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中醫(yī)護理對中風恢復期患者的效果以及護理對策分析。方法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90例中風恢復期患者,實施信封隨機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yī)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睡眠狀況、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睡眠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中醫(yī)護理對中風恢復期患者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可推廣。
關鍵詞:中醫(yī)護理;中風恢復期患者;效果觀察;護理對策
引言
中醫(yī)學表示中風多為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所導致,一般以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作為臨床癥狀的疾病[1],病情發(fā)展較急,致死率、致殘率極高,不僅影響我國人口質量,還會給患者家庭帶來較為嚴重的負擔。本文針對中風恢復期患者選擇不同手段進行護理干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90例中風恢復期患者,實施信封隨機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yī)護理干預。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62.36±3.87)歲。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為(63.54±3.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間無明顯差異(Pgt;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綜合檢查,證實為中風恢復期;②接受中醫(yī)護理且不排斥;③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配合研究者;②臨床資料不全者;③進組后出現退組者。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每日給予患者溫開水足浴、擦身等。觀察組接受中醫(yī)護理干預:①穴位按摩護理:對患者實施穴位按摩護理,在患者午睡后,按摩曲池、合谷、外關、足三里、太沖、環(huán)跳等穴位[2],每個穴位按摩5min左右,每天1次,使得患者出現酸、脹、麻等情況。②足浴護理:選擇當歸、甘草、遠志、柴胡、朱砂、肉桂、夜交藤等藥物作為足浴的湯液,濃縮藥液一般為100mL,在需要足浴的時候,將其倒入2.5L-3L的溫水中(40oC-50oC),足浴時間為20min-30min,雙足在足浴的過程中需要在藥物中相互搓洗,過程中可不斷的添加熱水[3],或使用自動加熱的足桶進行足浴,足浴需要出現下肢或背部微微出汗則最佳,足浴結束后,擦干雙足方可入睡。③在足浴護理以及穴位按摩護理的過程中,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保持適當的語言交流可有效提高患者接受中醫(yī)護理的依從性,為后續(xù)的治療奠定較佳的基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睡眠狀況、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睡眠狀況:以入睡潛伏期、夜間醒來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作為評估工具。生活質量評分:以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作為評估指標。治療效果:以顯效、有效、無效作為評估工具,其中,顯效表示患者下肢肢體運動功能得到有效恢復,能夠獨立行走、上下樓等;有效表示患者下肢功能逐漸改善;無效表示上述指標均未達到標準。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Plt;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睡眠狀況比較
觀察組入睡潛伏期、夜間醒來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等睡眠狀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3討論
中風是一種具有較高致殘率、致死率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其在發(fā)病過程中所造成的嚴重腦組織損傷會使得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現象,而中風恢復期需要輔以適當的護理干預手段,從而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漸獲得改善,促進受損的功能活動再建,利于患者后續(xù)的康復效果。
中醫(yī)護理主要是通過穴位按摩、足浴等護理干預手段逐漸恢復患者的多種運動功能,而我國中醫(yī)學認為,中風主要是因為氣滯血瘀所導致的,因此在治療以及護理干預中需要選擇中醫(yī)護理,其中,穴位按摩通過曲池、合谷、外關、足三里、太沖、環(huán)跳等穴位,可達到平衡陰陽、調理氣機的作用[7],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失眠效果,足浴主要是通過將當歸、甘草、遠志、柴胡、朱砂、肉桂、夜交藤等藥物熬制成藥液進行足浴護理,其中,遠志、夜交藤具有一定的安神效果,柴胡可疏肝理氣;甘草可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上述藥物聯合熬制進行足浴護理,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還可有助于患者的睡眠質量的改善。
總而言之,針對中風恢復期患者選擇中醫(yī)護理,效果較佳,可推廣。
參考文獻:
[1]于俊芳.中醫(yī)護理在改善中風恢復期患者睡眠狀況的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1):55.
[2]胡世榮,范媛媛,王雪送.中醫(yī)睡眠護理對中風后抑郁患者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75):235.
[3]武筱燕.中風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09):103-106.
[4]林紅霞,陳惠玲,黃益軍,徐燕,陳汝文.中醫(yī)護理干預對中風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9(19):138-140.
[5]胡娟娟,張媛媛,姜楠.中醫(yī)護理在促進中風后吞咽困難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