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兒作為特殊的群體,其護理研究的發(fā)展一直吸引著人們關注。本文著眼于新生兒疼痛護理研究發(fā)展,簡要說明了新生兒疼痛的定義,影響以及護理措施,期望為以后的新生兒疼痛護理提供依據。
關鍵詞:新生兒;疼痛;護理研究
傳統觀點認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fā)育不成熟,對疼痛敏感度較低,然而實踐研究顯示,即使新生兒神經系統發(fā)育尚未完全,但仍然能夠感受疼痛。對于脆弱的新生兒來說,他們所能承受的疼痛感要遠遠小于成人的接受范圍,有些疼痛會對新生兒產生較多不良影響,因此我們要深入對于新生兒疼痛護理的研究。
1 新生兒疼痛的定義
關于新生兒疼痛的定義,我們可以參考國際疼痛協會的描述: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伴有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的情緒體驗,屬主觀性感覺,無交流能力卻不能否定一個個體有疼痛體驗和需要適當緩解疼痛的可能性??傮w而言,新生兒疼痛是指在新生兒發(fā)育早期出現的,旨在保護個體,防止組織損傷的信號系統。
2 新生兒疼痛來源及其對新生兒造成的影響
新生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接受到疼痛性操作,例如注射、腰穿、氣管內插管、動靜脈穿刺等,這些操作就會刺激并帶給新生兒疼痛感,還有疾病本身、藥物、感染等因素也會給新生兒以疼痛刺激。多次的疼痛刺激會使得新生兒對疼痛較為敏感。新生兒受到疼痛刺激,常出現的生理反應有: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頻率加快、出汗等;出現的行為變化有:哭鬧、煩躁不安、食欲減少等。還有在受到疼痛刺激時,新生兒的面部表情也會有較直觀的反應,例如皺眉、閉眼、顫抖等。
3 新生兒疼痛護理措施
新生兒疼痛護理主要目標是降低疼痛感,減少疼痛時間,減少新生兒因疼痛而花費的能量精力,盡可能避免因疼痛造成的其他不良反應與影響。由于新生兒身體脆弱,各項器官發(fā)育都不成熟,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新生兒提供危險性最小、效果較好的護理措施,保障新生患兒在最好的條件下發(fā)育、恢復病情。
(1)藥物護理
新生兒吸收能力較弱,身體敏感,對藥物反應較大,加上藥物會因個體體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臨床對新生兒用藥劑量掌握還沒有十分準確的把握,所以在新生兒有疼痛反應時,藥物不推薦作為首要措施。但對于新生兒的劇烈疼痛,我們還是要采取藥物護理,可以用于新生兒疼痛護理的止痛藥物有:嗎啡、乙酰氨基酚、芬太尼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對新生患兒產生副作用,因此我們在新生兒停止使用這些藥物之后,要及時并持續(xù)觀察新生兒后續(xù)反應,確保新生兒沒有新的不良癥狀。當然在新生兒使用這些藥物時,我們要密切監(jiān)測新生兒的生理指標,判斷藥物是否緩解了新生兒疼痛,并根據病情,酌情減少藥物用量,直到停用。
(2)改善 NICU 的環(huán)境
NICU環(huán)境中刺激較多,例如光線、聲音,這些都會影響新生兒的神經發(fā)育系統,導致新生兒睡眠質量下降,心跳頻率較快。護理人員要注意調節(jié)室內的燈光亮度,避免新生兒的眼睛直接暴露在強光下,醫(yī)護人員還要注意減少新生兒周圍的噪音,可以適當播放輕柔的音樂,以減輕新生兒的疼痛感。在實施治療時,醫(yī)護人員要注意自動報警類儀器的使用,因為突然的響聲會嚴重刺激到新生兒。
(3)加強護理人員的教育
加強護理人員的教育可以直接提高新生兒疼痛護理質量。首先我們要增強護理人員對新生兒疼痛的認識,讓他們了解疼痛會對新生兒造成的不良影響。其次我們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加強他們的理論知識以及技術操作水平,例如在護理新生兒時動作輕柔,減少注射時新生兒的疼痛等。護理人員是直接接觸新生兒的人,并且應該是最了解新生兒狀況的人,因此護理人員的水平與新生兒得到的護理質量直接相關,只有加強了護理人員的教育,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新生兒疼痛護理質量。
(4)袋鼠式護理、撫觸
袋鼠式護理是指在抱新生兒時將新生兒直立于父母胸前,給予新生兒溫暖及安全感。研究證明袋鼠式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新生兒疼痛感,利于新生兒保持生理情緒穩(wěn)定。撫觸也有同樣的效果,主要的撫觸方式有:按摩、擁抱、搖晃等,這些動作都可以增加新生兒的安全感,特別是在新生兒進行穿刺治療時,袋鼠式護理和撫觸能緩解新生兒對疼痛的強烈反應,有利于新生兒更好地接受治療。
(5)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喂養(yǎng)也是一種有效緩解新生兒疼痛的方式。當新生兒在接受疼痛性相對較小的治療操作時,母乳喂養(yǎng)對新生兒來說是有效的止痛方法,它能幫助減輕新生兒因疼痛產生的其他行為和生理反應。并且,母乳喂養(yǎng)是簡單易行的護理措施,對減少新生兒不良心理反應有著重要意義。
(6)體位療法
體位療法主要指保持持屈曲體位和包裹襁褓。在對新生患兒實施疼痛性治療操作時,護理人員要注意使新生兒成屈曲體位,可以有效降低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疼痛。襁褓方法可以提高新生兒自我調節(jié)能力,減輕新生兒的疼痛反應,為新生兒提供舒適感。
新生兒沒有表述疼痛的能力,加上發(fā)育不完善,身體脆弱,受疼痛影響較大,且易產生其他不良反應,因此我們要增強對新生兒疼痛護理的重視。新生兒科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新生兒疼痛護理的學習研究,盡早地減少疼痛可能給新生兒帶來的危害,促進新生兒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莊嬋芝,郭繼忠,盧燕君,等.早期護理干預在新生兒疼痛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工程,2009,16(11) : 69-69.
[2]馮艷華,姚銀蓮.不同狀態(tài)下足月新生兒對疼痛刺激的反應程度觀察[J].護理研究,2009,23(2) : 339-340.
[3]嚴建群,肖華.袋鼠式護理對足月新生兒生理和行為指標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17(5) : 92-96.
[4]Chiswick ML. Assessment of pain in neonates[J].Lancet,2000,355( 9197)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