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潔梅, 黃國雄, 黃媛恒
癲癇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常見病。近年來,癲癇與免疫相關的學說漸漸倍受關注,異常免疫反應可能是癇性發(fā)作和癲癇形成的始動因素之一,小膠質細胞、星型膠質細胞和神經(jīng)元可作為免疫活性細胞,參與和影響炎癥反應。天然免疫受體Toll樣受體家族(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連接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橋梁,TLR4(toll-like receptor 4)作為TLRs家族的一名重要成員,是神經(jīng)元、星型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的炎性受體,可以促進免疫調(diào)控分子和細胞因子表達,影響癲癇的發(fā)生和進展,具體作用尚不十分清楚[1]。本研究擬體外觀察大鼠海馬癲癇組織中細胞TLR4介導的炎癥效應和作用通路,進一步闡明癲癇發(fā)病中的炎癥機制。
1.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新生6~9 d SD鼠由廣西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HBSS購于Sigma公司,總RNA提取試劑盒購于Invitrogen,SYBR Green Supermix試劑盒購于Bio-Rad公司,逆轉錄試劑盒購于Promega公司,Anti-MyD88購于Bioss公司,TLR4 Polyclonal Antibody購于Abbkine公司,Western blotting DAB顯色試劑盒購于Solarbio公司。實時定量PCR儀購于Bio-Rad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體外自發(fā)性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模型制備 無菌條件下分離出新生6~9 d SD鼠的完整海馬,置于4 ℃HBSS液中,在振動切片機的載物平臺上,以400 μm厚度進行切片。隨后將海馬腦片放在6孔培養(yǎng)板各孔內(nèi)的濾膜上,各孔內(nèi)分別加入1.3~1.5 ml的完全培養(yǎng)基,置37 ℃、5%CO2條件下培養(yǎng),每周半量更換培養(yǎng)液兩次,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生長情況,培養(yǎng)至7 d。人工腦脊液(ACSF)成分(mmol/L):NaCI 124、KCI 3.3、KH2PO41.2、NaHCO326、CaCl22.5、MgSO42.4、葡萄糖10,pH 7.4。腦片在ACSF中通95%O2及5%CO2孵育至少1 h,實驗時改用未加Mg2+ACSF(即無Mg2+ACSF)灌流3 h,制備自發(fā)性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模型,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 d、3 d、1 w各時點收集樣品進行檢測。
1.2.2 Real-time PCR檢測TLR4、MyD88、IL-1β、IL-6基因 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 d、3 d、1 w各個時間點收取組織標本,冰上碾磨,提取海馬組織總RNA,紫外分光光度計鑒定純度,根據(jù)逆轉錄試劑盒合成cDNA。用SYBR Green核酸熒光染料,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進行40個PCR循環(huán)后分析結果,采用公式2-△△CT計算各目的基因mRNA的表達水平。每個樣品均設3個復孔,實驗重復3次。
1.2.3 Western blot檢測TLR4和信號蛋白MyD88的表達 于造模前后1 d、3 d、1 w各時點,采用蛋白提取試劑盒按說明書操作提取總蛋白,測定蛋白濃度后煮沸變性,SDS-PAGE 凝膠電泳,70 V電轉4 h至PVDF膜,5%脫脂奶粉室溫下封閉1 h,分別加入稀釋后的待檢測的蛋白單克隆抗體,4 ℃過夜,洗膜3次,每次10 min,加入相應二抗,室溫1 h,洗膜3次,每次10 min,顯色曝光,分析TLR4和MyD88的表達水平。
2.1 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TLR4 mRNA和蛋白的比較 和造模前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對照組相比,造模后1 d、3 d、1 w大鼠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TLR4 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均明顯增高(P<0.001),TLR4 蛋白的表達水平也均明顯增高(P<0.001)(見圖1A、1B)。
2.2 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MyD88 mRNA和蛋白的比較 和造模前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對照組相比,造模后1 d、3 d、1 w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各時間點實驗組MyD88 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均明顯增高(P<0.001),MyD88蛋白的表達水平也均明顯增高(P<0.001)(見圖2A、2B)。
