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云,彭愛萍,王小艷,曾小英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手外科,廣東 中山 528421)
近幾年來,手外傷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在對傷口進行解剖過程中,其解剖往往較復雜,治療與護理不當會易遺留手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實際生活[1]。患者在接受手部手術的同時,面對新環(huán)境,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一些不良情緒。同時,患者在住院期間由于病情的作用,心理會出現(xiàn)強烈的反應,不利于后期治療。目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出現(xiàn)了奧瑞姆自護模式,因此,本文探討了奧瑞姆自護模式在手外科患者護理中的運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手外傷患者118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9例,研究組男30例,女29例。年齡15~66歲,平均年齡(34.5±5.4)歲。其中擠壓傷患者28例,切割傷患者31例。住院時間22~36 d,平均(31.2±3.3)d。對照組男31例,女28例。年齡16~67歲,平均年齡(34.4±5.8)歲。其中擠壓傷患者30例,切割傷患者29例。住院時間23~35 d,平均(31.3±3.5)d。兩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簽署本次研究,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是針對手外傷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手術切口進行無菌處理、全身以及局部實施藥物應用,同時術后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兩周到三周開始進行康復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用奧瑞姆自護模式,對于手外科患者能夠進行自理的患者可以進行一定的功能鍛煉,有針對性制定護理計劃,向患者以及家屬提供相關的疾病知識和健康教育,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導,同時可以鼓勵患者說出內(nèi)心的感受并進行積極溝通,充分挖掘患者的自理能力。對于一些沒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來滿足患者所提出的排泄、個體衛(wèi)生等自理需求,為患者講解一些相關的疾病知識,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梢栽谧o理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可以學習與疾病康復有關的知識,改變自己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進而完成相關的自護活動。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100~90分為滿意,89~70為基本滿意,69分以下為不滿意。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 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手外傷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外周骨骼肌肉系統(tǒng)出現(xiàn)損傷的疾病,該病癥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傷口出現(xiàn)難愈合現(xiàn)象,而且患者還會出現(xiàn)疼痛、肌肉出現(xiàn)粘連、水腫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2]。對于手外傷患者來說,治療目的不僅僅是要求手部外形美觀,還要讓其功能恢復。對于一些術后康復訓練比較差的患者,同時肌肉粘連比較嚴重,盡快的開展護理能夠減少術后出現(xiàn)的肌肉粘連,更好地恢復患者的相關功能。
自護也被叫做自我護理,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生命,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有意識的采取的一系列行為[3]。奧瑞姆的自護模式是一種恢復和增強人的自護能力,該模式是以自我照顧為核心,最終實現(xiàn)患者能夠進行自我照顧[4]。通過評估患者的自護能力、自理能力等對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鼓勵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一起參與到護理中,增強患者的自護能力。在手外科患者的不同護理時期,提供不同的護理方案,可以滿足患者不同的需要。手外科患者一般來說切割傷和擠壓傷占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在住院時醫(yī)護人員可以給與護理。對于一些不能自理的患者來說應用完全補償系統(tǒng),可以給患者提供排泄、衛(wèi)生等護理;當患者的自理能力能夠滿足部分需求時,可以應用部分補償系統(tǒng),讓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承擔患者的自理,比如護理人員可以按照醫(yī)囑給予患者及時的藥物治療。在臨床護理上運用奧瑞姆自護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患者受傷時的自我需要,調(diào)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讓患者正確的認識該病,建立一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施奧瑞姆自護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手外科患者實施奧瑞姆自護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患者身體康復,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