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蛟 努爾亞·熱加甫 阿依加馬力·木合臺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新生兒溶血病(HDN)是臨床上常見新生兒疾病之一,主要致病原因是患兒血型與母親血型不相合,進而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1]。高膽紅素血癥亦是臨床上常見新生兒疾病之一,研究[2]發(fā)現(xiàn)該疾病主要發(fā)生在新生兒娩出后一周內,膽紅素含量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為了研究血型、血清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患兒ABO新生兒溶血病的相關性,本文對180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80例為研究組,其中患有新生兒ABO溶血病患兒110例,另選180例ABO血型相合新生兒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90例、女90例,年齡4~11 d,平均(6.3±2.5) d;A型55例、B型54例、O型71例;研究組男99例、女81例,年齡2~10 d,平均(5.8±2.5) d;A型65例、B型55例、O型60例。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符合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患兒家屬同意本文研究并積極配合。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類型疾病,先天發(fā)育畸形、Rh血型不合溶血病等;患兒家屬不同意本文研究。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采用血型檢測和血清檢測,取患兒靜脈血,對兩組患兒進行抗體放散試驗、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以及游離抗體試驗。觀察血型類型與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相關性,并且對患兒行使放散試驗、游離試驗以及直抗試驗,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的相關性,做好記錄進行分析[3]。
2.1血型、血清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的發(fā)病率的相關性研究 血型、血清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具有一定相關性,研究組患兒高膽紅素血癥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新生兒(P<0.05),見表1。
表1 血型、血清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的發(fā)病率的相關性研究[n(%)]
2.2研究組不同血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患溶血病的相關性研究 不同血型患兒患溶血病存在明顯差異(P>0.05),其中O型血患兒與A、B型患兒確診率存在較大差異(P<0.05),而A、B型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不同血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患溶血病的相關性研究(n,%)
2.4放散試驗陽性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的相關性研究 放散試驗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存在相關性,研究組患兒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放散試驗陽性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的相關性研究(n,%)
2.4對比110例患兒項試驗檢測結果 110例患兒三項試驗檢測結果之間存在較大差異(P<0.05),見表4。
表4 110例患兒項試驗檢測結果對比(n,%)
新生兒溶血病是臨床上常見新生兒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4]。溶血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部分組織器官出現(xiàn)功能性障礙、組織水腫、貧血以及高膽紅素血癥等,新生兒溶血癥已經成為影響新生兒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5-6]。高膽紅素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影響腦的能量代謝及組織結果異常,導致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和健康。其嚴重程度主要與膽紅素含量高低有關,主要原因是患者血清中的紅細胞破壞產生大量膽紅素,數據顯示血紅蛋白和膽紅素的比例是1:0.034,膽紅素可通過肝臟代謝后大部分經腸道排出體外,當膽紅素含量過剩時會出現(xiàn)高膽紅素血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型、血清檢測與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具有一定相關性,并且研究組患兒高膽紅素血癥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新生兒(P<0.05);不同血型患兒患有溶血病存在明顯差異(P>0.05),其中O型血患兒與A、B型患兒確診率存在較大差異(P<0.05),而A、B型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由此可見,通過血清檢測和血型檢測可以準確診斷患兒溶血病和高膽紅素血癥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血清檢測和血型檢測與疾病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7-8]。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放散試驗的特異性較高,是判斷新生兒溶血病的最佳依據,放散試驗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fā)生率存在相關性,研究組患兒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血清檢驗、血型檢驗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診斷方法。血型的不同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9]。但本研究量本數量較少,研究結果存在誤差的不良影響,需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