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清
2018年10月14號至30號,我參加了2018年呂梁市高中名師上海訪學跟崗培訓,聆聽了幾位教授的講座,走訪了幾所名校。跟崗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收獲頗多,感受豐富,現(xiàn)就我的粗淺認識分享給大家。
一、新常態(tài)教師專業(yè)提升之路——肖家蕓
10月15日上午,我聽了肖教授關于教師的專業(yè)指向的講座,我的感悟如下:
教師的專業(yè)指向有三個方面:
專業(yè)學識:本學科與教育心理工具學科知識、專業(yè)學養(yǎng)。
專業(yè)能力:運用、設計、實施教學,完成教考的實際能力。
專業(yè)境界:教考試與教做人、當飯碗與謀事業(yè)、匠與師。
匠:在實踐層面,還不是規(guī)律本身。一般教師,大部分是基本功嫻熟,停留在教書匠層面,幾十年如一日。
師:在綜合層面,講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是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有個人代表性的東西。
以此類推,教育家是屬于一個地區(qū)或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所以,我們現(xiàn)在仍然停留在教書匠層面,或者說我們要通過這次培訓,使自己由教書匠變成名副其實的教師,把自己打造成專業(yè)型人才,再向?qū)<倚徒處熯~進,走在本校教育教學的前沿, 進一步成為呂梁市英語教學教研的中堅力量。
肖教授說得好,我們要用積極的思維看待周圍的同事。關照別人的優(yōu)點,忽略別人不足的地方。積極看待學校,忽視學校的弱點,發(fā)揚學校的優(yōu)點,這樣學校的特色逐漸形成,學校的亮點逐漸閃耀起來。
我們最需要的正是思維的轉(zhuǎn)變!
小微化思維(微課,微練習,微講評,微實驗,微德育,積零為整,片段訓練,微積累),緊隨時代潮流。
粉絲思維。得粉絲者得天下,努力打造課堂魅力,贏得學生。
焦點思維。課堂不做三件事:講得多,嚼得碎,喂得煩。不做比做得好,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不要替代學生,大包大攬。
快一點思維?,F(xiàn)實告訴我們,早一步學習,早一步改進,早一步受益。
實驗抓手。“課題”就是問題,就是一個愿景、一個主題、一個熔爐,也是一個臺階。我們要在實驗中廣識強能,獨立地研讀教材,特色地建構(gòu)課堂,藝術地推進教學,智慧地兼顧教考,在實驗中提升課堂境界。
二、課堂學習講求效率,教學過程要達成高目標
好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習情態(tài)積極向上,參與度高,學習愉悅健康,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高。
18號上午,我們第五組聽了華東師大附中二Annie zhou的課,正如孝義五中王冰點評的那樣:Ms zhou 的課導入新穎,有亮點,用一個surprise 詞給學生拋出一個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帶著好奇去尋找線索,學生在閱讀中思維是活躍的;Ms zhou設置的問題難易有度,課堂容量有度,無論哪個學生都有事可做,能參與;課堂指令明確,學生配合默契,行動張弛有力; 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討論中互相幫助,act out right;Ms zhou 在課堂設計中體現(xiàn)了putting in and putting out sense,語言素養(yǎng)意識強,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學生循序漸進,獲取信息,加工信息,邏輯生成,得出結(jié)論,角色扮演,一個個surprise出現(xiàn),最后通過winner,host,the faint lady的conversation,以讀促成口頭表達,學以致用,教學成功,達到預期結(jié)果。
三、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評價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疽蛩貥?gòu)成:體現(xiàn)價值取向,呈現(xiàn)心智特征,形成發(fā)展條件。所以,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評價方法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性,不再局限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的考試評價,而是將評價貫穿于教學活動中,對教學過程和結(jié)果均進行有效監(jiān)控。閱讀課程教學評價有形成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這兩種評價共同構(gòu)成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評價體系。
四、如何有效選題
23號下午,上海市靜安區(qū)教育學院陸少明教授為我們五組做了講座,該講座是關于申報省市級課題選題,他主要從這幾個方面說的:
(一)從具有普遍性的教育教學難點問題中選題
作為市級課題的選擇,絕不能僅僅站在自己學校的層面,而是要站在全市學校的層面。這個問題的研究不僅對本校有研究價值,也為全市的研究提供鮮活的實踐操作案例。
分析與思考:
1.“學生提問”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它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個案。
2.學生提問也是教學的難點問題之一。
3.調(diào)查是課題研究的基礎。
(二)從課題研究成果的深化研究中選題
在一些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研究成果中選題,開展深化研究,也是一條易被人忽視的選題途徑,因為現(xiàn)在的課題研究成果很多,但大多數(shù)被束之高閣,缺少被人推廣或深入研究。
分析與思考:
當前,課題研究存在一個誤區(qū):很多學校不愿意推廣他人的課題,自己情愿從頭開始;但這樣的研究由于缺乏研究基礎,往往很難取得研究成果,站的起點也不是很高。
(三)從學校發(fā)展面臨的具有普遍性的棘手問題中選題
當學校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些問題難以解決,但不是本校所特有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普遍現(xiàn)象時,這樣的研究就非常有價值,可以作為選題的重要考慮因素。
(四)從學校課堂的德育問題中選題
教育科研選題還可以從學校教育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德育問題中產(chǎn)生。
(五)從課堂素質(zhì)教育缺失中選題
任何教育總會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盲點或難點。因此,針對這些盲點進行選題,往往成功率較高。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對于我來說,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要反思的問題更多。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如既往地研究、反思,與學生共同成長,力爭在現(xiàn)在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