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熠坤
“賣爆米花,賣爆米花嘍……”陽光下,那個蹲著的身影,正緩慢地搖動著一個黑火爐。
我好奇地湊上前,畢竟如今用火爐炸爆米花,真的不常見了。
他頭發(fā)花白,應該有六十多歲了吧。身著染過色的布衣,戴著露出指尖的手套,緊緊握著漆黑的火爐的手柄,一圈一圈,重復著簡單的轉(zhuǎn)圈動作。時間竟也放慢了腳步,和著爐下炭火發(fā)出的嗞嗞響聲,溫熱而富有生機。
許久,他終于站起身。人們不約而同地捂耳后撤。只見老人拿起一根鐵管,套住爐口處的一個卡扣,一腳踩在爐子上,爐口伸進一個麻袋的開口,大喝一聲,用力一扳——“砰!”猶如巨炮出膛,麻袋瞬間脹得鼓鼓的??諝庵袕浡南銡?,安撫著人們的每一條味覺神經(jīng)。
老人笑了笑,放下火爐,開始給人們裝爆米花。我愛吃甜食,便用幾枚硬幣換來一袋猶有余熱的爆米花。打開,爆米花并不像機器做的那么金黃,嘗一顆,亦無滋味。
老人看著我,悠悠地說:“這爆米花,可不是這么吃的。”他隨手從麻袋里捧出一堆爆米花,孩童般調(diào)皮地笑了笑,把頭猛地埋下去,耳朵里只聽得咀嚼的聲響。
他干這行,應有幾十年了吧。他重復著這簡單的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從不覺得無聊。可能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紀念窮苦時期心靈的那點甜蜜,是為了讓現(xiàn)在淡如水的生活變得熱烈歡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他已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但他,以及和他一樣的老手藝人們,卻從未想過改變這簡單的生存方式。感謝他們,讓城市中奔波的靈魂得以在此歇息;感謝他們,告訴我們生活的真諦;更感謝他們,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人性之至簡。
簡單,不是膚淺,而是繁雜至極后的凝練和升華。
我蹲下來,學著老人的樣子,一頭埋入爆米花中,大口大口地吃著。
空氣中,只剩下爆米花淡淡的甜香,溫熱而韻味無窮。
(江蘇南通市海門中學附屬學校初二·1班)
點評
小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平實的語言,再現(xiàn)了一個平凡老人爆玉米花的過程。真實的細節(jié)與樸實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在生活味極濃的畫面中,一個辛勤勞動靠自己手藝努力生活的老人形象躍然紙上。小作者并沒有滿足于人物的塑造,他深入思考,在簡單的生活場景中思考出生活的滋味。
(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