自取牌證”)的模式實現機動車登記業(yè)務辦結;能夠辦理機動車預查驗,待機動車銷售后,通過互聯網平臺(打印臨時號牌)導入車主信息,車主可以到車管所或其他登記服務站(無需開車)辦理機動車登記業(yè)務,減少了往返車輛管理所次數,簡化了辦事流程。
2.1.3模式定位
按照“全覆蓋、就近辦”的建設目標,一種是“全程代辦、現場制證”模式,即針對銷售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或集團公司,推行車輛預查驗、業(yè)務受理、選號登記、牌證制作全流程代辦,申請人可現場領取行駛證、登記證書和臨時行駛號牌,正式號牌可郵寄送達;另一種是“網點受理、集中制證”模式,對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可由車輛管理所集中制作行駛證、登記證書和正式號牌并郵寄送達。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專網服務系統建設與運行查驗監(jiān)管系統的查驗專網和運行檢驗監(jiān)管系統的檢驗專網并不沖突,不是“另起爐灶”,相反三者之間可以有效整合資源、共享運行環(huán)境,即借助建成的查驗、檢驗網絡環(huán)境,通過有限的改造升級,在其上面部署和運行專網服務系統,以求整體效能的最佳、功能的最大和效果的最優(yōu)。
2.2專網服務系統的建設方案
根據不同地區(qū)已有的網絡部署形式,快捷代辦登記所依托的專網服務系統有以下幾種建設方案:
(1)總隊集中建設方案。由總隊牽頭,統一籌劃部署,在總隊層面進行系統平臺的搭建,各支隊、大隊、登記服務站、企業(yè)代辦機構,通過專用網絡直接接入總隊部署平臺,統一使用、統一維護、統一管理,全省運行在統一平臺。建設架構拓撲圖如下:
(2)支隊分點建設方案。由總隊指導、監(jiān)督、協調,統一標準和相關規(guī)定,由各支隊牽頭,根據本轄區(qū)特點自行搭建專網服務系統,支隊轄區(qū)內各大隊、登記服務站、企業(yè)代辦機構使用專用網絡統一接入支隊系統平臺,由各支隊自行管理、維護。建設架構拓撲圖如下:
(3)改造現有系統。對已經存在自建查驗監(jiān)管、檢驗監(jiān)管系統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網絡改造和增加設備,部署專網服務系統。
2.3專網服務系統的準備工作
2.3.1登記服務站
需要申請一條專線用于接入專網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服務平臺;在查驗區(qū)配備計算機終端、彩色打印機、公安專用二維條碼掃描槍、無線路由器、專用查驗PDA各一臺以及電源插座若干;現場制證的服務站,還需配備設置受理(選號、制證)崗,配備計算機終端、公安專用DPK9500GA Pro打印機、華通高拍儀、桌面式攝像頭、塑封機各一臺以及電源插座若干;計算機終端應自帶光驅或USB外置光驅(用于安裝打印機等設備驅動程序),安裝Windows7操作系統(不建議安裝ghost版本的操作系統,因缺少相關系統文件,會導致未知錯誤)。有條件的服務站,可購置檔案柜(用于存放機動車檔案)和保險柜(用于存放行駛證、登記證書、檢驗合格標志、臨時號牌等空白證件)。
2.3.2車管所
通過總隊綜合應用平臺(交換庫)對查驗員、查驗區(qū)進行備案,確認查驗員備案信息已交換至專網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服務平臺,確保相關信息及時備案。如果專網綜合服務平臺啟用新號段,需提前至總隊綜合應用平臺(交換庫)進行備案,確認號段備案信息已交換至專網綜合服務平臺。要及時通過“[機動車登記]→[業(yè)務參數維護]→[選號號段使用管理部門維護]”的操作步驟對號段的使用管理部門進行業(yè)務參數設置,否則登記受理時不顯示“號段”列表;通過“[機動車登記] →[機動車查驗] →[檢測站使用管理部門維護]和[查驗員使用管理部門維護]”的操作步驟對檢測站和查驗員的使用管理部門進行設置,否則查驗受理時不顯示“查驗員”和“檢驗機構”列表。要及時進行系統管理,創(chuàng)建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管理部門、用戶和角色,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創(chuàng)建用戶時應填寫正確的IP地址,否則無法登錄系統或登錄后無法正常使用相關功能;設置[3:選號參數]-“隨機選號是否打印臨時號牌”“隨機選號的選號模式”和“是否啟用號牌郵寄功能”;設置[7:查驗監(jiān)管參數]-“查驗照片采集方式”“資料照片采集方式”;通過“[系統管理] → [證芯管理] →[證件編號維護] ”設置登記證書編號和行駛證證芯序列號范圍(參照綜合應用平臺工作庫證件編號范圍),尤其需注意的是,在完成選號參數和查驗監(jiān)管參數后,需通過“[系統管理]→[參數配置管理]→[內存參數刷新]”的操作重置web應用服務器參數或者重啟web應用服務器was服務。
