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總結40名晚期癌癥患者的安寧治療。重點是真誠地與病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工作中提供全面的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幫助。40名患者沒有意外受傷、無意義的救援、死亡申請安靜祥和,家庭成員接受了死亡的現狀、情緒穩(wěn)定、沒有醫(yī)療糾紛。
關鍵詞:癌癥臨終期;臨終護理;安寧療護
癌癥晚期患者不僅伴隨著病痛的折磨,而且受到傳統(tǒng)死亡觀念[1]和倫理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他們會感到害怕和焦慮,而活著的人會痛苦和遺憾地哭泣。因此,如何在臨終前減輕病人的痛苦,并在最后一刻捍衛(wèi)健康生活的尊嚴,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安寧療護的目標是幫助病人和他們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的醫(yī)療保健制度,從醫(yī)療行業(y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40名晚期癌癥患者在我們醫(yī)院的腫瘤放療室接受了安寧療護,取得了良好成果。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40例,均為診斷明確、治愈無望、預計生命期約在3~6個月的癌癥臨終期患者[2],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33~86歲,平均年齡57.4歲;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2例,高中2例,初中4例,小學16例,文盲16例;疾病診斷:肺癌23例,胰腺癌3例,乳腺癌3例,食管癌3例,肝癌3例,宮頸癌2例,鼻咽癌1例,胃癌1例,結腸癌1例;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12例,無宗教信仰29例。
1.2結果
本組40例患者住院時間8~53d;院內死亡7例,院外死亡33例;在死亡的時候,沒有意外的傷害,沒有無意義的救援措施,保持干凈的身體和沒有異味;家庭成員接受了死亡的現狀,情緒穩(wěn)定;沒有醫(yī)療糾紛。
2安寧療護
2.1讓患者與家屬更為容易的接受死亡
2.1.1死亡教育
作為死亡教育的主要組織者,醫(yī)務人員具有高度的人道主義意識、責任感、同情和耐心,然后痛患者及其家屬形成良性的信任關系。通過聆聽、咨詢和觀察,了解病人與死亡的認識程度,分析病例特征,并進行個性化的死亡觀念的訓練。在學習過程中,再加上病人對死亡的態(tài)度和自身特征,通過圖像、媒體、典型的故事和其他方式,有針對性的指導、鼓勵病人認識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過程,增強他們對抗死亡的心理能力。同時,應向家庭成員提供相應的教育與培訓,以便他們能夠盡快面對死亡并積極參與對死亡病人的培訓。在這一組中,2名患者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38名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害怕和擔心死亡,所有的病人都能理解出生、年齡、疾病和死亡是自然法則。
2.1.2有策略地告知病情
研究表明,告訴癌癥患者有積極的影響[3]。醫(yī)療人員和家庭成員通常采取兩種策略:咨詢通知和直接通知,優(yōu)先考慮咨詢通知。醫(yī)務人員和家庭成員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從專業(yè)角度向病人提供客觀的信息。小組中有34名患者采用咨詢通知策略,4名患者采用直接通知策略,2名老年患者未按家屬要求具體說明病人的情況;39名患者在接觸后情緒穩(wěn)定,沒有過度行為,更積極的認知和積極的行為,更容易參與各種活動。
2.1.3安詳的逝世理念
在臨終關懷中心,拒絕救助是很困難的。雖然眾所周知,救援措施,如氣管插管和心肺復蘇,對晚期癌癥患者毫無意義,只會加劇病人和他們的家人的痛苦。通過召集家庭會議,與病人和他們的家人進行不同的演講和個人交流,我們可以灌輸平靜死亡的想法,普及自然死亡的概念。最后,小組中的5名病人決定自己拒絕治療,35名病人在家人決定不接受治療。
2.2全方位照護
2.2.1對于癥狀管理
晚期癌癥患者通常伴有疼痛、食欲喪失、水腫、呼吸急促和其他癥狀。根據病人的不同癥狀,正在進行癥狀治療和方便的護理以減輕病人的痛苦。疼痛通常是晚期癌癥患者不舒服的主要癥狀。通過標準化診斷和治療癌癥疼痛,我們可以正確地評估疼痛,及時服藥,觀察治療效果,做良好的訓練和監(jiān)測,以便更好地控制癌癥患者的疼痛。對于食欲不振的病人來說,掌握它們最喜歡的口味是關鍵,然后充分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與營養(yǎng)學家交談,并提供營養(yǎng)建議。與營養(yǎng)師交談后,病人終于享受到了他最喜歡的食物。把病人的呼吸練習和隆起,并確保最終后顧之憂并使用音樂、按摩和其他手段來幫助病人放松自己心情,放松心情。疼痛和厭食癥的癥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一組的40名患者的不適癥狀得到了緩解。
2.2.2心理社會照護
研究表明,癌癥作為壓力的來源,往往會傷害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的病人。他為病人提供心理咨詢和社會支持,并試圖滿足他們的需要。除了一般的舒適和安慰之外,兩名受過心理咨詢訓練的護士還提供了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以減輕病人的負面情緒。鼓勵家庭成員多陪陪、多創(chuàng)造機會,在特殊的日子里,在丈夫、父母和孩子之間表達愛和感激,以滿足病人及其家庭的情感需要。組織志愿者陪同病人,了解陪同過程中病人的困難和困惑。
2.3患者家屬的哀傷輔導
悲傷咨詢應該幫助人們在合理的時間內引起正常的悲傷,并以健康的方式結束悲傷,以改善恢復正常生活的能力。癌癥患者的家庭在生命的盡頭遭受了過度的悲傷和悲傷,因為他們即將失去親人,導致精神創(chuàng)傷和精神疾病,甚至導致其他疾病。照顧病人時,及時向家庭成員提供全面援助,傾聽家庭成員的故事,關心家人的身體狀況,并提供適當的幫助來減輕他們的身心疲憊。確保家庭成員在親屬去世前履行他們的職責,以獲得一些安慰。
3結語
安寧療護作為一項醫(yī)學領域中非常不同尋常的學科,定能給予患者及其家屬相應層面的照顧和撫慰,讓其更好的面對自己的生活,活出應有的價值。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對于患者的余生增添最為豐富多彩的曙光。
參考文獻:
[1]高小紅.臨終關懷對于癌癥患者的實際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志,2015,7(6A):14-16.
[2]程海峰.臨終關懷對于晚期癌癥患者生活態(tài)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1(10):1256-1258.
[3]丁曉光.癌性疼痛的西醫(yī)療法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4(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