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
散文的文學性強,意蘊豐富,表達技巧多樣,考查點多,利于命題,因此是中考語文常選的文學作品閱讀文體。2018年中考,我選擇了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作為文學作品閱讀試題的閱讀文本。
《我愛燕園》選自《宗璞散文選集》,選為閱讀文本時稍微做了刪改。從文本的角度來看,這篇散文的兩條線索非常清晰:一條線索是回憶,作者回憶了在燕園的生活:另一條線索是情感——“我”愛燕園。圍繞這兩條線索,我命制了第1題,著重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能力和梳理文本信息的能力。第1題,要求學生閱讀全文,說說作者依次從哪幾個方面抒寫了對燕園的愛。我在“依次”一詞下加了著重號,這是答題的要求,也是評卷時的得分點,要求學生在閱讀散文的過程中,梳理散文脈絡,理清結(jié)構(gòu),在此基礎上概括內(nèi)容。這是針對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學生不能認真讀好第一遍,不能把握散文的脈絡結(jié)構(gòu),進而不能有效地整體感知的教學問題而設置的題目,目的是引導散文閱讀教學在教會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理清文本脈絡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信息概括能力的訓練。
部編版教材特別重視朗讀,在每個單元的導語中都有朗讀要求,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就提出明確要求:“學習本單元,要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lǐng)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鄙⑽氖敲牢模牢母鼞摱嘧x。怎樣朗讀散文呢?第2題明確考查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求朗讀“我只是一名居民,在這里有了35年居住資格的居民”,考查朗讀中對重讀詞語的把握,讓學生選出必須重讀的兩個詞語,并簡述理由。“我…‘居民”是明確“我”與燕園關(guān)系的兩個詞語,重讀時能表現(xiàn)出情感由衷而發(fā):我愛燕園!當然,朗讀的技巧是多樣的,只要學生的答案能將朗讀技巧與對散文的情感統(tǒng)一起來,言之成理,我們就認可。命制此題的目的在于告訴學生:學習散文必須朗讀,只有朗讀才能感受到漢語的聲韻之美。
散文除聲韻之美外,還有結(jié)構(gòu)之美。第3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感情線索的把握,讓學生抓住感情線索來分析散文的結(jié)構(gòu)、理解散文的主旨。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能夠“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要求學生通過審美體驗、評價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因此。第4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文學習的情境。學生可以從描寫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分析。這是將語文能力直接滲透在審美體驗中的一道好題,引導學生既欣賞文中的自然景物之美,又品味散文的語言之美,在審美意識中形成美的情韻和美的品位。此題命制的意圖是勾起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引導老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注意“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蘇教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文學作品閱讀專題,其中《散文家談散文》一課教給學生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命制此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將學習經(jīng)驗靈活運用于審美鑒賞之中。以期有美的發(fā)現(xiàn)和深切領(lǐng)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第5題是文本鏈接題,這是打通課內(nèi)、課外的一種常見的命題形式?!疽摇课墓?jié)選自蘇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八課《十三歲的際遇》,我將《我愛燕園》中描寫北大圖書館的文字與教材中的片段做了比較閱讀。第(1)題、第(2)題分別從語言特色的共同之處和情感理解的不同之處命制,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田曉菲懷有初入北大的學子共有的情感,宗璞則懷著有35年居住時間的居民的情感,這需要學生能知人論世,細致分析,準確把握,全面理解。這道題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能辨別文學形象,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分析、比較、歸納、概括情感,進而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很考驗思維品質(zhì)。
