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唐紅梅,肖 霞,顧翼洋
(嘉興市婦幼保健院,浙江 嘉興 314000)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及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當醫(yī)療水平穩(wěn)步提高,感染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公共問題[1]。據相關文獻報道,意外死亡在不少地區(qū)已成為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2]。為了解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情況,本研究以嘉興市2010至2017年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數據為基礎,分析嘉興市不同年份、不同季節(jié)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率趨勢和死因情況,為降低5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提供重要依據。
資料來源于嘉興市五縣兩區(qū)婦幼保健機構專門監(jiān)測人員上報的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5歲以下兒童死亡信息及活產信息,包括每季度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jiān)測季報、兒童死亡報告卡、5歲以下兒童死亡登記表及年報資料。根據《全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jiān)測方案》進行監(jiān)測。按國際分類(ICD-10)進行兒童死因分類。
2010至2017年嘉興市轄區(qū)內死亡的所有5歲以下兒童,包括孕滿28周,如孕周不清,參考體重>1 000g,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臍帶搏動、隨意肌縮動4項生命體征之一者。
根據收集的資料對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死因順位進行描述性分析。根據《全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jiān)測方案》,新生兒意外死亡率=(當年新生兒意外死亡數/當年活產數)×1 000‰,嬰兒意外死亡率=(當年嬰兒意外死亡數/當年活產數)×1 000‰,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率=(當年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數/當年活產數)×1 000‰。各意外死因的死亡率=(該意外死因的死亡兒童數/當年活產數)×1 000‰。
嘉興市各地加強對兒童死亡的漏報質控檢查,市級婦幼保健監(jiān)測人員每半年對監(jiān)測工作進行質量檢查,完善兒童死亡監(jiān)測網絡體系,加強對流動兒童的建冊管理,通過與疾控死亡登記、公安銷戶記錄、殯儀館火化記錄進行定期核對及交叉檢驗,有效地減少了兒童死亡的漏報,各項兒童死亡率能客觀地反映嘉興市的實際狀況。
采用Excel進行數據的簡單整合,導入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各組數據,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和卡方檢驗,分析兒童意外死亡率,死亡原因的差異和趨勢,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嘉興市2010至2017年活產數為402 170例,5歲以下兒童死亡2 220例,其中意外死亡643例,占總死亡人數的28.96%,意外死亡率為1.60‰;各年份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數占總死亡數的比例在22.48%~32.50%之間,2017年比2010年下降了近10%,2010至2017年各年齡段的意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均P<0.05),見表1。
表1 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構成比及死亡率比較結果(n)
各年齡段2010至2017年總的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均低于非本地兒童(均P<0.05);2017年與2010年的增減幅度相比,各年齡段的本地與非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非本地新生兒下降最快,2010年到2017年非本地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數是453例,本地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數190例,總意外死亡643例,非本地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占總意外死亡的70.45%(453/643),見表2。
表2 2010至2017年嘉興市各年齡段本地與非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比較結果(n)
本地與非本地兒童意外跌落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它5個主要死因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均低于非本地兒童,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2010至2017年各死因在意外死亡順位中變化不大,2017年與2010年相比本地兒童在各個死因的死亡率上都有不同程度降幅,而非本地兒童在溺水、意外窒息、其它意外的死亡率上有大幅度下降,見表3。
表3 2010至2017年嘉興市本地與非本地兒童主要意外死因的死亡率及順位比較結果(‰)
不同年齡兒童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構成不同,新生兒和嬰兒均以意外窒息為主,分別占意外死亡的82.05%和84.92%;1~4歲兒童的首要意外死因為是溺水,占64.41%;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為溺水,占45.10%,其次是意外窒息,占29.08%,再次是交通意外,占13.84%,見表4。
