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生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數(shù)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科目。所以,小學數(shù)學老師更應該進行積極的嘗試,提高自己的教學有效性,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具體分析了如何提高小數(shù)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從而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157-01
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性的科目,它也是現(xiàn)在這個階段進行新課改的重要部分。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進行相應的改革,如何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學習的熱情,這都是要進行改革的地方。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分析了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1 課堂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
數(shù)學是一門不太好理解的學科,它里面的東西大都是抽象的,而且里面會有很多的規(guī)則運算。很多的學生不是很了解數(shù)學知識點,而且在運算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小學數(shù)學老師就有必要把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降低學習的難度系數(shù),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例如,老師在教給學生加減法這一部分的時候,就可以使用一些實際的物體來進行輔助。在具體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拿一些實際的物體進行加減的工作,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明白加減法的運算過程,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另外,老師在進行選擇實際的物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些學生經(jīng)常見到的,或者是經(jīng)常使用的東西,這樣他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也會更加的有興趣,從而保持對學習的熱情,最終就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講減法的時候,就可以慢慢地減少桌子上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看到數(shù)量的減少,從而加深他們的認識,增強他們的理解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使用案例的學習方法,把課本中一些學生不太理解的東西轉化一下,成為學生最經(jīng)常接觸的東西。這樣的轉變,就可以讓學生看的到也可以摸得到,最終就變成了實際物體的運算,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
2 課堂教學要利用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
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活動時,小學數(shù)學老師一定要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可以使用實物展示的方法,也可以用多媒體等技術,同時也可以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進行實物的教學方法,就是把教材中的內容用實際物體的方式進行展示,從而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讓學生來學習增減的知識,很容易就讓學生理解其中的運算規(guī)則。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主要就是使用幻燈片的方式來播放一節(jié)課需要進行的內容,這種方法可以包含很多的知識點,而且表現(xiàn)方式也是比較多的。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就是它很容易就可以組織起來,而且往往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是現(xiàn)在比較普及的教學方式,因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等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比較大的。學生會對多媒體播放出來的內容感到很好奇,所以也會注意力很集中。老師可以在電腦上制作出來完整的課件,同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語言或者動畫,這樣就可以豐富教學的整個過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比較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得到提高。使用比較教學的方法可以將一些類似的學習內容進行比較,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中使用比較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總結課上面,它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有一定的比較,從而記憶的更加牢固,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
3 課堂教學要利用多樣的教學語言
在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中,老師的語言往往會比較枯燥。很多的小學數(shù)學老師都會不自覺的忽略語言的力量,只是用比較平淡的語言來講教材中的內容,這樣就會無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很多的心理研究都已經(jīng)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很短,他們很容易就被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吸引走。所以如果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只是用一樣的語調,那么學生就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同時也會感到勞累。因此,老師一定要提高自己運用語言手段的技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在使用語言手段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意下面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的通俗易懂性還有簡潔性。通俗易懂就是要求老師使用的語言盡量容易理解,也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語言,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還可以拉進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簡潔性的意思就是老師已經(jīng)使用更加容易理解的語言,不要把語言復雜化。另外一方面,老師使用的語言要盡量的生動化,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一定要使用能夠調動課堂氣氛的語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 課堂教學要注重氣氛的營造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老師一定要更加擅長調動課堂的氛圍,這樣才可以保證課堂的質量。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氣氛的營造,這也是老師必備的一個教學技能。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一些互動,這樣就可以很好的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
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設計內容的講解。如果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那么就可以完成任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就會失敗,那么老師就可以讓他們進行題目的講解,這樣就可以很好的調動課堂的氣氛。另一方面,老師在營造相應的氛圍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具體反應,通過學生的反應來進行引導的工作,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比較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小學數(shù)學老師還要避免使用單一的手段,更加靈活的面對學生,這樣才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5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shù)學老師想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就要積極的進行改革,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把課本中的內容和生活的實際結合起來,還要使用盡量多樣的教學手段,使用豐富的語言,營造良好的氛圍,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趙冰.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學周刊, 2017(6):167-168.
[2] 張瑾.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教育:113.
[3] 葉寶香.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中外交流,2017(32).
[4] 王麗娜.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5(8).
作者簡介:石緒峰(1971-),男,漢族,山東省茌平縣樂平鋪鎮(zhèn)人,學歷:大專,職稱: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