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春艷
【摘 要】2011年新頒布的《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形成自主閱讀習慣?!北疚墓卜秩蟛糠郑旱谝徊糠种仃U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第二部分是對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及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師對中學生課外閱讀應如何進行指導,提出可行性的方法和策略。
【關(guān)鍵詞】自主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87-02
閱讀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的核心,《牛津譯林初中英語》非常重視閱讀教學,每單元都專設(shè)Reading 板塊,但是課內(nèi)閱讀已遠遠不能滿足中考的要求。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提高學生成績不是靠補課,也不是靠大量的作業(yè),而是靠閱讀”。呂淑湘先生也曾說:“一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課內(nèi)占3課外占7的閱讀量是有限的。
然而,學生目前英語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在對我校英語自主課外閱讀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70%的學生覺得英語閱讀重要,30%學生覺得不重要。42%的學生對英語課外閱讀不感興趣,80%的學生對自己的課外閱讀成績不滿意,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外,喜讀課外書的中學生只有23%,高達87%的學生只是偶爾或從不閱讀英語課外讀物。有的學生即使閱讀,但并不知道閱讀什么樣的書籍,更不知道運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本次問卷調(diào)查反映了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方面的以下問題:
1.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在英語課外閱讀方面,63%的學生花的時間每天不到30分鐘,34%的學生每天花費30分鐘,花1個小時的學生比例為3%。60%的學生覺得預習對閱讀重要,30%認為很重要。在閱讀過程中關(guān)于句法障礙,30%的學生遇長句時往往搞不清句子結(jié)構(gòu),很難理解句意,不懂句法概念,憑感覺理解,20%的學生認為各種句法現(xiàn)象對理解句子結(jié)構(gòu)和句意有較大影響,遇復合句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很難理解句意。在語意障礙方面,只理解表面意義,不理解內(nèi)涵,難以做出推測和判斷。25%的學生沒有學習計劃。
2.缺少學習方法和策略。在預習閱讀課方面,50%的學生會預習單詞,30%的學生通過老師給的任務或根據(jù)課文后的問題進行,還有10%的學生從不預習,所以不知道怎樣預習。當遇到難度大的短文時,90%的學生大概的讀,掌握大意,10%的放棄不讀。在閱讀完文章后,80%的學生能說出一點點大意,10%不可以。在閱讀過程中,50%的學生能有意識的應用一些閱讀策略,30%表示無意識狀態(tài)下曾用過閱讀策略,20%反饋不清楚有何閱讀策略。60%的學生反應生詞較多,影響理解文章的主旨及細節(jié),30%表示有生詞,不影響理解文章主旨,但影響理解細節(jié)。25%的學生認為需要老師輔導及自己多讀。
3. 英語閱讀學習資源匱乏。70%的學生閱讀學習資料來自課本,20%沒有課外閱讀材料,分別有15%學生是從書店購買和老師給的。70%的學生偶爾在課外收聽或看英語節(jié)目,或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學習,25%從來沒有過。
由此可見,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存在著諸多問題,這與當今社會發(fā)展對英語的需求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要求還很遠。
針對初中生目前英語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法和策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激發(fā)興趣,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如何讓學生有書讀,讀好書?呂叔湘說過:“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睂W生自主閱讀的培養(yǎng),課堂是主陣地。我們老師充分利用好每周的課外閱讀課,首先為促進學生的“讀”創(chuàng)造條件,在自主閱讀的同時,我們還會進行課外閱讀指導課,將讀書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最后還要進行課外閱讀的匯報課,讓學生來匯報交流自己最喜歡書中的故事。這樣就形成了“指導方法——自主閱讀——自主匯報”的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外閱讀的教學模式。
一、營造愛讀書的氛圍
一般來說,愛讀書和愛活動一樣,是學生的共同特點。許多上學的孩子手頭上都有一些自己愛看的小書小報,許多家長也不惜花錢給孩子買書訂書。針對這個優(yōu)勢,我們老師應該滿懷熱情地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利用早讀時間,允許學生即可以讀所教的課文,又可以看課外書報,之后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每天布置的作業(yè)要適量,有重點,有針對性,切記搞題海戰(zhàn)術(shù),否則,弄得學生很疲勞,最后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讀課外書。
二、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是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在調(diào)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過“聽、讀、演、”三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1.聽。
農(nóng)村中學生學生認識的單詞量少,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可能因為不認識單詞而失去閱讀興趣,怎么辦呢?每天上課之前,用五分鐘左右,將搜集到的一些適合他們的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幽默笑話讀給他們聽,剛開始選擇篇幅較短的來激發(fā)他們聽故事的興趣,過一段時間,選擇篇幅較長的,只讀故事的開頭或一部分,當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聽下去時,問“這個故事好聽嗎?如果你想知道故事的其他內(nèi)容,就自己去讀。”這樣學生讀的興趣就調(diào)動起來了。
2.讀。
學生自己讀還要有表現(xiàn)的機會,不然,讀書的效率就低了。一段時間后,可以把每天老師讀故事五分鐘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每天讀一個故事,全班同學都有參加的機會,誰先在課外讀完一個故事誰就把故事讀給大家聽……學生的興趣上來了還要指導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最初,推薦適合學生目前水平的課外讀物給他們看,然后建議學生根據(jù)家情盡量每人每學期至少買一本書,輪流傳看,這樣全班近人就有六十本書讀,閱讀量自然增加。還定期推選班級“故事大王”,鼓勵學生投入更多的閱讀熱情。
3.演。
學生讀書一段時間后就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采取讓學生邊讀邊演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持久讀書的熱情。就是讓讀過同一個故事的幾名同學組成一組在課余自編自演故事情節(jié),哪一組準備好了,就讓學生把原來讀故事的五分鐘改成演故事,這樣,學生為了把故事情節(jié)表演出來,還要進一步讀書,而且讀書的積極性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另外開展閱讀競賽形式來考察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記憶情況,還邀請學生家長到校參加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讀書的成功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必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和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并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常讀書,愛讀書,讀好書,既是實施課外閱讀的需要,也是學生精神成長的需要。
我們的實踐目的不是最終形成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而是一種習慣,一種自我需要自我選擇自我分析自我總結(jié)的閱讀方式,這個方式是周期性的學習方式,不是短暫性應試能力,這個自主性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為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學習”打下基礎(chǔ),從感性的角度挖掘?qū)W生潛能,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課外閱讀習慣。
本文系2018年度扶溝縣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學生英語自主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fgjy1803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