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1. 引言
思維導圖即心智圖,英文表示為 代指大腦皮層的全部智能一起運作,對圖像、詞匯、 韻律、邏輯、數字、 空間以及顏色和空間進行感知,通過圖示展示的行為,對人大腦中的 思想、概念以及理論進行表達,使大腦中的隱形知識,直觀的呈現出來,具有可視化和顯性化的特點,為人與人之間的表達、交流以及自我思考提供便利條件。思維導圖是在上個 世紀60年代,托尼· 巴贊(英國)結合人腦的特征,發(fā)現一種通過形象而直觀的圖示,來對概念之間的關系進行標識,從而方便記憶的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說,思維導圖是人腦放射性思維的一種外部表達方式,屬于圖形技術的應用范疇,能夠拓展我們大腦的內在潛力。
2. 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實例
現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第五單元的閱讀“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為例展示思維導圖的運用。
2.1 Pre-reading
課前預習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生詞和為導入話題做語言材料上的準備。按傳統(tǒng)預習方法,聽錄音讀單詞,預讀文章并翻譯,未免顯得有點兒乏味,并且知識點較散,給人一種“只見木不見林”的感覺,學生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筆者認為采用思維導圖的預習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容易的記憶單詞并能在語篇上有清晰地認識。
2.2 While-reading
閱讀時教師讓學生先看標題預測文章大意,再匹配段落main idea,然后完成表格,一步步逐漸深入,讓學生感悟到再好的工作也有利弊。從總體框架上去讀這篇文章,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Reasons for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athlete. Reasons against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athlete
1. make a lot of money 2. make a living__________? ?3. become?__________ ? ? ? ? ? ? ?4. give money to?__________ ? ? ? ? ? ? ?5. do a lot of work
1. watch you? ?__________ ? ? ? ? ? ?2. follow you everywhere 3. be? __________? ? ? ? ? ? ?4. get__________
5. have a difficult time
2.3 Post-reading
閱讀之后出示如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復述。該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減去相對復雜的信息,更清楚地對文章主旨脈絡進行梳理,繼而將短語、詞匯導入統(tǒng)一語境中,將詞匯連接成網絡,便于學生形成記憶網,促進學生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的形成,使知識內化更加容易。
2.4 Summary
單純以文字形式總結本課,顯得有些零散,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筆者采用思維導圖—“知識樹”這一形式,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形象立體的烙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久久不能遺忘。
3.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能夠給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增添一種助力,打開了學生語言求索的學習方式,以一種高效的思維模式來進行英語語言知識的汲取, 促進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均得到提升,改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式語言知識的時候,將學習活動變得主動而有意義。思維導圖順應可人大腦的思維特點,記憶與認知規(guī)律。但要靈活運用該項有意義的思維模式需要一定時間和堅持,因此,還需廣大教師不斷研究,合理地去設計思維導圖。
參考文獻
[1] 托尼·巴贊著(Tony Buzan). 李斯譯. 思維導圖[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 托尼·巴贊著(Tony Buzan). 李燕紅譯. 開動大腦[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
[3] 陳敏. 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外語電化教學, 2005(01).
[4] 楊凌. 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 2006(06).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滄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