表4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年齡別意外死因的構成
新生兒及嬰兒最主要的意外死因為意外窒息,其發(fā)生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以冬季發(fā)生率最高,不同季節(jié)意外窒息構成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在不同季節(jié)意外窒息死亡比較結果(n)
本研究顯示,隨著醫(yī)療保健水平的逐年提高及對兒童生命質量的逐年重視,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可能與嘉興市近年來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非常重視有關:①2010年開始,嘉興市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兒童保健制度,如例會制度、隨訪制度、宣教制度、質控制度、新生兒入戶訪視制度等,并且這些制度在日常兒保保健工作中不斷得到完善,對兒童的監(jiān)測及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兒童意外死亡的發(fā)生;②2010年開始至今,嘉興市開始著力于婦幼系統(tǒng)的網絡建設,全市建立起相對方便快捷的婦幼網絡,廣泛地開展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jiān)測及健康宣教工作,對于死亡率較高或者某種死因明顯增高的地區(qū)及疾病開展專項的討論及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對意外死亡率的逐年降低起到了作用。2010至2017年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平均意外死亡率為1.60‰,低于2004至2014年浙江省5歲以下兒童平均意外死亡率19.17/萬[3],也低于2006至2009年蘇州市兒童意外死亡率17.13/萬)[4],低于2000至201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平均意外死亡率16.40‰[5];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資料顯示,2013年高收入國家5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率為4.4/萬[6]。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率低于周邊城市,但仍高于發(fā)達國家水平。
3.2嘉興市2010至2017年5歲以下非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高于本地兒童
本研究顯示,嘉興市2010至2017年5歲以下非本地兒童意外死亡率無論是在各個年齡段還是在各個主要死因中都普遍高于本地兒童,考慮可能與非本地兒童的家長對兒童的看護不夠,且非本地兒童流動性大,對周邊環(huán)境熟悉程度低,并且監(jiān)管及宣教難度大,留守兒童無人看管等有關;非本地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占總意外死亡的70.45%,因此降低嘉興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的重點應放在對非本地兒童的管理上,加強對非本地兒童家長的宣教,增設托幼管理機構[7-8]。在制定公共衛(wèi)生策略時,需加大對非本地兒童生存質量的投入,從而減少非本地兒童的意外傷害和意外死亡。
意外傷害一直是嘉興市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占總死亡的71.96%,這與國內一些報道結果相符[9-10],特別是溺水,占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64.41%。1~4歲兒童的活動范圍增大,對周邊世界充滿好奇卻又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對危險環(huán)境識別不夠,容易發(fā)生意外。因此加強對看護人及全社會的宣教力度至關重要。①加強對家長的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對溺水的認知和行為改變,其是預防兒童溺水的有效干預措施[11];②加強對兒童生活環(huán)境的安全管理,保障水域安全,及時清空浴盆、水缸,湖泊、池塘邊樹立安全圍欄,并樹立明顯的警示標記,游泳池設立專門的救生員等;③加強全社會對院前急救知識的普及,在公共場所提供有關兒童意外傷害救護的專業(yè)器械,加強全社會人員對院前急救的技能培訓。
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特點進行意外傷害的預防和宣傳。本研究發(fā)現,新生兒及嬰兒的意外傷害主要為意外窒息,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一致[2-3,12-13]。新生兒及嬰兒意外窒息高發(fā),一方面提示對兒童看護人的安全喂養(yǎng)和安全護理宣教尚有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兒童看護人對意外窒息的現場急救意識薄弱,急救能力不足,這些均是意外窒息導致死亡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顯示冬季為意外窒息的高發(fā)季節(jié),這可能與冬季寒冷,衣物及被褥導致新生兒意外窒息的危險加大有關。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①母親半夜側臥喂奶時要避免疲勞入睡,導致乳頭及身體壓迫嬰兒;②嬰兒喝奶后入睡應采取側臥位;③避免床上堆積衣服;④被褥蓋至嬰兒腋下;⑤稍大一些兒童進食應有看護人監(jiān)管,避免食入果凍、堅果等易堵塞呼吸道的食物。
預防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需通過家庭、學校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關注,根據不同年齡及死因特點制定不同的預防措施,以政府層面推動社會力量進行關鍵技術培訓及關鍵制度修訂,避免意外死亡的發(fā)生,提高兒童生命質量,保障兒童健康。這將是未來幾年嘉興市提升兒童健康水平的方向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