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智斌
【摘 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我國青少年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了,導致現在很多的青年學生對愛國主義和奮斗精神有所缺失。但是愛國主義和奮斗精神對一個人的健全人格和優(yōu)秀品質的養(yǎng)成起著分廠關鍵的作用,所以當下在高職院校中也要加強對學生愛國奮斗精神的教育。
【關鍵詞】高職教育;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研究
愛國主義和奮斗精神是一個人必有的優(yōu)秀品質,但是在現在很多的高職院校中因為教師對學生教育方式有問題,導致學生愛國主義和奮斗精神的意識較差。本文是根據本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對當下高職院?!昂霌P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未來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探索,希望能對以后高職“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一、對高職學生進行“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
對高職學生進行“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目前他們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對很多事情的辨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高職的學生都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如果心智沒有成長必然會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F在有很多學生認為愛國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沒有關系,還有很多學生認為畢業(yè)以后子承父業(yè)就可以了,沒有奮斗的必要,導致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了老一輩的斗志。祖國和社會的未來是要靠年輕人的,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1]。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在的學生從小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好,沒有吃過苦,所以對愛國奮斗的精神沒有什么了解,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步入社會以后學校中學到的知識都是很有用的,而且愛國主義和勇于奮斗的精神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高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改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
在現在的很多高職院校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緊張的。因為高職院校有一部分的學生個性比較強,教師為了保證其他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只能對其行為進行打壓,導致很多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但是通過教師不同形式的愛國奮斗思政教育,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同時改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當下“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模式過于傳統
現在很多高職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手段上沒有創(chuàng)新,導致很多學生對教師的課程不感興趣,所以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率。所以只有教師改進當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將愛國奮斗精神的思政教育高質量進行下去[2]。
(二)思政教育的表面化
現在有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對學生進行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誤以為進行思政教育會影響課程的教學,所以不開設相關的課程,還有的教師只是粗略為學生講解愛國精神,卻沒有將愛國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真正落實,導致學生沒有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F在的教師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教學的根本任務,為社會提供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才是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教育模式上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
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現在有部分教師還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也就表明學生沒有高質量接受思政教育的機會,所以教師還要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有意義的思政教育課。
三、改善對高職生“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改進思政教育模式
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一般是教師通過教材為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都是通過教材來完成的,導致很多學生對思政教育沒有太多的興趣。所以在以后思政教學工作中可以為學生轉換教學的思路,通過旅游、小游戲、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奮斗精神。像現在很多高職院校中的學生都比較追隨潮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個特點將思政教學工作和當下流行的愛國奮斗題材的內容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興趣,學生只有有了學習積極性,才能將教師上課提到的內容吸收進去[3]。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英雄山、解放閣游玩,在游玩的過程中緬懷英雄先烈,讓學生知道當下的幸福生活是先輩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為祖國未來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師還可以不定期舉辦“聽聽他們怎么說”講座,邀請當地優(yōu)秀的官兵、勞動模范等人物當學校進行演講,讓他們說說自己對愛國奮斗精神是怎么理解的,讓學生將心中的不解和疑惑提出來,由優(yōu)秀的任務進行解答,在這樣的過程中樹立學生優(yōu)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以后愛國奮斗精神的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日常教學中貫徹落實“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
當下很多教師在“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中過于表面化,導致學生并沒有真正將愛國奮斗精神融入生活中。所以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貫徹落實“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思政教育,讓學生知道愛國奮斗精神適合我們息息相關的,每天就在我們身邊發(fā)生,所以我們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優(yōu)秀愛國奮斗精神。國家是大家的國家,國家的興亡和個人有著必然的聯系,愛國不一定非要轟轟烈烈,每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愛國。
例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遇到與愛國奮斗精神相關的內容可以為學生普及愛國精神,在學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詩句讓學生體會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正是有這些愛國人士的存在,才使得國家得以繁榮昌盛。
(三)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融入現代化教學
現在很多的高職院校已經普及現代化的教學多媒體設備了,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資源,為學生思政教育的課堂增添樂趣。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將復雜難懂的教材知識變成有趣味的課件,讓學生通過課件掌握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愛國奮斗相關的音樂、電影和動畫等,用豐富多彩的藝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愛國奮斗精神的品質。
例如:學生對流行的元素都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當下比較火的《戰(zhàn)狼2》、《紅海行動》等愛國影片,讓學生體會奮斗在一線的戰(zhàn)士的艱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然后讓學生簡單表達看完影片以后的所思所想,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的同時,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觀看紅色電影,如《雞毛信》、《小兵張嘎》等,讓學生在觀看趣味性比較高的影片的同時,體會老一輩革命軍人的艱苦以及當下幸福生活的不易,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當下高職學生進行“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的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雖然在現在的教學中還存在有不少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為學生提供更有意義的思政教育課。
【參考文獻】
[1]徐小莉.紅色文化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民營科技,2017,(5):242.
[2]鄭玉美.黃岡紅色文化資源與高職愛國主義教學[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5,36(22):175-176.
[3]欒靜.民族精神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論析[J].科技視界,2017,(3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