2.4專網服務系統的主要功能
機動車查驗和受理。查驗人員查驗機動車后,用條碼槍掃描機動車合格證,錄入機動車技術參數和查驗信息。機動車銷售后,根據車輛識別代號或合格證號查詢出查驗信息,錄入機動車所有人及其他登記信息。
機動車選號。機動車登記服務系統提供“隨機選號”和“互聯網選號”兩種方式,登記服務系統也提供選號接口,供各地開發(fā)外掛選號系統使用。
證件打印。根據打印隊列,打印機動車登記證書、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等法定證件。
機動車公告參數管理。對于有內外網安全接入平臺的,需在交換平臺配置同步公告技術參數表,保證兩數據庫公告技術參數同步;對于無內外網安全接入平臺的,機動車登記系統提供公告參數導出功能,導出公告參數文件后,將該文件導入登記服務系統。為了確保兩數據庫公告技術參數同步,要求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公告參數導入導出操作。
機動車數據移交。已建立公安網邊界安全接入平臺的,登記服務系統通過安全接入平臺實現與公安內網的信息交換。未建立公安網邊界安全接入平臺的,通過二維條碼交換數據。具體流程為機動車銷售單位工作人員辦理注冊登記業(yè)務后,打印有加密二維條碼的檔案移交單,二維條碼中包含了機動車的所有注冊信息;機動車檔案、移交單由機動車銷售單位工作人員定期送至車輛管理所;車輛管理所車管民警接收檔案,登錄綜合應用平臺辦理檔案接收業(yè)務,掃描移交單的二維條碼,讀取注冊信息,然后進行被盜搶和機動車公告參數比對,確認正確后保存到機動車登記系統數據庫,并進行相應的歸檔操作。為了確保登記數據系統及時上傳至全國機動車/駕駛人資源庫中,要求機動車銷售單位應在業(yè)務完成后3日內將檔案移交到車輛管理所。
臨時號牌管理。機動車登記服務系統提供臨時號牌登記和臨時號牌打印功能。臨時號牌數據可以通過內外網安全接入平臺或者文件拷貝方式交換到公安網。對于采用文件交換方式的,要求系統管理人員每天定時將臨時號牌數據導入到機動車登記系統中,確保臨時號牌數據及時上傳。
數據清理。車輛管理所每季度定期組織清理刪除機動車登記服務系統中已完成材料移交的機動車登記信息。機動車銷售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公安信息保密的規(guī)定保障設備正常運行和機動車登記信息安全。
證芯管理。車輛管理所通過機動車登記服務系統記錄機動車銷售單位領用登記證書、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臨時行駛牌證情況,對機動車銷售單位打印作廢的空白證芯進行登記回收。機動車登記服務系統包括證件證芯發(fā)放、領用撤銷、證件核銷等功能。
系統管理。系統管理主要包括部門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參數管理等功能。
3專網服務系統的業(yè)務流程
3.1登記服務站的業(yè)務流程
未銷售車輛。機動車到達機動車銷售單位后,銷售單位進行未銷售機動車預登記,生成待查車輛信息,銷售單位社會查驗員依據GA801等技術標準對機動車進行預查驗,對查驗合格的車輛上傳查驗合格信息,由上級指導部門進行查驗信息審核,審核通過后制作機動車查驗記錄表,待車輛銷售后,通過綜合應用平臺專網服務系統,錄入機動車所有人信息和其他登記相關信息,并將信息上傳上級車管業(yè)務指導部門進行業(yè)務信息審核,審核通過后,機動車所有人進行號牌選??;銷售單位現場制作機動車登記證書、行駛證、發(fā)放免檢合格標、發(fā)放臨時號牌;正式號牌通過郵寄或自提方式到對應的號牌制作點領取,同時有條件的銷售企業(yè)可以設置號牌制作點,現場制作并領取號牌。
已銷售車輛。銷售單位進行機動車預登記,填寫車輛所有人信息及其他相關信息后,社會查驗員對機動車進行查驗,將查驗合格車輛資料上傳上級指導部門進行查驗信息審核,審核通過后制作機動車查驗記錄表,由銷售單位工作人員通過公安綜合應用平臺專網服務系統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業(yè)務,并上傳上級車管部門進行登記業(yè)務信息審核,審核通過后,機動車所有人進行現場選號,工作人員現場制作登記證書、行駛證、發(fā)放免檢合格標志等,完成機動車登記工作。
3.2車輛管理所的業(yè)務流程
