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農(nóng)村學生由于家庭教育參差不齊,對音樂的認識不盡相同,所以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音樂欣賞課教學,巧妙導入是音樂欣賞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的成敗與否,直接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關系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
一、情景方式導入
情景導入法是通過設置具體的、生動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置身于某種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景之中,促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氛圍中參與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語言描繪情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和現(xiàn)場模擬創(chuàng)設情景。在農(nóng)村學校,由于生活經(jīng)歷以及生活條件的限制,學生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相對較窄,而音樂知識理論性較強,有些音樂知識較難理解,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利用有效的情景方式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一課的導入中,我讓學生化身為導游,將課堂學習轉變?yōu)橐淮巍瓣兾髦谩?,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向“游客”介紹西安的著名景點及其文化;之后,再將“旅游”范圍擴大到整個陜西省,引出紅色革命地區(qū)——陜北;最后用多媒體展示陜北的自然風光和特色文化,向學生介紹陜北民歌,引出由陜北名歌改編的新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該導入形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興趣,開拓了視野,拓展了思維,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整節(jié)課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卓見成效。
二、演唱方式導入
如音樂劇《貓》里的《回憶》一曲的教學,教師播放魅力貓演唱《回憶》這一段的視頻,然后把原唱的聲音消掉,教師根據(jù)畫面進行演唱。教師演唱完之后,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被激發(fā),緊接著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背景介紹,讓學生對音樂劇《回憶》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期間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活潑,最終達到教學的目標要求,否則學生整堂課的思路會很混亂,甚至導致學生出現(xiàn)聽覺疲勞。
三、游戲方式導入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一些難懂的知識,往往可以借助課前的簡單游戲解決。中學生的游戲和小學生有所不同,初中音樂教師需要設計出一種符合中學生年齡性格特征的游戲來導入新課,以此啟發(fā)他們動手、動腦,讓學生親身參與課堂,從而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如音樂中的音高、部分節(jié)奏、強弱的對比、音的長短等知識都是比較難掌握的,而且也比較枯燥,游戲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有涉及音高的課,可選擇幾個身高差別明顯的同學進行認人游戲;要掌握較難節(jié)奏練習時,可進行拍手、拍身體節(jié)奏變化游戲;強弱的對比,可通過拍身上不同部位進行感受;音的長短的學習,可通過聽音辨樂器的游戲進行。
在《軍民大生產(chǎn)》一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以挪鋼琴的活動展開導入。第一次抬琴時,我沒有任何提醒,學生很明顯是有心無力;而第二次,我讓他們其中一個人喊著“一、二,推”的口號,其他人聽口號同時集體發(fā)力,結果在同學們統(tǒng)一的步伐下鋼琴開始移動。由此,我引出了以勞動號子為題材的歌曲《軍民大生產(chǎn)》的教學。
四、作品背景或作者簡介方式導入
這一方法在音樂欣賞課中被廣泛使用。即在授課前,教師通過介紹作者的生平、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代表作品來引出課題。此方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體會作品的情感,品味音樂的精粹,有利于激勵學生奮進,也有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地聆聽作品。如京劇《我不掛帥誰掛帥》教學中,教師從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生平簡介開始,到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再延伸到《穆桂英掛帥》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聽了之后,一定會被梅蘭芳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從而期待聆聽他的不朽之作。
一個巧妙的導入是為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也是為了引出新知識所作的鋪墊。導入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新穎性、簡潔性。 導入的手法有很多,一個巧妙的導入能使教師在課程教學上得心應手,同時也能使學生很快融入課堂當中來?,F(xiàn)在是網(wǎng)絡信息時代,很多時候都會運用到多媒體,通過影視、畫面、音像等形式,達到感性認識和視聽效果。一個好的導入,它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它們具備共同的宗旨,即“必須從音樂出發(fā);能夠深深地吸引學生;在課堂的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將好奇轉變?yōu)闈夂竦呐d趣”,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感到一層不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才可能保持一個全新的精神面貌來接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