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在誤吸預防的護理管理中,應用鼻飼管理流程的價值意義。方法:將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118例置留胃管的老年住院患者,隨機分組各59例,觀察對照組(接受基礎鼻飼護理管理)、研究組(施以鼻飼管理流程)干預結局。結果:研究組誤吸率、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鼻飼管理流程能夠降低誤吸率,以改善預后。
關鍵詞:誤吸;鼻飼;管理流程;老年患者
鼻飼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見治療方法,維持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整體療效。但操作方法不當,易出現口腔真菌感染與誤吸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病人身心健康。對此,在誤吸預防護理管理中,引入鼻飼管理流程意義重大,通過規(guī)范管理,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誤吸率,強化醫(yī)療服務成效,帶動醫(yī)院現代化發(fā)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118例無法經口進食且置留胃管的老年住院患者,當作實驗對象,患者誤吸高危分值>4分。隨機分組各59例,對照組年齡平均75.3±4.2歲;男性29例,女性30例;平均鼻飼時間11.32±3.11個月。研究組年齡平均76.5±4.6歲;男性28例,女性31例;平均鼻飼時間10.58±3.36個月。臨床資料比對差異不明顯,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基礎鼻飼護理管理,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范,觀察生命體征與鼻飼管暢通情況,注意口腔護理,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研究組采取鼻飼管理流程,①設立管理小組:在資深護師引導下,組織自身護士,成立鼻飼管理流程小組,參與小組成員需經過培訓合格上崗。組長(護師)負責重構管理流程,監(jiān)督流程落實情況,每周評估實施效果,在實踐中摸索整改。組員負責落實管理流程,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組長,并及時處理。②篩查高危誤吸病人:有消化道疾病史,誤吸史,精神異常與降壓藥物治療史,胃內殘留>100mL液體。高危誤吸者,看作重點管理對象。③風險評估:對其他病人展開風險評估,了解體質、藥物使用、依從性等情況,為預防護理措施提供價值參照。在護理管理中突出預防重點。④鼻飼過程監(jiān)督:加強口腔護理(2次/d),防止真菌感染。病人采取合理體味,床頭調高35°左右。鼻飼中防止變換體位。鼻飼前抽出胃內容物,要求胃內殘留物<200mL。鼻飼過程中,嚴格控制推注量、速度,推注時間方面,控制20min/次;推注量20ml/次,以10ml/min的速度推注。定期更換推注器(1次/d)與胃管(1次/12d)。嚴格控制食物新鮮度與溫度。⑤健康宣教:講解注意事項與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鼓勵家屬參與到護理實踐中。
1.3觀察指標
誤吸評判標準以呼吸困難、嗆咳、缺氧等癥狀為主。記錄誤吸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口腔感染與腹瀉、發(fā)熱、惡心等癥狀。比對兩組護理質量分值。比對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用spss19.0軟件,資料統(tǒng)計學差異用P<0.05反映。
2結果
2.1護理結局
研究組誤吸率、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護理質量評分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鼻飼管理流程實施后,其作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誤吸率。通過高危誤吸篩查與風險評估,提高小組警惕意識,尤其是在誤吸高危標志提示下,胃內容物返流等情況得以規(guī)避。預見性護理與個性化教育實施后,護理安全水平提高。二是護理滿意度提高。對高危誤吸病人,溝通后實施預防措施,病人狀態(tài)明確掌握,護理針對性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得以加強,個體化健康指導成為可能。三是強化護理質量。鼻飼管理流程小組成立后,分工與責任明確,切實發(fā)揮了業(yè)務骨干作用。定期評估與整改鼻飼管理流程,使得服務流程更加規(guī)范,更利于鼻飼護理質量提升。四是強化護理人員專業(yè)水平。系統(tǒng)培訓與定期監(jiān)督指導下,對鼻飼管理流程熟悉掌握,能夠輕松應對崗位工作。病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能夠主動落實人文關懷,以規(guī)避誤吸危險因素[1-3]。
綜上所述,鼻飼管理流程能夠提高鼻飼管理質量,降低誤吸率與并發(fā)癥率,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浦蘇穎, 王慧, 鄭徽, 等. 品管圈在預防腦卒中患者誤吸中的應用分析[J]. 重慶醫(yī)學, 2017(03):67-70.
[2]牛蓓蓓, 李佳, 王軍, 等. 神經外科監(jiān)護室護士預防胃內容物誤吸指南實施現狀調查與分析[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8, 24(13):1517.
[3]田梅梅, 尹小兵, 施雁, 等. 縮短骨科擇期全麻手術患者術前禁食時間的最佳證據實踐[J]. 護理學雜志, 2017(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