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慶 陸銀萍 孫玉龍 孫金濤 許云鵬
紅四方聚谷氨酸復合肥是采用高塔塔熔融噴漿造粒工藝生產,選用全水溶性原料,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黃腐酸鉀、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劑,產品顆粒養(yǎng)分均勻,溶解性好、養(yǎng)分釋放更均勻,適用于滴灌、噴灌等設施施肥。
試驗于2017 至2018年在安徽省蒙城縣農業(yè)示范場進行。試驗地土質為砂姜黑土;供試小麥品種為濟麥22;供試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為市場購買;有機肥、0.2 億生物有機肥、10 億微生物菌劑由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1 供試肥料
供試肥料為紅四方聚谷氨酸復合肥 45%(15-5-25),含腐植酸水溶肥(N ≥40g/L,P2O5 ≥60g/L,K2O ≥110g/L,
腐植酸≥30g/L),養(yǎng)地型中量元素水溶肥(Ca ≥70g/L,Mg ≥30g/L,有機質≥50g/L)。
1.2.2 對照及習慣肥料
某品牌硝硫基復合肥料45%(15-5-25),某品牌硫酸鉀復合肥45%(15-15-15),尿素(N ≥46%),多肽鎂水溶肥(Ca+Mg ≥100g/L),農用硫酸鉀(K2O ≥51%)。
供試作物品種為七年生無核夏黑。避雨棚栽培七月中旬成熟。果實香甜可口,果穗圓錐形或有歧肩,果穗大,平均穗重1000 克左右,果穗大小整齊,果粒著生緊密。果皮呈紫黑色,果實上色均勻,成熟一致。果粉厚且均勻,果粒堅硬且脆。果肉硬脆,無肉囊,果汁紫紅色,芳香味足,在市場深受歡迎。
試驗采用小區(qū)設計,設置三個處理,
處理1:紅四方聚谷氨酸復合肥、含腐植酸水溶肥、養(yǎng)地型中量元素水溶肥;
處理2:某品牌硝硫基復合肥;
處理3:當?shù)亓晳T施肥。(具體施肥品種和施肥量見表1、表2、表3)3 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222.3 平方米。習慣施肥按當?shù)厥┓柿亢褪┯梅椒ㄟM行。大棚東西向,行距2 米、株距1.1 米,每個小區(qū)40棵葡萄樹。
從表4比較看出,處理1(聚谷氨酸復合肥)較處理處理2 成熟期提前3 天,較處理處理3(習慣施肥)成熟期提前7 天,成熟期提前有利于銷售價格優(yōu)勢。
從表5比較看出,處理1 較處理2 粒徑、單果重、糖度分別增加3.4%、2.3%、8.7%; 處理1 較處理3 單果粒徑、單果重、糖度、提高了13.9%、6.0%、17.6%。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 2007 軟件處理,采用spss 方差分析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從表6比較看出,處理1 產量最高,處理2 次之,處理3 最少。處理1 與處理2 和處理3 相比,差異顯著。處理1 較處理2 畝產量提高了5.4%,處理1 較處理3 畝產量提高13.1%。
表1 處理1 施肥品種及施肥量(單位:kg/畝)
表2 處理2 施肥品種及施肥量(單位:kg/畝)
表3 處理3 施肥品種及施肥量(單位:kg/畝)
表4 不同處理對葡萄生育期的影響 (日/月)
表5 不同處理對葡萄生物學性狀及單果重的影響
表6 不同處理對葡萄產量因素的影響
表7 不同處理的葡萄經濟效益
由表7可知,3 個處理中除肥料成本不同外,其他成本相同。處理1 經濟效益最高,處理2 次之,處理3 最低。處理1 比處理2,增收601 元/畝,增收率為6.1%。比處理3,增收1339 元/畝,增收率為14.6%。
施用聚谷氨酸復合肥的處理,葡萄生物學性狀、葡萄產量和經濟效益均最高,且差異顯著,比習慣施肥增產144.9kg/畝,增產率為13.1%,比常規(guī)施肥增產64.1kg/畝,增產率為5.4%;凈收益處理1 比處理2 增收601 元/畝,增收率6.1%,比處理3 增收1339 元/畝,增收率14.6%。
紅四方聚谷氨酸復合肥為全水溶硫酸鉀型,特別添加聚谷氨酸、黃腐酸鉀等增效成份,適合水肥一體化施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產增收效果明顯,在經濟作物上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