設立機動車查驗監(jiān)管中心(視情況可與機動車檢驗監(jiān)管中心合署辦公),對機動車銷售單位查驗的車輛進行業(yè)務審核,查看機動車查驗工作過程,確保機動車查驗工作規(guī)范、準確對機動車銷售單位上傳的機動車注冊信息(包括機動車所有人信息、保險信息)進行審核,確保機動車銷售企業(yè)機動車登記服務中注冊信息的準確性,同時也加強了對銷售企業(yè)登記業(yè)務的管理,使“放管服”政策落到實處。
4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4.1把握關鍵節(jié)點
首先,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各地由總隊牽頭,與4S店協會、通信運營商等單位共同研究資費、管理、布局、建設等事宜,制定總方案,形成合作框架,指導各地同步推進。其次,優(yōu)選通信模式。目前,可采用兩種通信模式,一種為VPN撥號上網模式,另一種為采用太網技術部署局域網。前者可按流量計費優(yōu)點是成本低,缺點是信號不穩(wěn)定;后者優(yōu)點是系統穩(wěn)定,缺點是成本較高。最后,籌劃網點布局??梢钥紤]以車管所為中心,在市內對稱分布,形成網絡化布局,尤其是要重視“公共查驗區(qū)”的建設問題,不斷優(yōu)化查驗流程,確保實現“多點查驗”,最大限度減少未售車輛的移動距離,減少查驗區(qū)建設數量,力求便民服務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4.2注重因地制宜
專網服務系統的推廣,既要加速推進、盡早落地,又要防止不符實際、無差別地“一刀切”。基本原則是先推行國產小微型載客機動車銷售企業(yè)。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進一步開展進口小微型載客汽車、進口摩托車,以及貨車(含掛車)的預登記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開展貨車、掛車業(yè)務的登記服務站須由相應資質的正式民警查驗員查驗車輛,開展進口小微型載客汽車的服務站,可以由社會查驗員查驗,但須民警查驗員監(jiān)管復核。對車身貼有保護膜等保護裝置的車輛,應嚴格實車查驗,但查驗記錄表、行駛證的照片可以使用與車輛外觀相一致的同型號機動車標準照片代替。
4.3規(guī)范業(yè)務辦理
登記服務站只有建設載體的不同,沒有工作標準上的差異,與所有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一視同仁”,無差別對待。首先,強化窗口建設。應嚴格落實“放管服”改革的系列要求,尤其是申請材料減免、一窗辦等要求務必落到實處,做到工作制度、服務標準、辦事程序相統一。其次,核查業(yè)務數據。轄區(qū)車輛管理部門要強化監(jiān)管職責,強化業(yè)務復核、網上巡查、數據分析和明察暗訪,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工作漏洞。最后,落實責任追究。要嚴格按照《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管理規(guī)定》(試行)對登記服務站進行管理,對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單位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切實做到獎懲分明、能進能出,切實凈化車管服務環(huán)境,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5小結
綜上所述,專網服務平臺作為新生事物,其建設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實屬常情,各地應持有包容、支持和鼓勵的心態(tài),不斷改革、發(fā)展和完善,以便在公安交通管理服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便民、利民、為民服務上取得更大的實效。
參考文獻
[1]《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管理規(guī)定(試行)》(公交管(2019)465號)
[2]《關于加強警保合作進一步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見》(公交管〔2018〕485號)
[3]《關于推行公安交管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群眾企業(yè)6項措施的通知》(公交管〔2019〕4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