2.3 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IL-1β和IL-6 mRNA的比較 和造模前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對照組相比,造模后1 d、3 d、1 w癲癇樣放電海馬腦片中各時間點實驗組IL-1β和IL-6 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均明顯增高(P<0.001)(見圖3A、3B)。
(注:***P<0.001)
圖1 A: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TLR4 mRNA水平;B: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TLR4蛋白表達
(注:***P<0.001)
圖2 A: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MyD88 mRNA水平;B: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MyD88蛋白表達
(注:***P<0.001) (注:***P<0.001) 圖3 A: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IL-1β mRNA水平;B:大鼠正常海馬組織和癲癇樣放電海馬中IL-1β蛋白表達
癲癇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常見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其發(fā)病率為5‰~7‰。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及腦內(nèi)缺乏淋巴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曾被認為是免疫豁免的場所,癲癇曾被認為是非炎癥性病變。近年來,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據(jù)表明,腦部炎癥反應是癇性發(fā)作和癲癇形成的重要機制之一,癲癇發(fā)作后快速誘導的炎癥反應,包括神經(jīng)元、膠質細胞和外周免疫細胞的活化以及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同時,炎癥也可誘導癲癇發(fā)作,促進其病理進程,并導致海馬發(fā)生病理性改變,例如局部神經(jīng)元損傷凋亡、膠質細胞修復再生等[1~3]。
TLRs家族中的TLR4可被體內(nèi)受損細胞釋放的內(nèi)源性配體如熱休克蛋白、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高遷移率組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激活,發(fā)揮轉錄調(diào)控作用[4]。MyD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是TLR4的胞內(nèi)接頭蛋白,具有募集下游信號分子的N端死亡結構域(Death domain,DD)和承接TLRs活化信號的C端TIR結構域。TLR4與細胞內(nèi)源性配體激活后,通過C端TIR結構域募集MyD88樣接頭蛋白MAL(MyD88 adaptor like protein,MAL)和MyD88,與IRAK(IL-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IRAK) 家族分子結合成為信號轉導復合物,隨后后者磷酸化從MyD88/IRAK復合體脫離,激活接頭蛋白TNF受體相關因子(TNFR-associationfactor-6,TRAF-6),促使NF-κB由胞漿轉移到核內(nèi),發(fā)揮轉錄調(diào)控作用,激活 IL-1β、IL-8、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補體、趨化因子等基因,最終導致炎癥因子釋放[5,6]。
TLR4在腦組織中主要表達于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及神經(jīng)元。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TLR4及其信號通路與癲癇關系的研究較少。Das等[7]在大鼠出生后2 w給予注射LPS后發(fā)現(xiàn)激活的TLR4可以誘發(fā)炎癥反應,并且這些大鼠成年后對癲癇的易感性增加。Rodger等[8]對大鼠腦皮質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當LPS與TLR4 結合后可引發(fā)局部癲癇樣放電。Maroso等[9]發(fā)現(xiàn)TLR4在海人藻酸致癇小鼠的CA1、CA3、DG 區(qū)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jīng)元上表達增多,TLR4基因敲除或TLR4拮抗劑處理后小鼠癇性發(fā)作減輕。體外培養(yǎng)新生SD大鼠海馬神經(jīng)元無鎂細胞外液所致難治性癲癇模型中TLR4蛋白及mRNA增高,且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強[10]。本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癲癇樣放電海馬組織中,TLR4和MyD88的mRNA和蛋白的均不同程度的升高,炎性因子IL-1β和IL-8 mRNA升高,表明TLR4/MyD88信號通路在癲癇發(fā)病和進展的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癲癇海馬內(nèi)細胞表面表達的TLR4可作為重要的受體,通過MyD88介導神經(jīng)炎性損傷,可能是癲癇形成的異常免疫機制之一,免疫調(diào)節(jié)和抗炎治療可能是癲癇治療的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