中考散文閱讀試題的命制,常依據(jù)散文文體特征,緊扣散文語言特點和情韻之美,考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附:2018年江蘇南通市中考散文閱讀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題。(22分)
我愛燕園
①考究起來,我不是北大或燕京的學生,也從未在北大任教。我只是一名居民,在這里有了35年居住資格的居民。時光流逝,如水如煙,很少成績,卻留得一點刻骨之情:我愛燕園。
②我愛燕園的顏色。春天從粉紅的桃花開始,看見那單薄的小花瓣在乍暖還寒的冷風中輕輕顫動,緊接著是榆葉梅熱鬧地上場,花團錦簇,令人振奮。白丁香、紫丁香,幽遠的甜香和著朦朧的月色。似乎把春天送到了每人心底。
③綠草間隨意涂抹的二月蘭,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那是野生的花,淺紫摻著乳白,仿佛有一層亮光從花中漾出,隨著輕拂的微風起伏跳動,充滿了新鮮,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簡直讓人不忍走開。紫色經(jīng)過各種變遷,最后便是藤蘿。藤蘿的紫色較凝重,也有淡淡的光,在綠葉間緩緩流瀉,這時便不免驚悟,春天已老。
④夏日的主色是綠,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綠。從城里奔走一天回來,一進校門,綠色滿眼,猛然一驚,便把煩惱都拋在校門外了。綠色好像是底子,可以融化一切的底子,那文眼則是紅荷。鳴鶴園原有大片荷花,紅白相間。清香遠播。勺園附近、朗潤園橋邊都有紅荷。最好的是鏡春園內(nèi)的一池,隱藏在小山之后,幽徑曲折,豁然得見。紅荷的紅不同于桃、杏,鮮艷中顯出端莊,就像白玉蘭于素凈中顯出華貴一樣。
⑤秋天的色彩令人感到充實和豐富。木槿的花有紫有白;紫薇的花有紫有紅;美人蕉有各種顏色:玉簪花則是玉潔冰清,一片純白。而最得秋意的是樹葉的變化,臨湖軒下池塘北側(cè)一排高大的銀杏樹,秋來成為一面金色高墻,滿地落葉也是金燦燦的,踩上去不由生出無限遐想。池塘西側(cè)一片灌木不知名字,一個葉柄上對稱地生著秀長的葉子,著雨后紅得格外鮮亮。
⑥一望皆白的雪景當然好看,但這幾年很少下雪。冬天的顏色常常是灰蒙蒙的,很模糊。晴時站在未名湖邊四顧,天空高處很藍,愈往邊上愈淡,亮亮地發(fā)白,枯樹枝丫、房屋輪廓顯出各種姿態(tài)。像是一幅沒有著色只有線條的鋼筆畫。
⑦我愛燕園的線條。湖光塔影,常在從燕園離去的人的夢中。映在天空的塔身自不必說,投在水中的塔影,輪廓彎曲了,搖曳著,而線條還是那么美!湖心島旁的白石舫,兩頭微微翹起,有一點弧度,顯得既圓潤又利落。據(jù)說幾座仿古建筑的檐角,因為缺少了弧度,而成凡品。湖西側(cè)小山上的鐘亭,亭有亭的線條,鐘有鐘的線條,鐘身上鑄了十八條龍和八卦。那幾條長短不同的橫線做出的排列組合,幾千年來研究不透。
⑧我愛燕園的氣氛,那是人的活動造成的。每年秋天,新學年開始,園中添了許多稚氣的臉龐?!袄蠋煟涸谀睦??”“老師,一教怎樣走?”他們問得專心,像是在問人生的道路。每年夏天,學年結(jié)束,聽到的則是:“你分在哪里?”“你哪天走?”布告牌上出現(xiàn)了轉(zhuǎn)讓車票、出讓舊物的字條。畢業(yè)生要到社會上去了。不知他們四年里對原來糊涂的事明白了多少,也不知今后會有怎樣的遭遇。我只覺得這一切和四季一樣分明,這是人生的節(jié)奏。
⑨有時晚上在外面走,看見圖書館燈火通明,像一條夜航的大船,總是很興奮。那凝聚著教師與學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著黑暗。這時我便知道,糊涂會變成明白。
⑩我愛燕園中屬于我自己的記憶。我為奉老撫幼,在衰草凄迷的園中奔走過。我記得室內(nèi)冷如冰窖的寒冬,也記得新一代水暖工送來溫暖的微笑。我那操勞一生的母親懷著無限不安和惦念在校醫(yī)院病逝……這些記憶,無論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都同樣珍貴。因為那屬于我自己。
⑾我愛燕園。
(宗璞/文,選自《宗璞散文選集》,有刪改)
1.閱讀全文,說說作者依次從哪幾個方面抒寫了對燕園的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讀“我只是一名居民,在這里有了35年居住資格的居民”時。至少有兩個詞語必須重讀,你認為是哪兩個?請簡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出現(xiàn)“我愛燕園”,這句話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評價《我愛燕園》:“貫串燕園四季景色描寫的是宗璞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深切領(lǐng)悟。很多不起眼的東西,在她的筆下有了生命意識和靈性?!闭堃缘冖鄱螢槔?,說說這樣評價的依據(j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回答問題。(6分)
【甲】有時晚上在外面走,看見圖書館燈火通明,像一條夜航的大船,總是很興奮。那凝聚著教師與學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著黑暗。這時我便知道,糊涂會變成明白。
(選自宗璞《我愛燕園》)
【乙】當我在圖書館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許灰塵的書架間徜徉,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童話里的女孩,懷著激動不安的心情開啟了閃閃發(fā)光的仙宮大門。
(選自田曉菲《十三歲的際遇》)
(1)兩段文字都寫到北大圖書館,它們共同的語言特色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說你對宗璞的“興奮”與田曉菲的“激動不安”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