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但術后24h、48h疼痛"/>
阮艷玲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病人中的應用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60例膽囊結石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根據(jù)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與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每組各30例,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術后6h疼痛評分比較無意義(P>0.05);但術后24h、48h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SAS評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止痛藥物使用情況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病人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疼痛程度,減少止痛藥物使用率。
【關鍵詞】循證護理;膽囊結石;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膽囊結石是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型結石,發(fā)生因素較多,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僅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膽絞痛,表現(xiàn)為急性或慢性膽囊炎,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1]。首選治療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療效確切,但手術治療為創(chuàng)傷療法,對患者機體會造成一定損傷,術后可伴有疼痛,加上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對預后造成影響。圍術期實施良好護理干預,可顯著緩解疼痛,消除負性情緒,改善預后,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循證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60例膽囊結石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根據(jù)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納入標準:患者均經(jīng)B超檢查確診;無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治療依從性較好;均自愿參與。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認知功能障礙者。觀察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38-60歲,平均(52.12±2.14)歲;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37-60歲,平均(52.09±2.22)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器官內(nèi)插管全麻,起效后,變換體位,轉變?yōu)轭^高較低12-30°,根據(jù)常規(guī)三孔法切除膽囊。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患者清醒后及時告知手術成功,病房內(nèi)與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注意事項,詢問患者感受,進行常規(guī)健康宣講,給予心理安撫。
觀察組:術后給予患者循證護理,具體為:(1)提出循證問題:成立循證小組,小組成員由主管護師及責任護士組成,護理人員根據(jù)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護理要求,結合自身經(jīng)驗及患者需求,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如術后疼痛、舒適度、心理護理等。通過搜索國內(nèi)外數(shù)據(jù)庫知網(wǎng)、萬方、維普等,檢索相關文獻,遴選出循證級別較高論文,制定合理改善措施,將所羅列出護理措施在會議中進行討論,最終確定循證護理方案,分別為情感管理、認知引導、情景演練。(2)實施:護理人員在術前2d,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營造舒適治療環(huán)境,將預先準備好的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向患者呈現(xiàn),采用圖文結合方式,講解完成后,讓患者根據(jù)圖片進行復述,給予5min思考時間,強化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避免因認知度差異,導致出現(xiàn)不必要的慌亂,從而提升依從性。同時建立微信群,鼓勵患者及家屬掃描二維碼加入,耐心在群中解答患者疑問,定期推送相關注意事項。術后采用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疼痛,播放舒緩音樂,患者取平臥位,根據(jù)護理人員指令,依次放松各部位肌肉,緩解緊張情緒,提高睡眠治療;對疼痛程度較強者,在排除切口感染等異常情況外,根據(jù)醫(yī)囑,給予適當止痛藥物,強化交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轉移注意力,緩解主觀疼痛,盡可能的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3)評價方式:護士長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評估,同時不定期的進行抽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在護理中,同時鼓勵責任護士積極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適當獎勵,調(diào)動工作積極性。
1.3 觀察指標 采用VAS評分量表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強[2]。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焦慮程度進行評價,分值0-100分,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3]。統(tǒng)計兩組患者止痛藥物使用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及焦慮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6h疼痛評分比較無意義(P>0.05);但術后24h、48h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SAS評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止痛藥物使用情況 觀察組共有3例患者使用止痛藥物,占10.00%,低于對照組33.33%(10/30),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4.812,P=0.028)。
3 討論
膽囊結石是外科手術常見并,膽囊切除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傳統(tǒng)開腹手術,由于創(chuàng)口較大,術后出血量多,術后恢復慢,難以達到理想的預后效果,隨微創(chuàng)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腹腔鏡手術被人們接受,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顯著優(yōu)勢。但部分患者由于對疾病認知度夠,加上軀體疼痛導致的心理負擔,從而引發(fā)較為劇烈的生理應激,對病情全面康復與轉歸造成影響。循證護理通過將臨床經(jīng)驗與患者需求相結合,以前沿臨床科研結論為依據(jù),制定出合理、有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整體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4h、48h觀察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SAS評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循證護理能夠顯著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感,緩解其心理壓力,提升舒適度,這可能與循證護理中的認知干預及疼痛護理,責任護士通過強化患者疾病認知度,取的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從而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提升治療依從性。通過疼痛護理,指導患者釋放自身壓力,放松心情,提升睡眠質量,從而有效緩解焦慮程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止痛藥物使用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病人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疼痛程度,減少止痛藥物使用率。
參考文獻
梁姣, 王曉娟, 劉玉姣,等. 急診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術應用循證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 39(7):919-922.
陸麗君. 基于循證理念的護理策略應用于行腹腔鏡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對其術后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 26(34):117-120.
劉翠珍. 循證護理對慢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后疼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 西部中醫(yī)藥, 2017, 3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